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8篇“ 治疗转归“的相关文章
- 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1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耐药组,并选取同期治疗敏感肺结核患者160例为敏感组。将耐药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不含贝达喹啉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含贝达喹啉的方案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居住地、婚姻状况、抗结核治疗史、有结核空洞、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农村、已婚、有抗结核治疗史、有结核空洞、有结核病接触史、没有卡介苗接种史均是患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2%(69/80)比70.0%(56/80)](χ^(2)=6.181,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18/80)比15.0%(12/80)](χ^(2)=1.477,P=0.224)。结论居住地农村、已婚、有抗结核治疗史、有结核空洞、有结核病接触史、没有卡介苗接种史是患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贝达喹啉的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马清艳侯莉莉党萍康冠楠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
- 盐都区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盐都区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12—2021年盐城市盐都区登记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RR-PTB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12—2021年盐都区共发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864例,占所有肺结核患者的30.76%(864/2809);2012—2021年盐都区RR-PTB检出率为11.67%(93/797),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2—2016年、<60岁、高危人群的耐药肺结核(DR-PTB)、RR-PTB和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检出率均高于2017—2021年、≥60岁、非高危人群(P<0.05)。2012—2021年盐都区共67例RR-PTB患者纳入治疗,成功治疗率为71.64%(48/67)。2017—2021年、<60岁、非高危人群、6个月末痰培养阴性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较高,诊断天数≥30 d、合并糖尿病、合并空洞病灶、中断治疗≥14 d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都区RR-PTB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重点关注≥60岁、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合并空洞病灶等RR-PTB患者的治疗管理,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提高成功治疗率。
- 李鹏鹏何飞袁中行商明群江艳竺丽梅
- 关键词:治疗转归
- 河南省2017―2022年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和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7―2022年河南省≥65岁结核病患者病案信息,采用百分率(%)描述分布特征,采用χ^(2)_(趋势)描述时间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河南省2017―2022年老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为94.89%(60016/63252),不良结局率为5.12%(3236/63252)。不良结局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χ^(2)_(趋势)=50.577,P<0.01)。地区分布中,不良结局率以许昌市最低(3.71%),洛阳市最高(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531,P<0.01)。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与女性、65~<70岁、农民、无合并症、初治、病原学阴性相比,男性(OR=1.332,95%CI:1.231~1.441)、70~<75岁(OR=1.302,95%CI:1.188~1.427)、75~<80岁(OR=1.659,95%CI:1.510~1.822)、≥80岁(OR=2.705,95%CI:2.479~2.952)、家务及待业(OR=1.408,95%CI:1.240~1.599)、有合并症(OR=1.327,95%CI:1.198~1.470)、复治(OR=1.431,95%CI:1.297~1.579)、病原学阳性(OR=1.562,95%CI:1.460~1.670)是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2017―2022年老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达到规划目标(90%),但不良结局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地区分布不均。应重点关注男性、有合并症、复治、病原学阳性和高龄(≥80岁)的高风险人群。
- 赵阿会骆洪梅高敏李明菊徐吉英孙建伟孙定勇
- 关键词:结核病治疗转归老年人影响因素
- 2018-2022年甘肃省≥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8—2022年甘肃省登记的年龄≥60岁肺结核患者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结果2018—2022年甘肃省共登记老年肺结核患者13170例,成功治疗12219例,成功治疗率为92.78%,成功治疗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979,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R)=1.59,95%置信区间(CI):1.39~1.83]、中龄组(70~岁)(OR=1.73,95%CI:1.49~2.01)、高龄组(≥80岁)(OR=2.87,95%CI:2.31~3.57)、复治(OR=1.63,95%CI:1.24~2.14)、病原学阳性(OR=2.50,95%CI:2.13~2.94)和首诊断单位为县级(OR=1.68,95%CI:1.38~2.05)是治疗不成功的危险因素,纳入基层管理(OR=0.68,95%CI:0.59~0.79)的患者容易成功治疗。结论2018—2022年甘肃省老年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呈上升趋势,男性、70岁以上、复治、病原学阳性、首诊在县级的人群治疗转归结局较差,提示相关单位和个人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该部分人群的督导管理服药,进一步提升成功治疗率,降低治疗不成功的发生率。
