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篇“ 污垢特性“的相关文章
脉动流作用下翼型涡流发生器的颗粒污垢特性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迅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污垢问题。污垢会导致换热设备换热效率下降,流动阻力增加,不仅降低设备性能,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脉动流是...
陈则齐
关键词:颗粒污垢脉动流涡流发生器数值模拟污垢特性
脉动流通道内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颗粒污垢特性
2024年
换热器工作时介质中往往含有细小杂质粒子,容易沉积在通道中形成颗粒污垢。将传统脉动流与纵向涡发生器相结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光滑通道、脉动流通道、纵向涡发生器通道以及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的颗粒污垢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详细分析了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中6种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光滑通道,脉动流通道与纵向涡发生器通道的污垢热阻分别减小17%与22%,而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能够减小45%,说明二者结合后的抑垢效果更好。对比脉动流结合6种不同纵向涡发生器发现相同类型下弯曲纵向涡发生器的抑垢效果优于未弯曲纵向涡发生器,通过与脉动流通道的污垢热阻渐近值对比发现抑垢效果由低到高为三角形12.8%、弯曲三角形14.7%、梯形22.0%、弯曲梯形23.8%、矩形29.4%、弯曲矩形33.0%,其中弯曲矩形纵向涡发生器的抑垢效果最好。
韩志敏李江陈则齐刘威徐志明
关键词:脉动流纵向涡发生器结垢数值模拟污垢热阻
基于最佳预后元模型的颗粒污垢特性全局敏感性分析
2024年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识别出重要变量和无关变量,有效筛选数据降低模型复杂程度,并辅助优化设计。以内置转子传热管内的颗粒污垢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欧拉模型和颗粒污垢模型进行数值实验获取训练数据空间,基于最佳预后元模型开展全局敏感性分析,定量比较了颗粒直径、颗粒浓度、入口流速和入口温度的影响程度。对颗粒污垢四种沉积速率分析表明,入口温度对扩散沉积和热泳沉积的影响最显著,总影响分别为65.4%、58.6%;颗粒直径对湍流泳沉积和重力沉积的影响最明显,总影响分别为53.9%、75.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沉积率和污垢热阻的总影响、主影响及交互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直径对沉积率和污垢热阻的影响均最大,总影响分别为52.7%、60.2%,各输入变量对沉积率和污垢热阻的交互影响的和分别为59.7%、42.5%,且随着四个输入变量的增加,沉积率和污垢热阻均增大。颗粒直径是影响内置转子传热管颗粒污垢问题的首要因素,在换热器设计中应予以重点考虑,其次是流体温度与流速。
谢广烁张斯亮何松肖娟王斯民
关键词:结垢两相流数值模拟元模型
温度对氧化镁与碳酸钙混合污垢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4年
为了研究温度对MgO颗粒与碳酸钙混合污垢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温度对体系内混合污垢的成核特性以及在换热表面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MgO颗粒表面水合层和离子周围水合层致密程度减弱,离子的扩散系数增大,加速了体系中MgO颗粒与碳酸钙离子形成混合团聚物的速率。同时,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换热表面吸附层中水分子数减少,所吸附的离子数增加,离子与颗粒沉积在换热表面概率增大,且沉积的团簇结构更加紧密,更容易促进换热表面混合污垢的形成。
王景涛杨硕孙金泽贾玉婷徐志明
关键词:碳酸钙分子动力学模拟
一种液固两相脉动流下污垢特性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热方法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固两相脉动流下污垢特性实验装置,包括恒温水箱,恒温水箱的出口依次连接水泵、球阀、一号流量计、二号流量计、实验段后连接至恒温水箱的入口,形成循环水路;实验段的入...
