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0篇“ 法律解释方法“的相关文章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问题再思考
2025年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顺序”而非“位阶”。法律解释方法的论据属性要求一种运用顺序模式,而其理由属性要求一种优先顺序模式。在两种模式中,方法排序均可被确定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客观目的解释”。运用顺序适用于普遍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语义的确认与确证的区分,以及解释方法法律文本的“距离”远近,它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优先顺序仅适用于冲突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诸解释方法背后的法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与实现程度,它是初步的、可逆的和推定的,只是对解释者的具体权衡过程施加了一种论证负担。解释方法的抽象位序虽无法代替个案中的论证说理,但同样有其实益。
雷磊
关键词:法律解释方法
如何“综合运用”法律解释方法
2024年
《法治社会》2023年5期,15000字一些法律人希望在法律解释论辩中模拟霰弹枪的效果——他们并不奢望“听众”全盘接受其论证,但求所援用的多个解释方法中,哪怕其中之一能够“打动”“听众”,其结论就有较大概率获得后者支持。因此,采用弹枪模式的法律人对解释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偏好与规程,而是秉持相当实用的态度一凡是能证立结论的,无论是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抑或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皆可为我所用;反之,则弃之不提。
傅爱竹
关键词:文义解释法律解释方法法治社会霰弹枪
我国指导性案例中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研究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项独特的制度创新,指导性案例中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不仅为各级法院的司法审判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法律解释规则,以保证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且亦能起到规范法官裁判活动的作用,以确保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护。...
邰傲睿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法律解释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中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研究
我国现有司法设计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指导性案例的价值,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制度层面的外在约束并没有良好的结果,需要我们分析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适用的现实困境并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完善。在适用现状和现实困境方面,本文通过分析...
王浩峥
关键词:法律解释方法
《安全生产法》的“统一协调、管理”条款适用条件分析——以法律解释方法为视角
2024年
一、前言2024年6月,南通通州区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对某服饰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对整体承租其厂房的某服装辅料公司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执法人员认为出租方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并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拟对出租方处以20700元的罚款处罚,笔者在法制审核中未通过审核。
张剑锋
关键词:法律解释方法《安全生产法》出租方服装辅料应急管理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方法顺序探究:以指导性案例为样本
张乐阳
法律解释方法位阶规则的体系化建构
2023年
法律解释方法位阶规则的体系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系统、规范的法律解释方法位阶规则,能够有效弥合法规范与法事实间的张力、推动法律解释权的规范行使、增强法律解释结论的可接受性。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面临一些现实难题,这包括并不限于有关法律解释方法是否具备位阶存有争议、法律解释方法位阶体系的类型化模糊、宪法尚未融入法律解释位阶规则之中等。为了切实推动我国法律解释方法位阶规则的体系化,今后应一改笼统研究思路,明确将我国法律解释方法位阶类型化为抽象法律解释方法位阶规则以及具体法律解释方法位阶规则,其中,前者应大致遵循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以及目的解释的逻辑顺序,后者则应尊重个案中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情境,根据部门法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衡量与考究。除此之外,还应将合宪性解释以及基于宪法的解释融入我国法律解释位阶规则的构架之中,从而促使法律解释方法始终在我国宪法轨道内运行。
李江艳
关键词:法律解释合宪性解释
国际投资仲裁下法律解释方法的误读和重构
2023年
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仲裁庭随意解释、扩大解释解释不一致或背离缔约国真实意图的情形极为常见。《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至33条作为习惯国际法条约解释的黄金法则,对仲裁庭条约解释权的引导至关重要。利用法律解释理论,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的重构,利用该公约引导与规范仲裁庭的条约解释权,强化文本解释的框架作用,将文本解释与目的解释相结合,正确理解嗣后解释与系统解释的辅助作用,引入演化解释法,以推动仲裁庭正确理解投资条约条款,作出准确、有效、合理的解释
周忻
关键词:条约解释国际投资仲裁法律解释方法
法律解释方法在民事裁判中的运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法无解释,不得适用。”审判实践中,法官需要通过解释法律将一般规则应用于具体个案,法律解释方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不仅是解释结果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前提,也是民事裁判达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重要保障。实践中仍存在因法律解释方法运用不当而导致裁判说理不充分、裁判结果不公正的现象。通过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中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能够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改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
张雅静
关键词:法律解释方法民事裁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方法在《保险法》第十六条司法裁判中的运用
2023年
一、《保险法》第十六条法律条文检视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共包含七项条款:第一款规定了投保人的有限告知义务;第二款与第三款分别规定了保险人享有合同解除权的条件与行使要求;第四款与第五款就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主观心态属于故意还是过失分别规定了合同解除后的相应法律后果;第六款规定了保险人禁止反言的义务;第七款对保险事故的内涵予以明确。
周梦懿
关键词: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主观心态司法裁判法律解释方法禁止反言

相关作者

孙光宁
作品数:119被引量:624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论 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 可接受性
宋保振
作品数:42被引量:2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人权 法治 法律修辞 法律 法治思维
蒋惠岭
作品数:81被引量:66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职业道德 司法改革 法院
王文胜
作品数:12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民法典 司法解释 《民法典》 法律解释方法 合同法
陈兴良
作品数:466被引量:12,379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