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96篇“ 法哲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哲学研究
本书系统介绍了哲学的相关理论。
文正邦主编
关键词:法哲学
“中—西时代”的阐释哲学研究——从律阐释的“三重话语结构”谈起
2025年
律阐释蕴含着“语境—功能—对话”的“三重话语结构”和理解的“双重对话结构”。阐释哲学聚焦的律价值阐释,旨在通过一般性地把握律行动的文化蕴含而阐释一个社会的律价值观,可视为一种类文本的阐释活动。阐释哲学律阐释共享着同样的“三重话语结构”和理解的“双重对话结构”,其“三重话语结构”分别对应着历史脉络阐释、建构性阐释和公共阐释等三种不同的阐释方。与之相适应,阐释哲学具有三种话语功能:面对历史的“阐释—反思”功能、面对实践的“阐释—范导”功能和面对西方理论的“对话—抗辩”功能。采用建构性阐释和公共阐释取径,可把党内规定性为调整共产党人行为模式的一套“伦理规范”,进而把它与国家律的关系理解为律多元主义背景下的复合治格局。
孙国东
关键词:党内法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4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是在苏联《国家与的理论》教科书的传统下展开,形成了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步入自主自觉和加快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迈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的主题更加丰富、特点愈加鲜明、队伍不断壮大、成果更加丰硕。回望70余年的研究历程,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始终坚持“回归经典”与“关注现实”相结合、坚持“历史探源”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坚持“实践主导”与“多元推进”相结合。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律思想中国化研究
郭小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西南政大学哲学研究文丛 制度性律实证主义 麦考密克的哲学世界
本书以麦考密克意义上的制度理论为题,致力于勾勒其理论发展脉络并解释其演变的内在因由。在从“作为制度性事实的律”到“作为制度性规范秩序的律”的前后演变中,经由制度性事实的重释可以发现,非正式言语行为和惯习的共同作用使...
王荣余作
见危不救应当入刑吗? ——一个哲学研究
满足一定条件的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应当入刑,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肯定性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完成两项工作,即证立一定条件下存有救助的道德义务以及证立这一道德义务可允许予以刑事强制。救助道德义务本质上是一种提供帮助的积极义务。在...
王涛
关键词:见危不救救助义务刑事强制
从启蒙到激进 ——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研究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近代以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思想当之无愧地被视为人类文明史册的宝贵财富之一。身处社会剧烈变革时期,边沁以功利原则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
王千阁
关键词:边沁法哲学主权者
罗森茨威格和他的《黑格尔与国家》:20世纪黑格尔哲学研究中被遗忘的风景
2023年
弗朗茨·罗森茨威格的名著《黑格尔与国家》出版于1920年,该书被认为是关于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最佳著作,而作者罗森茨威格本身亦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本书在其思想历程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本书在继受过程中遭受到了巨大的误解甚至遗忘,但是罗森茨威格在本书中所阐述的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思维方式和政治背景,仍然向《黑格尔与国家》这本书的读者散发着其根本的魅力。在本书中,通过对黑格尔哲学最为深入、最为广阔、最为严谨的论述和论证,罗森茨威格展示了德国政治计划的巨大希望和绝望,可以说,《黑格尔与国家》是20世纪黑格尔哲学研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黄钰洲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
商业代孕应当合化吗? ——一个哲学研究
作为一项特殊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代孕引发的律和道德争议纷繁复杂,对代孕活动正当性的判断是解决争议并确定律规制方向的理论前提。与无偿代孕相比,代孕女性以获得报酬为目的而参与的商业代孕活动的合性更为可疑,将市场规则应用...
张圆
关键词:生育权身体权剥削
培根的经验哲学研究
培根不仅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学思想家,同时还长期担任众多重要的司职务,是传统英国律人的代表人物。培根所处时代,正好是英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期,新时代的变迁对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历史进...
任常鑫
关键词:培根
人工智能律主体地位的哲学研究
2022年
人类作为律主体时是理性对象,人工智能属于绝对理性对象。对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律主体地位,从哲学视角对人展开主体性研究,哲学史上产生了人作为主体的认识,为律主体适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在律框架中,人工智能要想完全复制人类的意识是不存在的,这是无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最本质的差别。人工智能即便可以模拟人类思想,对客观事物进行理性判断,但由于不具备情感欲望,其具有的绝对理性也只是一种机械化的运作模式。透过解析律主体的本质,对人工智能哲学本质进行对比探索,明确人工智能不能作为欲望律主体和拟制律主体。
韦昕
关键词:人工智能法律主体法哲学

相关作者

谭志君
作品数:53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主题:刑事政策 黑格尔 被害预防 法哲学 法哲学研究
韩立新
作品数:82被引量:633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黑格尔 《德意志意识形态》 MEGA 市民社会 广松涉
文正邦
作品数:93被引量:674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法哲学 法哲学思考 和谐社会 区域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邹志臣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公法 私法 行政契约 法哲学研究 交融
姚建宗
作品数:83被引量:1,611H指数:2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 中国法学 法律 法学理论 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