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2篇“ 浅埋大跨隧道“的相关文章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判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判别方法,涉及隧道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构建物理平面图;通过保角映射函数将物理平面图映射至像平面;根据像平面图中的各个参数和复变函数解析形式,生成与物理...
王圣涛刘爱武王好明吕笑笑王克义王勇鲁先雲邱伟李耀飞陈光潘建斌王瑶瑶狄帅张俊儒陈鹏涛陈文尹魏亮
滨海城区紧邻建筑物隧道施工变形互馈机制研究
郭壮壮
三台阶临时仰拱中柱工法在隧道围岩施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三台阶临时仰拱中柱工法是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基础上,在上台阶中部增设竖向临时支撑的改进工法。该工法工序简单,初支闭合时间短,施工速度快,既继承了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对拱顶竖向位移控制不足的缺限。以苍龙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监控分析,表明隧道围岩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中柱工法能够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范永慧
关键词:浅埋大跨隧道
关于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技术
2022年
隧道下穿插既有公路,可以在提升空间利用率的条件下实现当地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的目标。文章将针对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工程进行分析,介绍该项工程施工要求和潜藏的风险问题,并按照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工程现实状况强化合理技术在具体施工中应用力度,并在各项标准合理技术支持下推进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良性开展,从而保障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基础结构稳定性。
祝铭洋
关键词:浅埋大跨隧道既有公路施工技术
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优化与处治技术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里程也在与日俱增,在山区中修建高速公路时,相比于盘山公路来说修建隧道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其与盘山公路相比不仅具有可以降低汽车爬升高程、保护山体生态环境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建设、设...
赵军升
关键词:涌水突泥处治技术
软弱地层隧道跳仓法拆撑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对于在软弱、破碎、富水地层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修筑的暗挖隧道,跳仓法施工依赖于初期支护的“棚护效应”维持拆撑后结构的稳定性,常常面临拆撑步距小、风险高、效率低、代价的困境,一旦拆撑方案采取不当,极易造成塌方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以青岛地铁4号线错埠岭站为依托工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手段,论证了拆撑后初期支护“空间棚护效应”主要由“横向成拱效应”和“纵向成梁效应”组成,二者共同维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确定了合理、安全、高效、快速的拆撑分区长度与隔仓分区长度,分别为L=9 m、S=18 m,并顺利通过了现场施工的检验。结果表明:软弱地层隧道采用“隔二拆一、先内部后洞口”的拆撑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可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与指导。
高鑫王文娟李清菲冯世杰吴琦
关键词:大跨结构双侧壁导坑法跳仓法
铁路下超隧道管棚支护机理及效果分析
2022年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围岩时,开挖扰动会引起较的围岩变形,需采用隧道超前支护措施如管棚来控制围岩的变形。依托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下穿东北环铁路地下区间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北京段)总干渠下穿台线铁路工程,以两处超下穿杂填土高路基段、下穿砂卵石地层的工程不同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方法研究了管棚的支护效果,对比分析了有无管棚段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掌子面位移、以及管棚竖向位移和弯矩,讨论了长管棚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超段长管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围岩的变形,但管棚的主要效用还是防止围岩过度变形造成坍塌,影响铁路正常运营。另外,提出了施作长管棚需要预留足够面积平台的起始端,才能完全发挥长管棚的支护效果。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提出的数值模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施工过程中管棚力学响应得到了很好的分析。
刘振兴
关键词:铁路下超浅埋大跨隧道管棚支护
隧道穿越公路路基进口段防坍方加固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穿越公路路基进口段防坍方加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初喷混凝土: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S2,砂浆锚杆施工:钻孔:钻孔方向与岩层主要结构...
孙毅马栋王凤喜田伟权林克王蕾王泽坤
邻近地下车站隧道下穿建筑物受力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以重庆快速路三纵线红石路隧道与轨道五号线地下车站平行布置,下穿地表既有建筑物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隧道施工过程周边围岩及邻近结构的位移、应力等特性,研究表明隧道受上部建筑附加荷载的影响,拱顶围岩应力应变改变较,应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围岩变形;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应相对于既有建筑物对称布置,隧道左右洞交错掘进施工更有利于控制上方建筑物的倾斜。
胡文亮
关键词:地下车站浅埋隧道受力特性
隧道管棚支护机理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围岩时,开挖扰动会引起较的围岩变形,需采用隧道超前支护措施如管棚来控制围岩的变形。依托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以该工程超穿越泄洪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方法研究了管棚的支护效果,对比分析了有无管棚段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掌子面位移、以及管棚竖向位移和弯矩,讨论了长管棚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超段长管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围岩的变形,但管棚的主要效用还是防止围岩过度变形造成坍塌。另外,提出了施作长管棚需要预留1倍洞径的起始端,才能完全发挥长管棚的支护效果。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提出的数值模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施工过程中管棚力学响应得到了很好的分析。
赵金鹏谭忠盛梁文广高俊鹏
关键词:超浅埋管棚数值模拟

相关作者

王浩
作品数:124被引量:74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隧道 岩体 钻孔 凿岩机 岩土工程
覃卫民
作品数:81被引量:3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岩土工程 钻孔 凿岩机 信息化施工 测量环
焦玉勇
作品数:95被引量:61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岩体 凿岩机 隧道 钻孔 空区
乔春生
作品数:109被引量:976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隧道 支持向量机 节理岩体 岩溶隧道 隧道工程
张顶立
作品数:527被引量:6,587H指数:49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隧道工程 隧道 海底隧道 隧道围岩 地铁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