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1篇“ 浆液性卵巢癌“的相关文章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多组学方法研究进展
- 2025年
-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异质性疾病,其中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上皮性卵巢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对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高通量分子分析,可以加深对卵巢癌分子病因学的了解,提高诊断准确度,为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本文总结多组学技术在HGSOC中的研究进展,并强调多组学技术在识别新型生物标志物选取和预后改善方面的潜在价值,旨在为新型生物标志物驱动的化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以改善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 李晓孟黎明姚红梅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
-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 2025年
-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ow-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LGSC)是卵巢癌的一种亚型,发病年龄相对年轻,预后优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HGSC)。2020年,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以及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了《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本共识在原版本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临床实践,就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高危因素、组织病理学诊断原则和标准、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治疗、预后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张师前阳志军蓝春燕董延磊薛凤霞王玉东崔满华盛修贵王建东
- 关键词:卵巢肿瘤临床诊治
- 卵巢癌肉瘤和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MR鉴别要点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癌肉瘤(CS)和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C)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0例CS和20例HGS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和基线治疗前的肿瘤标志物)和MRI影像表现(包括肿瘤的分布、大小、形状、肿块类型、各囊性分房信号、实性成分类型、有无出血、有无坏死、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平均ADC值、增强强化程度和MRI上的影像学FIGO分期)。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CS和HGSC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方面,CS组绝经后状态比例显著高于HGSC组(P=0.029),肿瘤标志物CA125(P=0.043)、CEA(P=0.024)低于HGSC组,CA199(P=0.009)高于HGSC组;两组间年龄、HE4无统计学差异。MRI影像表现方面,CS组的肿块最大径高于HGSC组(P=0.030),囊性成分信号不均匀比例(P=0.026)、出血比例(P=0.001)、影像学FIGO分期(P=0.049)高于HGSC组,平均ADC值低于HGSC组(P=0.020)。两组间肿块分布、形状、肿块类型、实性成分类型、有无坏死、有无子宫内膜异位、强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的绝经状态、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和MR影像表现中的肿块最大径、囊性成分信号特征、出血、FIGO分期、平均ADC值是CS和HGSC的鉴别要点。
- 石健冯峰杨彦松傅爱燕邢金丽李君朱政錡毛咪咪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癌肉瘤
- 一种基于Lasso回归构建的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存活期回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asso回归构建的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存活期回测方法,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存活期及最终临床因素,将所述预后存活期与所述最终临床因素进行关联后构建样本数据集,并构...
- 邓文张玲黄水兰胡文娟李洁群胡凯王晓晖周潇妮胡岗
-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与乳腺癌的因果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索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ow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LGSOC)与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使用公开的来自欧洲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遗传数据,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正向研究以LGSOC作为暴露变量、BC作为结局,反向研究以BC作为暴露变量、LGSOC为结局。另外对4种分子亚型BC进行亚组分析。运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加权模型、简单模型来研究LGSOC和BC之间的因果关系。Cochran?s Q检验工具变量的异质性。MR-Egger截距法检验水平多效性。结果正向研究纳入19个SNPs,MR分析结果显示,LGSOC与BC的风险增加存在正向因果关系(IVW:OR=1.05,95%CI:1.01~1.08,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LGSOC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BC存在因果关系(P=0.07)。反向研究纳入95个SNPs,MR分析结果显示,BC与LGSOC的风险增加不存在因果关系(P>0.05)。异质性检验和多效性检验均未发现存在显著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P>0.05)。结论欧洲人中LGSOC与BC的风险增加有正向因果关系,可能增加ER+BC的发生风险,不支持BC与LGSOC风险增加的因果关系。
- 袁宗怀潘广晔迟曰梅安传国张永刚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亚型因果关系
- KELIM及BRCA突变状态在预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预后中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糖类抗原125消除速率常数K(KELIM)及BRCA突变状态对接受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的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12例行PDS的晚期HGSOC患者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计算患者的KELIM值并分析其对晚期HGSOC患者的预后价值,同时探讨KELIM联合BRCA1/2基因突变状态对于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212例晚期HGSOC患者中KELIM值<1组102例(48.1%),KELIM值≥1组110例(51.9%)。KELIM<1组的化疗疗程数、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比例高于KELIM≥1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肉眼残余病灶(P=0.005)、KELIM≥1(P=0.003)及携带BRCA突变(P=0.007)为有效的预测铂耐药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无肉眼残余病灶、携带BRCA基因突变及KELIM≥1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FIGOⅢ期(HR=0.420,95%CI为0.215~0.821)及KELIM≥1(HR=0.460,95%CI为0.234~0.908)是预测晚期HGSOC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影响因素。亚组分析中,KELIM对于BRCA基因突变患者的PFS及OS有显著预测价值,而在野生型患者中无显著差异。结论:KELIM值可作为评估晚期HGSOC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尤其是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人群。
