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427篇“ 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文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2025年
尽管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电学失同步心力衰竭方面的有效已被公认,但一部分患者仍未能达到当前手术指征所预期的结果。为了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同时减少医疗不必要的支出,通过术前基线指标筛选出更适合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至关重要。现综合分析和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刘晓彤芦颜美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预后
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研究现状与进展
2025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疾病,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通过有效抑制潜在气道炎症过程而控制哮喘症状。然而,哮喘作为一种异质疾病,对这些药物的反应差或无反应的患者比例不在少数,反应的变异可能归因于气道炎症的不同机制。目前ICS治疗哮喘的反应差异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提示患者ICS反应受到多因素影响,本综述旨在哮喘患者ICS反应评估、现状、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叙述。
马雨露邬超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
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对Graves病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观察毒弥漫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预测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3例Graves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7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比较不同病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活治疗反应患者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水平,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FT_(4)、FT_(3)、TGAb、TPOAb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程、TRAb活患者FT_(4)、FT_(3)、TSH、TGAb、TPO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_(4)、FT_(3)、TGAb、TPOAb水平与病程、TRAb活呈正相关,TSH与病程、TRAb活呈负相关(P<0.05);治疗反应患者FT_(4)、FT_(3)、TGAb、TPOAb高于治疗反应患者,TSH低于治疗反应患者(P<0.05);FT_(4)、FT_(3)、TGAb、TPOAb与治疗反应呈正相关,TSH与治疗反应呈负相关(P<0.05);将FT_(4)、FT_(3)、TSH指标联合作为模型1,TGAb、TPOAb指标联合作为模型2,FT_(4)、FT_(3)、TSH、TGAb、TPOAb指标联合作为模型3,结果显示,模型3预测患者治疗反应的AUC优于模型1、模型2,NRI、IDI分析显示,与模型1、模型2比较,模型3联合预测效果改善明显。结论Graves病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表达,且与病程、TRAb活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其各指标联合预测患者治疗反应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李静徐肖杰邢慧娟赵蒙蒙高率斌毛雨霍亚杰康志强
关键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治疗反应性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可能导致康复治疗反应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降低康复治疗反应不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淳安分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反应分为反应良好组及反应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康复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验证影响因素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康复治疗的31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83例患者康复治疗反应不良,231例患者康复治疗反应良好,反应不良发生率为26.43%。治疗反应良好组患者吞咽障碍病程短于反应不良组,依从评分高于反应不良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WST)评分、听觉障碍,感觉失语发生率均低于反应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入院NIHSS评分、高WST评分、吞咽功能障碍病程长为康复治疗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依从为康复治疗反应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依从评分、入院NIHSS评分、WST评分、吞咽障碍病程AUC分别为0.706、0.633、0.613、0.610,依从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依从、入院NIHSS评分、WST评分、吞咽障碍病程均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
余贡献洪康杰陆丽雯洪灵芝郑红建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反应性
红细胞参数在慢粒细胞白血病慢期患者诊断和治疗反应预测中的价值
2025年
探讨慢粒细胞白血病慢期诊断与治疗反应预测中应用血红细胞参数的价值。方法 于2022年1月~2024年6月在医院选择60例慢粒细胞白血病慢期患者入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入对照组,均实施红细胞参数检验,且观察组实施TKI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将其分为敏感组、耐药组,对比红细胞参数在慢粒细胞白血病慢诊断中的价值、治疗反应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RBC、Hb、HCT、MCHC降低,反观MCV、MCH、RDW升高,P<0.05;红细胞参数联合诊断慢粒细胞白血病慢期准确率高于单一指标,P<0.05。耐药组RBC、Hb、HCT、MCHC降低,反观MCV、MCH、RDW升高,P<0.05。结论 慢粒细胞白血病慢期诊断与治疗反应预测中应用血红细胞参数可准确诊断疾病,亦可对TKI治疗反应进行预测,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蔡丹丹
关键词:红细胞参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反应性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钠肽前体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慢阻塞肺疾病急加重期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钠肽前体(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阻塞肺疾病急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三联吸入疗法治疗的AECOPD患者,治疗7 d后根据慢阻塞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评估治疗反应,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反应良好组(47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和反应不良组(85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IGF-1水平、pro-BNP水平及PLR,分析IGF-1、pro-BNP、PL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及对AE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不同水平IGF-1、pro-BNP、PLR对AECOPD治疗反应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反应不良组的中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pro-BN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LR均高于反应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IGF-1水平低于反应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中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pro-BNP、PLR与中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均为AECOPD患者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联合预测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5(95%CI 0.879~0.971)。结论血清IGF-1、pro-BNP及PLR与AECOPD三联吸入疗法的治疗反应密切相关,也是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对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张翠云王燕徐立婷
关键词:脑钠肽前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反应性
影像预测肿瘤治疗反应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预测肿瘤治疗反应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网络模型,向基础网络模型引入深度监督策略及多层感知机结构,得到初始网络模型;根据初始网络模型,确定师生网络模型;...
