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5篇“ 活体右半肝移植“的相关文章
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供体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对53例活体右半肝移植供体术后的长期随访,探讨供体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15年8月间行活体右半肝移植术的供体共53例,术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测定供体残血流动力学,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测其脏硬度,分析供体术后残功能、脏血流动力学、实质硬度、脾脏等长期生存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供体术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功能损害;血流动力学随术后时间呈现以下趋势:门静脉管径呈逐渐增加、流速呈逐渐降低趋势;静脉管径呈逐渐增加、流速呈逐渐降低趋势;门静脉管径与门静脉流速呈负相关关系(P=0.012,r=-3.11);脏硬度(Kpa值)随时间逐渐降低;而脾脏厚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显示脏硬度与门静脉管径呈负相关(P=0.013,r=-0.338)、与静脉流速呈正相关(P=0.038,r=0.246)。结论供体在术后会出现一过性功能损伤表现并于1周内趋于正常;血流动力学不影响供体术后的长期安全性。
王清范一丁严律南王海清马渝城李明唐怀蓉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供体血流动力学
成人亲属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供、受者再生的研究
2014年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评价并比较成人亲属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不同时间供、受者的正常再生情况。方法亲属活体右半肝移植后123对供、受者纳入研究,人组68例供者和63例受者,利用IQQA—Liver工作站进行体积测量。评价肝移植术前多层螺旋CT所测供体积与术中实测体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并比较肝移植后不同时间供、受者的再生率。结果肝移植术前多层螺旋CT所测全体积为(1366.99±234.75)cm3,CT所测右半体积(VCT=占)为(862.73±175.94)cm3,术中排水法实测供体积(V术中)为(654.46±151.23)ml,VCT右与v术中之间呈正相关(r=0.795,P=0.000),其回归方程为、V术中=64.949+0.683×VCT右。LDLT术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供者再生率分别为(75.85±24.35)%、(93.69±32.88)%、(97.67±18.84)%和(122.73±22.99)%,高于相应时间受者的再生率,后者分别为(57.36±28.08)%、(58.54±36.43)%、(48.50±28.89)%和(34.04±2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亲属活体右半肝移植后正常供、受者再生模式不同,供者再生更明显、更快。利用多层螺旋CT测量体积是评价肝移植再生的有效方法。
季倩褚志强沈文祁吉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体积测量肝再生
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供者残再生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术后不同时间供者残的再生情况及不同临床因素对残再生的影响.方法 68例LDLT术后供者纳入本研究,利用IQQA-Liver工作站进行残体积测量,计算并比较LDLT术后不同时间段供者再生率(liver regeneration ratio,LRR),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术后不同时间段LRR与其相关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残L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3,P=0.009),其中术后7d与1、3个月LR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2.065,-2.214,均P<0.05),其余各时间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0.825、-1.952、-1.621、-1.806、-1.586、-0.277、-0.476和-0.254,均P>0.05).移植物是否带中静脉、不同性别组L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0.600、-0.622、1.464、0.926、-1.228、0.624、-0.688,0.131,均P>0.05);供者年龄与术后不同时间段LRR之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残体积与供者术后不同时间段LRR之间均呈负相关(均P<0.05);得到术后不同时间段供者LRR与其相关因素的回归方程.结论 MSCT是评价LDLT术后供者残再生的有效方法.LDLT术后早期残再生明显,术后不同时间影响残再生的因素也不相同.
季倩褚志强沈文郑虹祁吉
关键词:活体供者肝再生
供者年龄对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残功能及再生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评价供者年龄对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术后早期残功能及再生的影响.方法 43例LDLT术后供者分为2组:年龄>50岁为老年组,8例,年龄< 30岁为年轻组,3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早期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及再生率(liver regenerative ratio,LRR).结果 术后1、2、3、5d老年组与年轻组ALT、AST和T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0.147、1.030、-0.903、-0.013、0.043、1.362、0.817、0.003、1.121、0.241、1.061和0.943,均P>0.05).术后7d年轻组LRR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65,P=0.042);术后15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5,P=0.385).结论 LDLT老年供者术后7d内残再生迟缓,但供者年龄对术后7d以内残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
季倩褚志强沈文郑虹祁吉
关键词:活体供者年龄因素肝再生
活体右半肝移植中静脉取舍对供体早期功能和残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中静脉取舍对供体术后早期功能和残再生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根据我们中心供体评估和供切取方案,单一外科小组共207例右半切除供体纳入研究,其中实施带中静脉右切...