- 马玉宝王铂何钰珏
- 关键词:肺结核老年人治疗转归影响因素
- 肺病治疗转归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研究肺结核病发病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学生结核病防治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本文抽取140例患者(如皋市2013年~2022年登记确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肺结核病发生特点、转归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22年共发生140例,总发病率9.86/10万,其中2013年发病人数较多为21例,发病率14.71/10万,其次为2020年20例,发病率14.21/10万,整体肺结核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119.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83例(占总学生发病率59.3%),女性57例(占总学生发病率40.7%),男:女比例1.45:1;大学阶段19~23岁年龄段发生肺结核人数较多,所占比50.71%,其次为高中生25.72%;病原学阳性46例(32.8%)、阴性86例(61.4%)。初治者137例(97.86%),复治为3例(2.14%),临床治愈率100%。结论 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强化疾病监测、定期体检筛查、提供充足医疗资源和改善环境卫生等建议,通过综合分析以及相关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学生肺结核病的发生率,并能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的传播,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 王利萍
- 关键词:发病特征治疗转归
- 金属汞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金属汞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金属汞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选取80例慢性金属汞中毒患者,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胺驱汞治疗,观察组给予二巯基丙磺钠驱汞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转归情况。结果190例金属汞中毒患者中,以女性患者居多(90.00%),平均年龄(45.54±8.09)岁;其中180例为职业接触中毒,包括温度计生产厂170例、金属鎏金10例;10例为非职业性中毒,包括使用化妆品经皮肤吸入者8例、使用含汞偏方经皮肤吸入者2例。15例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精神障碍。175例为慢性金属汞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障碍,口腔-牙龈炎,震颤等,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肌酐下降,血脂升高等,并发症主要为肾病综合征。80例慢性汞中毒患者经治疗后,尿汞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4,P<0.001)。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结论对于金属汞中毒患者,应详细询问临床表现及接触途径,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并在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病情评估及驱汞治疗,首选二巯丙磺钠,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靶器官损害。
- 胡丹凤刘胜萍李艳
- 关键词:转归
- 2016—2022年重庆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人群特征、发病趋势及治疗转归
- 2025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的流行趋势及防治影响因素,为降低当地共病风险和改善患者转归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2022重庆市登记的PTB-DM患者病案资料,对发病趋势及人群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趋势。结果2016—2022年重庆市PTB患者平均登记率为49.38/10万,登记率呈下降趋势(AAPC=-10.70%,95%CI=-16.16%~-5.63%)。PTB-DM患者平均登记率为2.9/10万,登记率呈上升趋势(AAPC=14.38%,95%CI=7.08%~23.73%)。患者主要以男性、老年人群、转诊、延误就诊、病原学结果阳性等特征为主。PTB-DM患者的转归情况中,成功治疗占80.85%,不良结局占19.15%,年平均成功治疗率为82.01%,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成功治疗率呈下降趋势。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0.744,95%CI=0.633~0.874)、0~24岁年龄组(OR=0.217,95%CI=0.051~0.922)、25~39岁年龄组(OR=0.540,95%CI=0.398~0.734)、40~54岁年龄组(OR=0.488,95%CI=0.416~0.572)、55~64岁年龄组(OR=0.709,95%CI=0.607~0.828)、初治(OR=0.648,95%CI=0.531~0.791)、病原学阴性(OR=0.576,95%CI=0.489~0.677)是PTB-DM患者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渝东南地区(OR=1.560,95%CI=1.218~1.999)、转诊(OR=1.289,95%CI=1.080~1.539)是PTB-DM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PTB-DM共病趋势明显,患者来源、延误就诊、管理方式等治疗及管理因素对患者治疗转归产生影响。
- 孔德亮税义超王向柳张婷吴成果郝模李程跃钟吉元蒲川
-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共病治疗转归
