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1篇“ 法律漏洞“的相关文章
法律漏洞的概念重构
2025年
法律漏洞的存在所蕴含的张力迫使我们反思其概念问题。在概念上,法律漏洞有三个待解释的初步特征:内容层面,法律没有涵摄案件事实;规范性层面,法官负有裁判义务;法律推理层面,漏洞填补具有能动性。通说认为法律漏洞是“违反计划的不完整性”,即完整的法律计划与实在法之裂缝。计划的获知须透过对法律规范的体系化建构,但无论将法律体系理解为条文体系、内部体系或概念体系,都无力解释前述初步特征。整体的法律实践更基础的特征在于其制度性,理解法律漏洞的概念须透过法官能动的制度性角色,法律漏洞是制度授权法官可裁判的行为类型与法律规范可涵摄的行为类型之裂缝。在司法实践层面,这意味着法官必须承认漏洞填补的司法限度,只有在案件事实确属其有权裁判的行为类型时,其才被允许运用漏洞填补的诸种方法。
魏金荣
关键词:法律漏洞法教义学漏洞填补
对赌协议中回购权的性质与期限之辨——以法律漏洞的填补为视角
2025年
作为对赌协议履行的前置性议题,回购权性质引起了较大争议,其实质是关于回购权期限的分歧。在解释论层面,受到资本管制的影响,回购权难以被赋予形成权效力,将其界定为请求权更为适宜。实践中回购期限时常被约定过长或不确定,直接影响相对人的回购成本和商业预期。面对因合同自由所衍生的法律漏洞,可以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在司法解释中对其进行填补,构建起更为明确的期限规则。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可以在请求权的构造中并存,而此种模式也能够最大程度兼顾投融资双方的现实诉求。考虑到商事时效的特殊性,可以设置一年作为对赌回购的上限期,避免法律关系陷入长期的变动之中。回购期限的强制化与短期化,可以促进对赌协议的任意性与强制性趋于平衡,投融资双方的权责配置也更为合理。
籍瑞华
关键词:对赌协议股份回购形成权法律漏洞
浅析法律漏洞以及填补方式
2024年
法律必然有漏洞存在,法律漏洞无法避免。而司法实践过程中这一问题始终是一个主要难题,关于法律漏 洞的讨论也将会一直存在下去。我国法学界对于法律漏洞的存在以及对于其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在最近几年越发激烈。 从国内外近些年有关于法律漏洞的研究来看,对于法律漏洞填补的方式讨论尤甚。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法律漏洞的内涵、 类型及其填补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思考。
刘宁
关键词:法律漏洞漏洞填补法律推理
法律漏洞填补的原理与方法解析
2024年
法律漏洞是指法律未对某项应予调整的社会生活事实提供可适用的具体规则。当法律存在漏洞时,法官需要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在法秩序框架内创设相应的具体规则,以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对于彩礼及其返还问题,我国相关民事法律无明确规定,存在漏洞。2024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4]1号,以下简称《彩礼纠纷规定》),为彩礼的给付和返还提供了清晰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补充了法律漏洞,具有法学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
张新宝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法律漏洞彩礼纠纷裁判规则民事法律
论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漏洞填补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24年
作为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方式之一,指导性案例承载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体系完整性和实现法律价值的职责与使命。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司法案例,可以发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参照率低、参照形式不规范、个案被引频次差异悬殊、应用案例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造成指导性案例“参照难”的直接原因包括案例数量供给不足、相似性判断标准不统一、参照内容不明确等,但根本原因乃是案例适用技术的缺陷。法官应熟练掌握类推适用、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法律原则具体化的漏洞填补方法,严格遵循法律漏洞的识别与确认、类案检索与相似性比对、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和裁判实效的预先评估四个步骤完成待决案件漏洞填补工作,以实现案例适用技术的优化升级。
张家源
关键词:法律漏洞漏洞填补
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以我国指导性案例为例
2024年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精细化、复杂化,成文的法律规范越来越难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律漏洞的存在不可避免。法律漏洞理论经历了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确立以及违反计划的不圆满性这一认定标准的提出与细化。指导性案例在填补法律漏洞方面上具有独特优势,然现实中指导性案例数量少,法律漏洞填补方法运用不明显,在填补法律漏洞的示范性上有待加强。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律漏洞的理论梳理,综合得出法律漏洞认定标准,分析判断既存的民事、行政指导性裁判案件体现出的法律漏洞以及相关指导性案例中法官如何进行法律漏洞的填补,以期提升后续类似法律漏洞出现时参照引用指导性案例的比例,进一步发挥指导性案例的示范作用。
高欢燕
关键词:法律漏洞漏洞填补
法律漏洞填补的比较法适用
2024年
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法律与国际法、国外法律的交互沟通日益频繁,各国面临的法律问题也出现更大程度的相似性。本国法律无法解决的棘手案件,时常可以在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中找到解决方案和途径。在本国法律存在漏洞时,出于实用主义、思维经济性与便宜性的考量,法官可以将比较法作为一种法律漏洞的填补工具服务于本国的司法实践。法院自主地适用比较法填补法律漏洞,是其在司法权限之内所为的法律活动,并不违背一国司法之主权。在全球化趋势、“一带一路”和涉外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适用比较法填补法律漏洞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苏彦新赵阳
关键词:法律漏洞比较法
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的正当性及界限被引量:1
2024年
司法解释,尤其是填补漏洞型司法解释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立法的修改和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然而“司法解释能否填补法律漏洞”却一直以来是萦绕在学术界的难题。“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学说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一种理念,以其作为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的理论基础,不仅能够很好地在理论上证成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的正当性,而且必将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实践看,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成为我国国家权力架构中,立法机关与最高审判机关之间互动的媒介,保障了我国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顺畅和高效,这为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提供了实践正当性。为了保障这种正当性,我国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应当遵循一定的界限。
付荣
关键词:司法解释漏洞填补
法律漏洞填补规则对当代的司法启示
2024年
《民法典》自颁布以来,民商事领域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性的规范体系。然而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各种创设性司法解释也应运而生,这恰巧验证了规范完整体系下在实践过程中一定存在难以适配的法律漏洞。从法律漏洞的理论根源来看,法律漏洞存在的实质是未能满足原本计划的圆满性。由于法律的动态性特征以及商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法律漏洞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征,法官在司法实务中难免遭遇法律漏洞的裁判风险。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发挥法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法律漏洞填补这一司法路径。
周军辉
关键词:法律漏洞方法论自由裁量
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之必要性与规则
2024年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司法解释长期稳定地发挥着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就司法解释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往往是在创造性地弥补法律漏洞。”
付荣
关键词:司法解释法律漏洞司法实践

相关作者

曹磊
作品数:23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法律漏洞 法官 法律解释 法律 疑难案件
崔建远
作品数:243被引量:5,147H指数:4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合同 合同解释 合同法 物权 民法典
贾焕银
作品数:52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间法 漏洞补充 司法运用 法治 司法
李敏
作品数:30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民法 法源 习惯法 存废 《民法通则》
梁兴国
作品数:23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司法过程 权利 知识产权 伦理性 法律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