蒋文涛沈中阳
关键词:肝中静脉活体右半肝移植肝再生肝功能
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胆道开口数目及重建方式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移植胆道开口数目及重建方式与受体胆道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资料,根据供断面胆道开口数目不同进行分类,比较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移植断面胆道开口数为1个的有63例,开口数为2个的有30例,开口数目为3个的有1例。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1%(33/94),其中胆漏为6.4%(6/94),吻合口狭窄为29.8%(28/94),非吻合口胆管狭窄为2.1%(2/94)。供断面胆道开口数目为1个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多个开口者(P<0.05)。2例胆漏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20例患者经胆汁引流结合药物等保守治疗,11例行T管窦道放置支撑管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球囊扩张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功能好转。结论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供切取过程中,在确保供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单一胆道开口的移植物有利于减少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胆汁引流结合药物、内镜及放射介入技术是治疗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赵冰清高伟朱志军孙丽莹曾志贵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胆道重建胆道并发症
中静脉的活体右半肝移植供者Ⅳ段静脉分型对术后残淤血和再生的影响
2013年
目的了解带中静脉活体右半肝移植供者Ⅳ段静脉分型对术后残淤血和脏再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带中静脉活体右半供者临床资料。依据Nakamura分型于术前应用IQQA—MSCT对Ⅳ段静脉分型,术中验证分型。术后2周行CT检查判断Ⅳ段淤血情况,应用IQQA—MSCT测量残体积。结果IQQA—MSCT可对Ⅳ段静脉进行三维重建并分型,其分型结果得到术中证实。Ⅰ、Ⅱ和Ⅲ型Ⅳ段严重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40.0%和37.5%,三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4,P=0.007)。术后两周左外叶体积Ⅰ型(599±78)ml显著小于Ⅱ型(698±40)ml(F=7.977,P=0.01)和Ⅲ型(675±67)ml(F=7.977,P=0.032);而左内叶体积Ⅰ型(357±69)ml显著大于Ⅱ型(262±39)ml(F=6.541,P=0.005)和Ⅲ型(273±33)ml(F=6.541,P=0.014)。Ⅰ型Ⅳ段再生比例显著大于Ⅱ型(F=4.14,P=0.027)和Ⅲ型(F=4.14,P=0.04);与之相反Ⅰ~Ⅲ段的再生比例则是Ⅰ型显著小于Ⅱ型(F=5.577,P=0.005)和Ⅲ型(F=5.577,P=0.047);而3组残的再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31,P=0.173)。残体积与术前全体积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7,P=0.561)。结论IQQA—MSCT是良好的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估方法。Ⅳ段静脉解剖分型与带中静脉活体右半肝移植淤血相关,Ⅰ型淤血程度最轻。残淤血对所累及段再生有不利影响,但不影响残总体再生。
蒋文涛马楠王洪海张骊郭庆军潘澄邓永林郑虹朱志军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淤血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受者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是解决终末期病患者供短缺的有效手段。由于活体肝移植胆道较细、多支变异等技术因素使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主要包括胆漏(断面或吻合口漏)和胆道狭窄(吻合口狭窄和缺血性挛缩),发生率分别为4.7%~18.2%和8.3%~31.7%,成为影响移植物功能和受体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笔者总结了2006年7月~2011年9月期间94例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受者胆道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防治和护理措施。
孙萍王红杨春艳海静张莉莉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道重建
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单中心经验
2012年
背景 相比于尸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发生胆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4%~60%。本研究的目的是讨论在单中心的连续200例行活体右半肝移植术的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问题。方法选取2004至2010年间在FlorenceNightingale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成人一成人右半肝移植病例200例和活体左半肝移植病例20例。部分供体因为受体移植风险性大以及技术因素而被排除,供体排除标准是:右叶有两个以上的胆管引流,
罗翊钊
关键词: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心经器官移植中心尸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
基于中静脉辖区体积优化活体右半肝移植切取手术的规划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供者术前影像资料,探讨基于中静脉辖区体积的优化活体右半肝移植切取规划。方法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影像,按中静脉是否包含在右半虚拟设计三种供切取的实质离断平面,分别计算右半体积、供者剩余体积和剩余功能性体积,选择能同时满足移植受者体重比〉0.8%和供者剩余功能性体积〉35%供者标准体积的最佳实质离断分割平面。结果本组行活体肝移植71例,其中右半肝移植(S5-8)65例,包含中静脉(in—MHV)43例(66.2%,43/65),含部分中静脉8例(12.3%,8/65),不含中静脉14例(21.5%,14/65)。供者术后无死亡者,术后并发症率为10.76%(7/65)。受者围手术期死亡率7.69%(5/65);18例受体发生21例次并发症,并发症率为32.31%(21/65)。1年累积生存率为86%,2年累积生存率77%,3年为68%。结论利用供者术前影像基于中静脉辖区体积规划右半切取平面可以获得安全可行的最佳供切取平面方案。
冷建军董家鸿段伟东王宏光叶晟史宪杰纪文斌陈永亮梁雨荣余强张煊赵莉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肝中静脉肝体积

相关作者

严律南
作品数:874被引量:4,504H指数:2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 肝癌 胰腺炎 肝移植术后
杨家印
作品数:244被引量:8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活体供者 供体
沈中阳
作品数:902被引量:2,242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供肝 儿童 活体肝移植
徐明清
作品数:142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 活体供者 活体肝 供体
王文涛
作品数:200被引量:745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 活体供者 肝癌 活体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