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6篇“ 法律治理“的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的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
- 2025年
- 技术治理作为一种技术性或技术化的治理活动,更加关注人与技术在治理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应用到人工智能治理之中,技术治理的思维不仅要求对人工智能的治理从传统约束式治理理念向促进式治理理念的转变,更需要技术摆脱以往作为治理对象的思维惯性,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自我治理。然而,以技术治理的思维治理人工智能并非简单的规则套用,在实践中容易存在规范思维“陷阱”、技术治理不能以及伦理风险等困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综合考量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之间相互调节的作用,实现“技”与“法”相互调节的规范治理,还应完善以技术标准为主的软法规范体系,避免技术实施标准的模糊与手段的僵化。同时,强调更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引导,以实现更加持续、健康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孙国瑞刘伟斌
- 关键词:法律规范
- 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融贯性法律治理
- 2025年
- 人工智能需要大规模、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而收集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成本高昂,并可能威胁个人隐私、引发偏见或歧视以及侵犯版权。在实践中,合成数据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受到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从数据法学的角度,借助数据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治理框架进行了探索。首先,从规范层面分析了在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之所以受到重视的逻辑前提,即个人信息保护法所追求的“小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训练的“大数据”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兼容性,使训练数据的开发面临挑战,而现有的法律和技术解决方案均存在治理效能不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应用场景与风险类型。最后,提出以“法律3.0理论”和“数据治理理论”作为指引,从3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融贯性法律治理框架:制定合成数据的处理规则,强化合成数据的过程治理,开发合成数据的评估工具。
- 张涛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数字时代的谎言:虚假信息的识别与法律治理的向度
- 2025年
-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全面赋能,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也大量涌入社会各领域。虽然这满足了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缺陷以及用户自身认知局限使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同时,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基础上,虚假信息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给虚假信息的现有法律监管体系带来严峻考验。针对人工智能助推的虚假信息肆虐的现象,我们在重新审视虚假信息的概念框架与探析虚假信息既存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角下虚假信息治理的困境。通过借鉴欧盟对虚假信息的治理思路,提出虚假信息的治理建议:多元化主体相结合的社会共同治理、追根溯源的类型化治理以及建立多维度责任追究机制。人工智能技术是不断发展和革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虚假信息的治理是一项持续而复杂的工作,我国应加快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法规,同时亦需要法律界、科技界以及产业的共同努力,以降低人工智能的负面效应,优化其社会效益。
- 黎明张益欣
- 关键词:虚假信息
- 图书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风险法律治理
- 2025年
- 文章从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三阶段分析图书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数据风险,指出我国图书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风险法律治理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图书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风险相关法律不完备、数据风险管控滞后和数据风险救济不足,并从事前完善相关法律、事中优化数据风险管控、事后补强具体救济措施三方面提出我国图书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风险的法律治理路径。
- 欧阳爱辉马雨珊
- 关键词:图书馆数据风险法律治理个人信息保护
- 虚假处方骗保行为的监管漏洞与法律治理研究
- 2025年
- 医保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百姓的“救命钱”,其合理、高效、安全的运行关乎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医疗机构通过虚构诊疗、伪造处方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频发,暴露出监管漏洞、制度缺陷及医疗行业诚信危机。本文结合多起同类案件,分析骗保行为的操作模式、社会危害、成因及治理路径,旨在为完善医保监管体系提供参考。
- 耿红丽
- 关键词:监管漏洞医保基金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治理
- 元宇宙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法律治理研究
- 2025年