袁勇裴琳琳肖鑫邱甲军曾筱茜张超
血清ET-1、Gal-3表达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的相关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内皮素-1(ET-1)、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的相关。方法:回顾研究确诊并接受CRT的116例慢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根据患者CRT反应情况分为无反应组(n=34)与有反应组(n=82)。比较2组血清ET-1、Gal-3表达及其他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限制立方样条法分析血清ET-1、Gal-3表达与心力衰竭患者CRT反应的相关,并通过交互作用分析血清ET-1、Gal-3表达对心力衰竭患者CRT反应的交互作用。结果:无反应组患者入院当天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ET-1、Gal-3水平均高于有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T治疗前NT-proBNP、ET-1、Gal-3高表达是心力衰竭患者CRT无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经限制立方样条法分析显示,血清ET-1、Gal-3、NT-proBNP与心力衰竭患者CRT无反应呈非线剂量反应关系(P<0.05),当血清ET-1≥101.835 ng·L^(-1),Gal-3≥30.015 ng·mL^(-1),NT-proBNP≥701.285 pg·mL^(-1)时,CRT无反应风险随三者表达的增加而升高;经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控制NT-proBNP这一变量后,血清ET-1、Gal-3表达对心力衰竭患者CRT无反应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二者同时过表达时CRT无反应风险是二者同时低表达时的4606.812倍,协同效应为二者单独存在产生效应之和的84.376倍(SI=84.376)。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ET-1、Gal-3表达与CRT反应有关,呈非线剂量反应关系,且二者对患者CRT反应呈交互作用,入院时血清ET-1、Gal-3呈异常过表达可能提示CRT无反应风险。
赵德全赵双凤黄丽君
关键词:内皮素-1半乳糖凝集素-3
miR-223、PDW联合RDW预测HBV相关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抗病毒治疗反应效能
2025年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223(miR-223)、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患者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抗病毒治疗反应效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HBV相关肝癌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HBV激活情况。患者入院时均接受miR-223、PDW、RDW检测并记录基线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223、PDW、RDW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miR-223相对表达量、PDW、RDW与HBV相关肝癌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关系。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223相对表达量、PDW、RDW水平预测HBV相关肝癌患者抗病毒疗效的价值。结果: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19例(14.84%)HBV激活患者为激活组,109例(85.16%)HBV未激活患者为未激活组,两组患者肿瘤数目、Child-Pugh分级、基线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miR-223相对表达量与PDW、RDW无明显相关(P>0.05),PDW与RDW无明显相关(P>0.05);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223相对表达量、PDW、RDW是HBV相关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激活的危险因素(OR=1.166、1.831、1.430,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时miR-223相对表达量、PDW、RDW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HBV相关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无效的AUC分别为0.878、0.714、0.763、0.955,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miR-223相对表达量、PDW及RDW水平与HBV相关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反应效能关系密切,三者及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预测HBV相关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
马伟刘炯雷世舟江斌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血小板分布宽度
首发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反应与脑电图特征的相关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first-episode depression,FED)患者药物治疗反应与EEG特征的相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理科门诊的FED患者50例,根据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降低程度,将患者分为治疗反应组(HAMD评分下降≥50%)与无反应组(HAMD评分下降<5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两组EEG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EEG变化特征与药物治疗反应的相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治疗后FED患者药物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FED患者中男12例、女38例,年龄30~35岁,平均(31.5±6.6)岁。α波和θ波发生率分别为70.00%和64.00%,额颞棘波和额颞尖波发生率分别为62.00%和46.00%。两组别、年龄、文化程度、甲状腺激素异常、心血管疾病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36例(72.00%)治疗后有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HAMD评分均降低[(15.09±3.37)分比(35.62±5.41)分和(20.33±4.25)分比(36.05±5.28)分],α峰值频率(alpha peak frequency,APF)均降低[(8.78±1.53)Hz比(9.82±0.93)Hz和(6.21±1.67)Hz比(19.49±0.46)Hz],且治疗后有反应组HAMD低于无反应组,APF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无反应组相比,有反应组α波和θ波发生率较低(5.56%比57.14%和11.11%比50.00%),额颞棘波和额颞尖波发生率较低(8.33%比50.00%和5.56%比3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ED患者治疗有效与广泛慢波(α波和θ波)异常、14~20 Hz快波(额颞棘波和额颞尖波)异常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θ波异常(OR=1.069,95%CI:1.008~1.602,P=0.015)、额颞棘波异常(OR=1.085,95%CI:1.009~1.829,P=0.034)的FED患者更容易出现治疗后无反应。结论FED患者存在广泛慢波
邱洁魏昌伟石慧吴安石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脑电图特征

相关作者

马飞
作品数:262被引量:1,18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曲妥珠单抗
徐兵河
作品数:417被引量:2,88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王翔
作品数:130被引量:39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勃起功能障碍 前列腺癌
刘春涛
作品数:277被引量:2,094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柳威
作品数:4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反应性 痰细胞 嗜酸粒细胞 诱导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