- 2013—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朝阳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人群分类和户籍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3—2022年朝阳区累计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8158例,年均登记率为21.97/10万,年均登记管理率为57.45%,登记管理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2252.866,P<0.001);登记的8158例患者中,成功治疗7615例,年均成功治疗率为93.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5~<60岁年龄组(OR=1.652,95%CI:1.063~2.565)、60岁及以上年龄组(OR=2.661,95%CI:1.743~4.063)、少数民族(OR=2.330,95%CI:1.356~4.004)、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OR=2.360,95%CI:1.432~3.889)、学生/教师(OR=2.248,95%CI:1.062~4.758)、农民/工人(OR=1.773,95%CI:1.015~3.097)、复治患者(OR=1.961,95%CI:1.265~3.042)是影响患者成功者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人群、复治患者、少数民族、农民及工人、学生和教职工是朝阳区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不良结局的重点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治疗管理依从性,提升成功治疗率。
- 吴冬雪徐伟梁瑞英杨智斌张爱洁
-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转归影响因素
- 2017—2022年毕节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17—2022年毕节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的流行分布特征及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为制定PTB-DM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结核病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7—2022年毕节市PTB-DM患者登记管理病案;采用Joint-point回归模型分析年登记率及成功治疗率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PTB-DM与单纯性肺结核(PTB)患者间不同特征;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2017—2022年毕节市共登记679例PTB-DM患者,占总PTB的1.53%,年登记率从2017年的1.11/10万上升到2022年的3.08/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呈上升趋势(APC=26.67%,95%CI:5.36%~52.29%,t=3.564,P=0.024)。在特征分析中,PTB-DM患者男性占比、年龄≥45岁占比、农民占比、直接就诊和转诊的比例、病原学阳性率、复治占比、就诊延迟率均高于单纯性PTB;成功治疗率和流动人口比例均低于单纯性PTB,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2017—2022年毕节市PTB-DM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为87.80%;年龄、职业、病原学诊断结果是PTB-DM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其中职业为农民(OR=3.68,95%CI:1.22~11.09)、病原学阳性(OR=2.84,95%CI:1.24~6.50)、无病原学结果+结核性胸膜炎(OR=11.35,95%CI:2.16~59.74)是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2017—2022年毕节市PTB-DM患者占总PTB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毕节市男性、复治、农民、病原学阳性共病患者;并加强高危人群中PTB-DM的双向筛查工作。
- 张买杨敬源余琴余妙李进岚刘勇
-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转归
- 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联合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评估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结核特异性IL-2)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治疗前检测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计算PNI,治疗后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组(126例)和未转归组(60例)。分析结核特异性IL-2、PNI对于抗结核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结核组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NI低于对照组(P<0.05);未转归组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高于转归组(P<0.05),PNI低于转归组(P<0.05);结核特异性IL-2联合PNI预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均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793、0.801,P均<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增高,PNI降低与抗结核治疗转归不良相关,结核特异性IL-2和PNI联合检测在抗结核治疗转归预测方面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 张姗姗王珊珊曹兆兰谢亚青张勤
-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转归预后营养指数
相关作者
- 刘飞鹰

- 作品数:116被引量:77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结核病 结核 肺结核 结核病防治 肺结核患者
- 竺丽梅

- 作品数:125被引量:6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结核病 结核 肺结核 耐多药 结核病患者
- 李亮

- 作品数:240被引量:1,981H指数:2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 耐药结核病
- 刘宇红

- 作品数:166被引量:1,443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 结核病防治 肺结核患者
- 陆伟

- 作品数:146被引量:1,339H指数:21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肺结核 耐多药 结核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