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21篇“ 法治国家“的相关文章
- 法治国家
- 本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十年来, 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专家、学者研究和论述“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方面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学术论文,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对建设社会...
- 姜明安主编
-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制
- 家庭自治在新时代法治国家的模式转型与路径选择
- 2025年
- 伴随个人主义的兴起,家庭并非其成员获得社会身份的唯一场域,人格独立诉求、国家亲权理论以及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亟需国家公权的主动干预,于家庭内部形成“自治+他治”的双轨治理模式。《民法典》是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基础性法律,“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与“优良家风”条款为家庭自治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中再次勃兴创造有利环境。应从家风条款的规范性质、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适用等层面强调家庭自治时代内涵,关注异性非婚同居“准家庭成员”的权益保障,贯彻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政策需求。
- 董新新
- 关键词:家庭自治《民法典》
- 从“法治国家”到“法治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主体性创新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被确立为重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回溯历史可以发现,这是在“法制”话语的确立、“社会主义法制”话语的回归及其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又一重要发展。在继承既有法治话语的基础上,“法治中国”在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均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内涵,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意识。“法治中国”在此意义上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主体性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理论上的逻辑结论,而且是解决我国法治建设主体性欠缺问题的现实需求。“法治中国”主体性的生成,需要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以中国社会历史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为原点,坚持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的法治建设同步推进,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紧密结合。
- 杨军
-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目标要求,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并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专门部署。这不仅顺应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也契合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的现实需要。检察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既是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应始终坚持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章润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主制度化《决定》
-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统筹推进——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构建视角被引量:5
- 2024年
- 作为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是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又立足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进程和面临的风险挑战,为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而提出的,对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国家构建有着积极作用。既符合时代发展逻辑,更能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有助于国际法治朝着良性轨道发展,是内蕴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理念的关键选择。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应当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国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厘清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间的相互关系为基本逻辑,以明晰与完善国内国际双重法律规制为具体实践路径。不仅要重点解决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良性对接问题,完善国内法律体系以应对国际法治变革,更要认真审视国际法律规范在我国域内的适用,积极推动国际法规则的发展演进。
- 曲亚囡白冰
- 关键词: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价值观基础被引量:1
- 2024年
-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总目标,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才能顺利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科学总结、凝练提升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价值观基础。坚持“德法共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重要区别,彰显了“良法善治”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遵循着深刻的价值逻辑,其战略部署也体现了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巩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价值观基础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 肖贵清刘家荣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2023年
-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鲜明揭示了法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所扮演的极其重要的角色,阐明了法治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明确重点方面、把握关键环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 徐雷姬忠彪
- 关键词:法治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探析
- 2023年
-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是党和国家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方略。它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指明前进方向,为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提供科学指引,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引领规范,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三位一体”建设方向正确;要坚持目标、发展和问题导向,统筹做好“三位一体”建设顶层设计;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通盘考量、总体谋划“三位一体”建设;要坚持法治思维模式,凸显“三位一体”建设特有优势;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将“三位一体”建设向纵深推进。
- 李新凤李永芳
-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逻辑关联价值意蕴
- 论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国家的企业合规改革模式被引量:8
- 2023年
-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多个法律领域出现了以推动企业合规为目标的改革探索。经济行政法领域采用合规强制模式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刑事法领域采用合规激励模式完善中国特色司法制度,涉外法领域采用合规引导模式增强我国企业外向经营中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建立合规管理制度,能助力形成公私合力的市场监管格局,在涉企案件处理中,以管理结构矫正补充财产处罚的预防功能不足,为协商性的执法机制建设提供保障。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现阶段需要继续完善以合规激励为核心的法律制度建设,由行刑机关协同制定“证据型”有效合规评价标准,统筹开发合规科技以提升管理效率。
- 陶朗逍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德治基础上的法治:《论语》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
- 2023年
- 仁政德治思想在我国以德治国的治理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扎根研究可以看到,《论语》以德治国理念有治理总纲、施政理念、发展理念、领导理念与权威来源五个维度,以及实践路径的治政、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教治理、军事管理五个维度。《论语》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即“德治基础上的法治”是更加适合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之路,这是因为走“德治基础上的法治”建设之路既有历史基因和认知基础,又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
- 肖新平
- 关键词:《论语》法治国家扎根理论
相关作者
- 姜明安

- 作品数:334被引量:4,458H指数:3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治 依法治国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国家
- 李林

- 作品数:345被引量:1,805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 法治 法治思想 法治建设
- 李步云

- 作品数:118被引量:1,468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人权 法治 法治国家 法治中国
- 莫纪宏

- 作品数:385被引量:1,94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宪法 依法治国 法治 合宪性 宪法学
- 张文显

- 作品数:311被引量:7,291H指数:4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