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篇“ 浮床植物系统“的相关文章
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被引量:11
2013年
在室外条件下,通过在人工模拟河流水体内构筑浮床,研究了蕹菜、美人蕉2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1d。结果表明,蕹菜和美人蕉均长势良好,相比美人蕉浮床,蕹菜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进程明显较快。2种浮床系统对水体铵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和39%;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36%。本项研究不仅丰富了治理典型入巢湖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而且为浮床植物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楠楠高芮张择瑞
关键词:浮床蕹菜美人蕉富营养化
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研究了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菖蒲(Calamus)和富贵竹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5d.结果表明:在水温24~30℃条件下,风车草和菖蒲生长良好,生物量大,而富...
周真明叶青沈春花赵志领
关键词:富营养化浮床植物系统
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抑制效果被引量:6
2011年
以叶绿素a、藻类密度表征水体藻类含量,通过静态试验,研究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菖蒲(Acorus calamus)和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风车草、菖蒲和富贵竹对叶绿素a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2.6%,36.7%和18.7%,对藻类密度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5.4%,39.9%和23.3%;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叶绿素a、藻类密度的抑制效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风车草对蓝藻、绿藻、硅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平均抑制率分别40.1%,24.8%,32.3%和29.8%;而菖蒲则分别为38.2%,34.2%,30.1%和27.6%.
周真明梅玉龙叶青沈春花赵志领
关键词:富营养化浮床植物系统藻类
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空心菜、美人蕉、吊兰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7~32℃,生长21 d条件下,空心菜和美人蕉生长良好,生物量大,而吊兰生长较差,生物量增加少.空心菜、美人蕉和吊兰对化学耗氧量(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3.2%,11.7%和6.9%;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7%,66.4%和30.6%;对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1%,82.0%和42.1%;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0%,42.8%和21.9%;对藻类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5.1%,42.5%和13.6%.
周真明陈灿瑜叶青赵志领
关键词:富营养化浮床植物系统
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34
2010年
研究了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菖蒲(Acorus calamus)和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5 d。结果表明,在水温24~30℃条件下,风车草和菖蒲生长良好,生物量大,而富贵竹生长较差,生物量增加少;3种植物对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76.8%、85.5%和53.6%,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69.1%、66.2%和54.4%,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6.9%、84.6%和61.5%,对PO_4^(3-)-的去除率分别为91.7%、91.7%和75%,对真实色度有明显的去除效果;3种植物对氮磷和真实色度去除效果与对照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自然沉淀是浊度去除的主要原因,植物吸收同化作用是NH_4^+-N去除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是溶解性磷去除的主要途径。试验表明,风车草和菖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和真实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优良物种而推广使用。
周真明叶青沈春花赵志领
关键词:富营养化浮床植物系统
浮床植物系统对池塘水体微生物的动态影响被引量:54
2008年
在池塘水体中构建以空心菜为试验植物浮床植物系统,研究了其对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以及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床植物系统可明显改变池塘不同水层中的细菌(如氮循环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实现不同生理类群的微生物在水体同一水层的共存,促进了水体的氮循环,加强了水体的自净功能.该系统的净化效果与其面积有关,占池塘面积20%的浮床植物系统在试验80d时,对TN、NH4+-N、NO2—N、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39.4%,51.2%,49.7%和65.0%.
吴伟胡庚东金兰仙杨琳
关键词:浮床植物系统池塘水体空心菜微生物氮循环
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净化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9
2005年
浮床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水芹(Oenanthe javanica)和无植物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其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及其N2O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浮床植物系统对水体中N、P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植物组织所累积的N、P量分别占各自系统去除量的40.32%~63.87%,说明植物的同化吸收作用是N、P去除的主要途径.换水周期内浮床植物系统中硝化反应进行充分,而反硝化反应相对缓慢,导致系统具有较高的NH4+-N去除率,而产生NO3--N累积.植物的存在降低了系统中N2O的排放通量.生长较好的空心菜系统在换水前后平均N2O排放量最低,为17.14μgN·m-2h-,空白高达85.08μgN·m-2h-1,水芹为37.38μg N·m-2·h-1.