- 元宇宙图书馆是由物理层、技术层和职能层融合而成的三元架构,其内部信息自由流动形成了元宇宙图书馆虚实结合的数字生态。元宇宙图书馆作为用户身份匿名、行为算法驱动、内容全员创造和管理去中心化的虚拟空间,面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等信息安全问题,而利用法律手段应对元宇宙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也存在现行法律规制不足、空间自治弱化国家主权治理、用户身份匿名导致其法律治理对象不易被识别等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软法治理与硬法治理相统一的法律治理路径:完善元宇宙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治理规则体系,规制元宇宙图书馆权力以强化国家治理主体地位,开启用户身份实名认证以精准识别法律治理对象。试图对元宇宙图书馆信息安全法律治理进行系统谋划,从而为元宇宙图书馆信息生态和谐及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李琳
- 关键词:信息安全法律治理
- DNA数据存储技术的法律治理议题
- 2025年
- DNA数据存储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关键分支领域,以其存储密度高、存储时期长、稳定、安全等特点,有望成为当下数据爆炸式增长导致存储能力不足的解决方案。DNA数据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行法律体系带来冲击,探讨DNA数据存储技术的法律治理议题是强化新兴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人权层面,探讨可能引发的对“人的尊严”的挑战和数据鸿沟问题,建议完善DNA数据存储基于科技伦理治理框架上的政策法律体系;在安全层面,探讨可能引发的信息安全和生物安全相关问题,建议结合信息安全和生物安全两个维度强化DNA数据存储技术的安全治理;在知识产权层面,探讨DNA合成和测序技术、DNA介质以及重组DNA的微生物中涉及的可专利性等问题,建议完善专利保护规则,优化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以促进DNA数据存储技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 焦洪涛齐蒙邵滨蒋劲松
-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信息安全法律治理
- 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的路径拓展
- 2025年
- 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正处在规则形成期。基于风险的法律治理路径的“简单化”与人工智能法律治理需求“复杂化”存在矛盾,我国既有立法实践进行的本土化改良仍无法克服其固有局限。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法律治理进入系统集成阶段,围绕实现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治理主旨,要引入适应性治理理念统筹安全发展,应对人工智能多重属性构成复杂系统的治理需求,并高度容纳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前景。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适应性的人工智能法律治理框架、方案、工具,拓展形成符合我国本土制度环境、技术产业基础与发展目标的法律治理路径。
- 张凌寒
- 产教融合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的理论框架、演进逻辑及优化路径
- 2025年
- 推动产教融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产教融合治理分为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两种基本模式,两者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相辅相成。首先,厘定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基本概念,构建产教融合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分析相关理论的适用性。其次,梳理产教融合治理的演进历程,分析不同时期与阶段的治理逻辑,并揭示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虽相互补充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精细化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加快构建法律治理框架、完善政策治理框架、建立政策与法律转化机制及构建第三方监管体系等优化路径,以期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产教融合治理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 程诚李昱郭广军
- 关键词:法律治理
- 开源大模型基础设施化进程中的安全风险与法律治理——以DeepSeek为例
- 2025年
- 开源大模型正经历从智能工具向关键基础设施的深刻转型。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凭借技术突破和开源模式,打破技术垄断,降低应用门槛,迅速普及至多个关键领域,成为数智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这一转型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模型脆弱性引发链式崩溃,大模型广泛应用加剧数据泄露风险,开源技术依赖与算力断供隐患威胁供应链安全,大模型对公众价值认知的影响产生社会安全风险,资源集中带来市场垄断风险。应适时转变法律治理理念,由“刚性规制”转向“韧性治理”。以算力、数据、算法为核心要素,在法治框架下建立健全开源大模型的多维治理体系。并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实现开源大模型安全、可靠、可控的应用和发展。
- 王新雷饶宇锋
- 关键词:法律治理
相关作者
- 冯辉

- 作品数:152被引量:89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法 经济国家 法律规制 法律治理 法律监管
- 马治国

- 作品数:178被引量:934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著作权 法律保护 法律 区块链
- 冯玉军

- 作品数:184被引量:1,20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法治 法治思想 宗教事务 宗教工作
- 王慧

- 作品数:195被引量:66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环境税 碳 环境保护 环境法
- 郭兴利

- 作品数:40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官告民 法律治理 民间借贷 法治 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