- 江珊朱靖王莹莹邢娟申震周颖
- 关键词:糖类抗原125
- 多模态MRI联合肿瘤标志物预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铂类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使用常规基线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预测铂敏感性,并在放射组学框架中建立临床数据。方法 评估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间接受多模式MRI和常规实验室检查的96例卵巢癌患者,手动识别感兴趣区域提取293个放射组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将选定的放射学特征与四个已建立的临床因素相结合,建立了第二个预测模型:年龄、疾病分期、初始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疗程。结果 放射组学模型使用一些与异质性相关的放射组学特征预测铂敏感性,AUC为0.65。第二个组合模型的AUC为0.77,证实了放射组学模型除了使用已建立的临床因素的模型外,还具有递增的益处。结论 放射组学-临床数据联合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晚期卵巢癌患者对铂的敏感性。
- 徐倩倩何爱琴刘雅红
- 关键词:卵巢癌
- CK7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在所有卵巢癌中大约占90%,其致死率在妇科肿瘤中居首位。浆液性卵巢癌(Serous Ovarian Cancer, SOC)约占上皮性卵巢癌75%,严重危害着女性身心健康。随着肿瘤基因研究不断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基因改变密切相关,因此基因已成为其诊疗的新焦点。CK是由20个相关多肽链组成的多基因家族,是上皮组织中间纤维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CK7是一种偏碱性的II型低分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 kda,其编码基因定位于人类的第12号染色体上。CK7在恶性疾病鉴别诊断、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及亚型确定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研究CK7可以帮助了解卵巢癌的起源部位和致癌特性,使CK7蛋白可能成为治疗浆液性卵巢癌的期望药物靶标,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其生存期。本综述主要从卵巢癌与各种免疫组化因子的关系以及CK7的生物学特征、CK7与浆液性卵巢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为浆液性卵巢癌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周珍珍郭桂兰
- 关键词:卵巢癌浆液性卵巢癌免疫组化CK7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 2024年
- 目的 建立并鉴定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方法 选取行卵巢癌细胞减灭术的10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将卵巢癌组织消化成单细胞,在基质胶中培养7天,构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比较类器官与原发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 10例患者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均成功构建。光学显微镜显示类器官数量可观,形态呈类圆形3D立体结构。HE染色显示,在高倍镜下,类器官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局部区域形成微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黏蛋白16(MUC16)强阳性,p53弥漫性强阳性,类器官与原发肿瘤的免疫组化染色情况一致。结论 体外成功构建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具有明显的上皮性特征,与原发肿瘤高度相似,可用于卵巢癌的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建模。
- 黄丽洁程璐璐谢云青林晓为崔好高嫣妮
- 关键词:药物筛选
- CNKI中浆液性卵巢癌高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我国浆液性卵巢癌高被引文献的计量特征。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8~2023年的浆液性卵巢癌文献,参照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用Excel2021统计分析被引、年份、期刊、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结果:检出高被引文献122篇,分别被引8~110次,累计被引1562次,篇均被引15.6次;文献数1998~2007年曲折上升,年均4篇;2008~2010年逐渐下降,年均2.7篇;2011~2015年曲折上升,年均6.2篇;2016~2023年逐渐下降至2023年的0篇,年均2.6篇。文献分布在67种期刊,《复旦大学(医学报)》《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肿瘤学杂志》《中国妇幼保健》稳居文献数、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前7位;文献作者共535人、署名547次,总合作率98%,作者冯捷、黎静、刘广芝、彭芝兰、申彦、沈铿、师宜荃、宋兰林、田庚、王颖、张廷国、钟梅的署名数依次居前12位;作者机构360个,其中医院占13.33%,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华大学的文献数居前6位,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的折合文献数居前6位,涉及关键词185个、360次,“卵巢肿瘤”、“卵巢癌”、“CA125”、“HE4”、“预后”、“浆液性卵巢癌”的使用频次居前6位;100篇文献获基金38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基金占34%。结论:CNKI数据库浆液性卵巢癌高被引文献呈现以《中国妇产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和《肿瘤学杂志》为权威期刊、以院校为核心发文机构、以浆液性卵巢癌诊断治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省部级以上项目为主要资助基金的特征,形成了冯捷、黎静、刘广芝、彭芝兰、申彦、师宜荃、宋兰林等为代表的核心团队,但关键词使�
- 薛宇佳
- 关键词:浆液性卵巢癌CNKI文献计量学
相关作者
- 孔北华

- 作品数:506被引量:2,26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癌细胞 宫颈癌 妇科肿瘤
- 冯捷

- 作品数:168被引量:4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卵巢癌 单克隆抗体 抗独特型抗体 抗独特型微抗体
- 兰淼

- 作品数:71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文献复习 克隆性 浆液性卵巢癌
- 姚丽

- 作品数:64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文献复习 浆液性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张佳瑞

- 作品数:16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浆液性卵巢癌 MIR 迁移 肝细胞肝癌 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