韩志敏左健
氧化镁与碳酸钙混合污垢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研究MgO颗粒与碳酸钙(CaCO_(3))相互作用对其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MgO颗粒与碳酸钙在水溶液体系中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体系中Ca^(2+)、CO_(3)^(2-)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对MgO颗粒运移方向造成偏移。同时,因为MgO颗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加速溶液中碳酸钙团簇的形成,使离子扩散系数迅速下降,其形成的碳酸钙团簇结构也更加紧密。另外,由于MgO颗粒吸附大量离子,导致体系中游离的Ca^(2+)、CO_(3)^(2-)数量减少。又因为碳酸钙团簇周围水合层的阻碍作用,相比均相成核而言,更容易在溶液中与MgO颗粒形成晶核,进一步影响换热表面所沉积的污垢量。
王景涛孙金泽贾玉婷徐志明
关键词:碳酸钙分子动力学模拟
磁纳米流体强制对流换热和颗粒污垢特性研究
磁性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热介质,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碳中和”的可能途径之一,从而在传热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综合讨论磁性纳米流体应用于热交换系统的可行性,本文以Fe3O4-H2O-AG磁性纳米流体为基础,通过强...
樊帆
关键词:强制对流换热热工水力特性
运行工况对多向扰流强化管CaSO4污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更深入并准确研究运行工况条件对多向扰流强化管CaSO4污垢特性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的UDF功能构建了恒壁温条件下结垢传质过程与温度场的耦合作用关系,进一步采用田口法对运行工况致垢的贡献率进行了模拟比较,分析了贡献率较大的运行工况对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溶度致垢的贡献率占53.2%,而壁面温度、进口流速和进口温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2.2%、19.3%和5.3%;溶液溶度在4.0~2.5 kg/m^3,污垢热阻降低达90.47%,并且随溶度降低其相邻溶度间降低比例基本不变;壁面温度在340.0~315.0 K时,污垢热阻降低了65.22%,在前一阶段相邻温度间降低比例基本上不变,当达到320.0 K后降低明显;流速在1.0~2.5 m/s时,随流速的增加,污垢热阻降低68.65%,且随流速的增加,相邻流速间降低的速度明显减缓。
范波熊扬恒薛海鹏王家林
关键词:污垢特性数值模拟
翅片管式换热器污垢特性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翅片管式换热器是换热器中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大、构造简单紧凑、耐热耐温耐腐蚀性能好、空气通过后压降较低、翅片上的尘垢易于清理,由于这些优点从而使翅片管式换热器普遍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与冷凝器等。但翅片管...
马进军
关键词: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性能温度分布
板式换热器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微生物污垢特性被引量:1
2020年
换热器微生物污垢问题普遍存在于能源化工领域,污垢的聚集会导致设备的流动阻力、燃料消耗和维护成本支出大幅度增加。本文采用复合纳米镀层来抑制和减轻换热表面的微生物污垢的附着和沉积。首先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在板式换热器的不锈钢316板上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和对照性的Ni-P镀层。基于板式换热器的微生物污垢在线监测实验系统,研究了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微生物污垢特性。结果表明,清洁状态下,镀覆两种镀层的板式换热器其摩擦系数(f)和Nusselt数(Nu)相较未镀覆板式换热器均略有增加;微生物污垢实验后,相比较未镀覆的板式换热器,镀覆Ni-P镀层的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减少了8.36%~23.07%,而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减少了16.6%~30.96%;在相同微生物污垢实验工况下,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的摩擦系数(f)相比Ni-P镀层的低2.54%~11.82%,但Nu却明显高于Ni-P镀层达8.47%~9.45%,并且污垢热阻明显小于Ni-P镀层达10.66%~18.18%,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展现了优异的强化传热性能和抑垢性能。
刘坐东李斯琪邢维维徐志明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传热传质沉积物

相关作者

徐志明
作品数:361被引量:1,09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污垢特性 污垢热阻 数值模拟 污垢 板式换热器
王景涛
作品数:58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污垢特性 涡流发生器 数值模拟 板式换热器 污垢热阻
刘坐东
作品数:59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污垢特性 涡流发生器 数值模拟 铁细菌 结垢
张一龙
作品数:56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污垢特性 数值模拟 涡流发生器 析晶污垢 污垢热阻
张仲彬
作品数:92被引量:40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污垢特性 板式换热器 数值模拟 污垢热阻 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