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31篇“ 流动儿童“的相关文章
儿童地理学视域下留守和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路径探析
2025年
本文基于儿童与空间关系的视角,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具身情境出发,探讨留守和流动儿童在空间认知、空间体验及空间实践方面的现实特征,发现留守和流动儿童存在空间认知与空间想象相对受限、空间体验与空间主体性相对缺失及空间情感联结与情感空间相对剥夺三方面困境。对此,在空间认知方面,应当建构主体空间,深化留守和流动儿童的空间认知;在空间体验方面,应当丰富日常生活空间,增强留守和流动儿童的空间体验;在空间实践方面,应当健全政策空间,拉近留守和流动儿童的情感联结。
杨川冯艳娇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网络使用与网络素养实践研究活动设计
2025年
文章采用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我们的网络世界”主题活动,从流动儿童的视角出发,探索他们的网络使用动机、体验和需求。实践活动遵循“以流动儿童为中心”的总体设计思路,围绕S-B-A-E的活动内容框架,将流动儿童的网络使用行为置于主体的生活经验中进行理解。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有关流动儿童网络使用、网络素养与家庭关系的实证研究资料,实现了活动“实践 研究”的双重效果,为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了新的研究思路。
梁芷琦王雅贤
关键词:流动儿童网络素养
如何弥补流动儿童阅读劣势?--基于阅读投入对阅读成就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流动儿童的阅读劣势深刻影响流动儿童学业发展和未来生活。为帮助流动儿童弥补该劣势,采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抽取936名8年级流动儿童,并以2742名城市儿童为参照,分析了流动儿童阅读劣势的特征以及可以弥补其劣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在实用类、文学类、文言文领域的阅读劣势逐步扩大;学业阅读、网络阅读、阅读监控策略能够发挥弥补阅读劣势的“补偿效应”;流动儿童阅读需要在学业阅读、阅读兴趣和阅读监控策略的协同作用下发展。基于此,提出教学对策:重视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化解教学内容的结构性失衡;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补齐流动儿童的基础性短板;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反馈功能,协同发挥阅读投入积极作用。
林江泽钱荃吴欣歆
关键词:教育公平流动儿童
城乡接合部学前流动儿童心灵关怀策略研究
2025年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特殊的地理空间,城乡接合部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儿童往往面临着适应困难、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支持不足等多重挑战,容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关注和回应城乡接合部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需求,为其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安全、包容的成长环境,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文章聚焦城乡接合部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探讨城乡接合部学前流动儿童心灵关怀的内容与维度、形式与路径,以期为促进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新的思路。
章美玲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在传染病控制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为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本文探究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在传染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流动儿童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没有采取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研究组采取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疫苗接种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及1年传染病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疫苗接种率及接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建卡建证率、家长知晓率、支持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儿童感染传染病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4,P<0.05)。结论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在传染病控制中的应用可获得理想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建卡建证率与疫苗接种支持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两方面,并且还能增强家长对预防接种、传染病控制的了解程度,使其积极有效配合相关工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朱义江
关键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控制
流动儿童亲子与同伴依恋对内化问题的影响:链式中介作用
2025年
为探究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和内化问题的关系,采用修订后的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自我调节量表中的情绪调节分量表、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和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对23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亲子与同伴依恋对流动儿童的拒绝敏感性和内化问题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情绪调节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能力分别在亲子和同伴依恋与内化问题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拒绝敏感性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同伴依恋与内化问题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migrant children, a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230 migrant children using the revised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the Emotion Regulation subscale of the Self-Regulation Scale, the Children’s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predict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while positively predicting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parti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types of attachment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dditionally,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jointly acted as a chain mediation mechanism between peer attachment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梁竞元吴子瑄阮舒怡
关键词:流动儿童同伴依恋亲子依恋内化问题情绪调节能力
社会系统论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路径研究——以城乡接合部社区为例
2025年
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流动儿童能否顺利适应学校生活,对其社会化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以T市城乡接合部社区流动儿童为例,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系统论,通过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从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开放性四个层面进行剖析。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环境敏感度高、个体行为松散、人际网络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是通过支持网络构建、场景赋能、团体动力转换和多主体联动的方式,帮助流动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知自我;二是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非正式支持网络),通过友好的改变场景和团体动力推动个体改变;三是在“五社联动”背景下,整合社会资源,为改善与解决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提供支持与帮助,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介入路径。
万雅清罗竖元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儿童社会系统论
扎实推进我国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2025年
做好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既是深入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提升人口负增长时期人力资本的关键抓手,是必须不打折扣、坚定落实的重点民生保障事务。2024年8月16日,民政部联合中央政法委等20个部门出台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关爱保护体系全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均等优质,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权益得到全面保障”,这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流动儿童群体专门制定的关爱保护综合性政策文件,为下一阶段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引。
闫晓英万国威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安全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民政部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
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凸显。数十年的政策完善,我国已有效解决了流动儿童“能上学”的基本问题,但囿于根深蒂固的城乡关系,...
梁敏诗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多源流理论政策议程设置
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现状、挑战与对策建议
2024年
城市流动儿童的关爱保护是我国儿童福利发展情况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同步增长。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流动儿童服务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其中对流动儿童群体提出了“保障儿童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儿童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促进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融入社区”等具体举措。
王伶鑫张本波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基本公共服务儿童群体儿童福利

相关作者

邹泓
作品数:323被引量:5,108H指数:4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青少年 人格 中学生 社会适应 流动儿童
方晓义
作品数:305被引量:5,507H指数:4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青少年 网络成瘾 大学生 婚姻质量 流动儿童
蔺秀云
作品数:85被引量:1,950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儿童 影响因素 症状 ODD
段成荣
作品数:237被引量:5,906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人口
王晓芬
作品数:70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幼儿 儿童发展 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