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35篇“ 法律文化“的相关文章
《民法典》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5年
《民法典》作为一国法律体系的基石,承载着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民法典》不仅反映了现代法律制度的成熟,也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古代礼法到近代的法律改革均展现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社会价值观。文章阐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历程,探讨《民法典》的制定与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过程,选取案例分析《民法典》对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指出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并对未来中国法律体系发展提出立法建议。
赵钰安娜
关键词:民法典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模式的发展
2025年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法律文化的两大特征:其法统是国家主义兼伦理主义,其法体是制定法与先例制度相结合的“混合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史悠久,大体上依次经历了三个模式:西周的“礼治·先例法”,战国秦朝的“法治·制定法”,汉以后的“礼法合治·混合法”。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礼法分立”到“礼法融合”。古代法统、法体由单元向双元的演化,是古代法律实践活动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标志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确立。
武树臣
关键词:礼法融合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构成与传承
2025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滋养。习近平法治思想清晰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关键构成内容,包括完备的成文法典、经典的法律著述、优秀的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运用方式和现实用途,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广泛应用于阐释法治基本原理和解答现实法治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规划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路径,即在保护和整理法律文化历史遗迹、典籍和文物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其深度融入法学学科体系。
严倩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沛的资源,它内在价值意蕴和现代法治价值应是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建设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需要在教学载体、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方式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法治文化自信,成为德法兼备的时代新人。
崔玉隆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文化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课
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高校法治教育探析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随着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我国的法治教育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思政课堂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
宋伟哲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法治思想法治教育政治智慧文化蕴含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转化
2025年
“民惟邦本”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要义和积极倡导的价值理念。“民惟邦本”思想源远流长、日久岁深,起源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在汉唐得以流传和盛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自觉传承和积极弘扬,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宗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法治领域将“法治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立场,赋予“民惟邦本”的传统民本思想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和丰富内涵。“法治为民”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民惟邦本”思想的传承与扬弃,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幸福”法治理念的赓续与发展。
封丽霞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公安院校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公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法治文化自信、法治精神、忠诚警魂、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与公安队伍素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此目标,应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合公安教育的思政主题,结合不同课程需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政元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以比较分析方法使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魅力。最终推动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创新,实现新时代警务人才的全面发展。
党德强靳琳琳
关键词:公安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及原创性贡献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阐释中有大量古典法律文献的引用。这些典故的运用,形成了古今交融、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传统法律文化观,是“第二个结合”在法治领域中的新贡献。传统法律文化观形成的古今结合法治理论,由法治强国、以民为本、法治反腐和德法合治四个方面构成。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传统法律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各领域。科学传统法律文化观的形成进一步凸显传统法律文化的地位,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古今交融的法治思想体系,在文明互鉴中彰显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厚文化底蕴。
蒋传光张雷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
简论中国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
2025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五千年风雨兼程,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更孕育了璀燦夺目的优秀法律文化。古代中国的繁荣与强盛,既离不开富有特色的治国思想与施政理念,也离不开充满理性与智慧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从上古时期的蚩尤制刑、皋陶造律开始,中国古代的法律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显示了中华法文化的理性内涵。
张晋藩
关键词:治国思想施政理念法律制度法律文化
论中华法律文化对东亚的影响
2025年
中华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东亚中华法系生成的土壤和形成的基础。厘清和梳理中华法律文化中的基础性范畴,以及中华法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有助于揭示中华法律文化对东亚影响的形成和发展基础、中华法律文化与中华法系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基础性研究,阐明中华法律文化能够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础的内在逻辑和原因,中华法律文化能够成为周边国家建国立制、变法修律的模范,原因就在于中华法律文化有宽松、包容且合天、地、人为一体的法律运作指导理念,有以成文法典为中心、法律渊源多元化为基础的法律制度,有比较齐全且能满足各方当事人需求的法律设施,有包含法律人活动和法律机构较高水平实施的法律艺术,乃至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法律教育和法律研究的一整套法律运作智慧。
何勤华
关键词:中华法系东亚文明法律史

相关作者

何勤华
作品数:319被引量:1,809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史 中华法系 法治 法学 新中国
夏新华
作品数:110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文化 混合法系 非洲法 伊斯兰教法 法律
张晋藩
作品数:195被引量:9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中华法系 法文化 法制文明 法律文化 综论
徐忠明
作品数:97被引量:82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清代 法律文化 中国法律史 司法 明清
张中秋
作品数:112被引量:5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中国传统法律 法律史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