搜索到326篇“ 海归人才“的相关文章
海归人才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5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海归人才是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海归人才这一群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和作用。本文梳理总结海归人才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优势作用,以及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就进一步优化拓展海归人才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陈瑞娟
关键词:海归人才中国式现代化
将广东打造成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弘扬留学报国传统,爱国为民,自信自强,开拓奋进,开放包容,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时代洪流,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人生华章”。贺信充分肯定了留学人员的积极贡献,并提出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魏伟梁斯依
关键词:创新创业留学人员海归人才强国建设
海归人才的回国适应现状及新时代我国人才高地建设的路径探索——以上海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海归人才的回流与就业选择受到深刻影响。本文从嵌入性理论的视角出发,关注当前我国海归人才回流与求职的新变化,探讨海归人才在归国后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其脱嵌原因。研究发现,受政策环境和个体主动性不足等因素制约,海归人才在政治、组织、文化、工作和社交等多个层面均面临再适应困难,且存在重新嵌入国内文化环境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调研数据对新时代上海人才高地建设的路径进行探讨,包括政策科学性的提升、多方联动的推动、社区组织的积极参与、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旨在促进海归人才更好地融入国内社会环境,进一步发挥人才效能。
邢海燕陈梦娜
关键词:海归人才社会适应人才高地建设
海归人才的边缘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4年
海归人才在结束海外经历回到国内后经历逆向文化冲击,对他们曾经熟悉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和抗拒的感觉,在文化再适应过程中出现迷茫焦虑、孤独失落的情绪,陷入孤立和边缘化状态,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基于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海归人才边缘化的成因、特征及危害,提出社会应该通过提供文化适应支持、帮助构建社交网络、加强心理关怀和辅导等措施,帮助海归人才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文化抵触,消除文化偏见,尽快结束边缘状态,积极融入本土文化,发挥海归人才应有价值。
饶丽虹
关键词:海归人才边缘化
海归人才发展新“柿业”——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赵泽华
2024年
赵泽华,1996年生,中共党员,陕西宝鸡人,现任陕西省宝鸡市人大代表、宝鸡乔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8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留学的赵泽华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和舒适的生活,回到陕西省扶风县杨继岭村,到父亲一手创办的乔山农业合作社。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农村创业中共党员海归人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高校海归人才科技创新认同的问题与对策
2024年
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和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实力竞争中的关键要素,进入新时代,我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虽然当前国内的科技发展态势迅猛,却依然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令人忧虑的现实问题。而海归科技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基础研究生力军,无疑肩负着推动原始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重要责任。因此,如何凝聚海归人才共识、激发科创活力是目前高校亟待关注和思考的关键点。本研究通过对国内32所高校海归人才深入调研,旨在剖析高校海归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对科技创新这一战略需求的认同现状,折射高校海归人才在新时代科技变革浪潮中的个人看法和科研实践。经过调研,本文认为凝聚科技创新共识既离不开对海归人才群像特征和需求的精准把控,也离不开对国内科研组织模式的顶层设计,政府、高校应联动提升高校海归人才对科技创新的认同感,最大程度释放创新策源活力。
赵昕姜燕媛黄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公共管理服务支持海归人才创业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4年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机会凸显,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与发展已成趋势,推动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成为打造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厘清公共管理服务支持海归人才创业的理论逻辑,剖析海归人才创业面临的困难,探寻实现公共管理支持海归人才创业的路径。研究显示,公共管理服务支持海归人才创业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管理。公共管理服务能为海归人才创业提供便利、推动创业活动的发生、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保障海归人才创业企业的合法权益、转化创新生产成果、助力企业稳步成长。但在国内现有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下,海归人才创业仍普遍面临着起步难、发展难和融资难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加强离岸人才吸引,促进优质创业项目归国、建立海归创业者和有志创业项目资源库、链接产业“共赢链”、发挥创业园区资源整合功能,拓宽创业融资渠道的公共管理服务支持海归人才创业的实现路径。
白云飞
关键词:海归创业公共管理理论逻辑
海归人才创业动机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年
当前,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已经成为推动跨国知识转移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吸引海归创业。但对海归创业动机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对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实践的理论指导还有待加强。本文以海归人才回流的趋势和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为背景,基于海归双重网络和制度环境理论,分析了影响海归创业动机的因素,并对如何提升海归创业积极性和创业活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李小玲
关键词:社会网络制度环境海归创业创业动机
汇聚海归人才力量 助力宝应创业高质量发展——海归青年企业家的风采
2023年
因为年轻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他们敢创敢闯、勇立潮头做行业的领跑者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张丽敏,女,出生于1991年12月,留学英国取得国际商务战略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宝应县青企联副会长,江苏荷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乐玉鸿
关键词:专业硕士学位海归人才领跑者企业家
海归人才是否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 ——基于A股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的经验证据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对我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可近年来,选择以跨国并购形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却稍显低迷,无论是并购交易的绝对规模还是相对占比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对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也...
李一
关键词:海归人才企业高管跨国并购

相关作者

毛凯梅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人才集聚 海归人才 经济发展 党员教育管理 当代大学生
路江涌
作品数:98被引量:2,395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外商直接投资 企业 战略思维 海归 实证研究
邵广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思政教育 海归人才 高校网络 教育宣传
李登辉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海归人才 人才集聚 融资体系 角色定位 政府定位
魏彬
作品数:10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元数据 海归人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期刊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