周小平王建国薛利红徐晓峰杨林章
关键词:富营养化浮床植物系统硝化和反硝化N2O
人工模拟污水净化系统去除生活污水氮、磷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在温室内,分别以炉渣、沸石和土壤为湿地基质,水芹(Oenanthe javanica)、黑麦草(Lolium mut1iflorum)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植被构建了模拟人工湿地和无基质的浮床植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比较研究了不同污水净化系统去除氮、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氮、磷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为6d的条件下,炉渣、沸石和土壤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全氮(TN)、NH4^+ -N和全磷(TP)均表现出很好的净化效果,平均去除率均在91.0%以上;对NO3^- -N的去除率较低,为58.0%~85.5%。浮床系统因承受较高的负荷,对TN、NH4^+ -N、NO3^- -N和TP的去除率均明显低于各基质湿地。而从污染负荷的去除率来看,土壤基质湿地对TN、NH4^+.N、NO3^+ -N和TP的负荷去除率低于炉渣和沸石基质湿地;浮床系统NO3^- -N负荷去除率的负增加使TN的负荷去除率降低,但其NH4^+ -N的负荷去除率均高于各湿地系统浮床水芹和黑麦草系统的TP负荷去除率也高于各湿地系统植物种类不同,其吸收N、P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以黑麦草为植被的人工湿地和浮床系统植物的吸收作用是各系统去氮除磷的主要机制;水芹和香根草吸收的氮、磷总量在人工湿地中远小于黑麦草,其吸收作用仅是各湿地系统去除氮、磷的一个途径;而水芹和香根草对磷的吸收则是浮床系统除磷的主要机制。
张志勇冯明雷杨林章王建国
关键词:人工湿地浮床植物系统生活污水植物吸收
浮床植物净化生活污水中N、P的效果及N_2O的排放被引量:37
2007年
在温室内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tliflorum)、水芹(Oenanthe javanica)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3种植物对生活污水中N、P的去除效果及净化过程中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浮床植物系统对生活污水的TN、NH4+-N和TP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对照系统相比,浮床黑麦草、水芹和香根草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2%,22.9%,4.1%;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1.4%,14.5%,3.0%;对T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3.1%,54.2%,15.5%。净化周期内,浮床系统的TN、NH4+-N和TP浓度随着污水停留时间的延长直线下降,而NO3-N浓度却因系统内硝化强度大于反硝化强度而产生了累积;植物的存在明显的促进了浮床系统的N2O排放,浮床黑麦草、水芹、香根草和对照系统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74.44μg/(m2.h),82.19μg/(m2.h),112.49μg/(m2.h)和44.81μg/(m2.h)。浮床系统N2O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呈现出夜间下降而白天增加的规律,与温度的昼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表明温度的升降直接影响了N2O的生成及排放。
张志勇冯明雷杨林章
关键词:浮床植物系统生活污水N2O排放通量
几种植物浮床+仿生植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由不同水生植物与仿生植物构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将风车草、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菖蒲与仿生植物组合构建成生态浮床,分析几种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系统(5种水生植物+仿生植物)对水中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12%、88.10%、100.00%、95.00%、30.0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略优于仿生植物对照组,可见合理的植物+仿生植物组合系统可以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强化净化,同时可以有效抵抗植物衰亡对系统带来的冲击,确保复合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扶咏梅刘盼郭一飞顾效纲刘彪郭佳贺攀
关键词:生态浮床

相关作者

周真明
作品数:106被引量:300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研究主题:底泥 净水厂污泥 磷 高铁酸盐 污染底泥
叶青
作品数:54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富营养化 浮床植物系统 精益建造 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赵志领
作品数:34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给水管网 富营养化 浮床植物系统 水质模型 水质特征
沈春花
作品数:26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磷 富营养化 浮床植物系统 鸟粪石 三氯生
杨林章
作品数:515被引量:7,106H指数:4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稻田 水稻土 水热 磷 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