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篇“ 汉族群体“的相关文章
大连汉族群体遗传结构及系统关联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结合大连汉族人群与32个国内外群体的Y-STR单倍型遗传信息,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和系统关联性。方法采集大连市958位汉族男性志愿者血液样本,应用Y-STR荧光检测试剂盒和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完成42个基因座的基因分型,计算相关的法医学参数。并基于17个Y-STR基因座计算33个人群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绘制主坐标分析图,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针对4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了10个基因座30种非常规的等位基因。对17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证实大连与鞍山汉族人群遗传距离最近,其次为河南、黑龙江、吉林、山东和重庆汉族人群。此外,大连汉族与北川羌族和贵州苗族人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近,反而与同居住于辽宁的满族人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结论大连汉族与其他人群的遗传距离不完全与民族和地域远近成正比,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与隔离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宋文倩周世航肖南潘凌子邵林楠夏悦昕段莹杨宜承李春祥于卫建
关键词:Y-STR
云南地区汉族群体21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学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21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STR)序列基因座在云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基于不同试剂盒19个重叠位点的遗传信息,探索22个中国群体遗传结构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AGCU EX22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418份云南汉族个体的21个STR基因座及Amelogenin基因进行扩增,利用3130xl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型,利用GeneMapper®ID软件进行分析,统计21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学参数。利用Phlip3.695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并利用SPSS 21.0、MVSP和Mega 7.0软件分别作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各基因座之间均不存在连锁现象,21个STR基因座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999993,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3。群体遗传关系比较发现云南汉族群体和周边汉族群体有较近的遗传关系(Nei遗传距离≤0.0049),在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进化分析中表现出极强的遗传亲和性。结论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在云南汉族群体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适合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的实际需求。云南汉族群体与周边汉族群体拥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苏永东万洪静陈冲霍立文
关键词:汉族群体遗传学短串联重复
多种策略下SNP遗传标记对汉族群体不同层级亲缘关系鉴识的效能评估与亲缘关系预测研究
背景与目的:随着DNA检测分型手段的进步,各类DNA遗传标记的广泛使用以及刑事、民事和行政事务的现实需求的增加,亲子鉴定己延伸到更远层级的亲缘关系鉴定。亲缘关系鉴定是法医物证学研究与实践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够为刑事诉讼、民...
崔伟
关键词:亲缘关系鉴定SNP中国汉族
海南黎族、四川汉族群体57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目的:探讨AGCU In Del 60荧光检测试剂盒中57个常染色体插入/缺失多态性位点在海南黎族、四川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探讨其与千人基因组中的26个参考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1.收集样本:根据...
马浩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海南黎族群体遗传学
27个Y--STR在郑州地区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分布及其突变研究
背景和目的Y-STR是位于Y染色体上由2-6个核苷酸组成的短串联重复序列,是男性所特有的,其特点是父系遗传。Y-STR是一种分型较为稳定的序列,同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重复性,在法医学、生物进化等研究中被广泛应用。Y-S...
顾丁莉
关键词:法医物证Y-STR遗传多态性突变
群体一定贬损吗:来自蒙古族和汉族群体的证据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采用单一复述法考察了我国非冲突性、地位平等的蒙古族和汉族群体,在面对面传递彼此不同效价的民族刻板印象信息时的群体效应。实验1证明了蒙古族和汉族间表现出的并非"外群体贬损",而是"外群体偏爱"。实验2通过考察人际敏感性和群际态度两个变量验证了蒙汉间外群体偏爱的真实性,但这一效应在群际态度消极的高敏感汉族中表现出了人为增益性;而且发现了蒙汉族际沟通中的不同信息传递模式,蒙古族同时着眼于积极和消极信息,而汉族更偏重于积极信息。由此可知,外群体并不一定引发贬损,群体性质兹事体大。
吴云龙张玉柱
山西运城汉族群体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因其高度多态性的遗传学特征,在法医遗传学、分子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开发的复合检测体系由于采用了更多数目的STR基因座而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应用价值。遗传多态性研究是STR在特定人群中应用的前提。本研究评估山西运城地区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山西运城汉族与其他不同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应用AGCU EX25扩增试剂盒对来自山西运城汉族的525例健康无关个体进行23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ABI 350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GeneMapperv 3.2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法医学参数;并结合已公开报道的其他13个群体等位基因频率数据,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23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0.0010~0.5090,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3个STR累积个人识别率(cumulative power of discrimination,CPD),累积三联体非父排除率(cumulative power of exclusion for trios,CPE_(trio))、累计二联体非父排除率(cumulative power of exclusion for duos,CPE_(duo))分别为1-1.3052633748×10^(-27)、1-2.5831520522×10^(-10)和1-1.1936375004×10^(-6)。群体比较结果显示山西运城汉族与陕西渭南汉族、宁波汉族、辽宁汉族等同语系或地理位置较近的群体遗传关系较近,与新疆维吾尔族、广东汉族等不同语系或地理位置较远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23个STR组成的复合体系较传统的STR复合体系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鉴别能力,能更好地应用于山西运城汉族人群的法医学个人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中。
高红艳余舰冯小丹吴孝宏罗丽李贤凤刘超陈鹏宇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
高变异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片段检验体系的建立及对北方汉族群体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建立一套五色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并调查中国北方汉族遗传多态性和父子家系突变情况。【方法】根据文献筛查出在中国某一群体中突变率为高变异和快速变异的Y-STR基因座,建立一套五色荧光Y-STR复合扩增体系,计算在500个北方汉族无关男性个体中的基因多样性,观察每个样本的Y-STR单倍型,并对中国北方汉族500个父子对进行检测,统计父子间的突变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21个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检验体系,在北方汉族群体中基因多态性在0.4023~0.9904之间,500个无关个体中未发现有相同的单倍型。在500个父子对中观察到21个Y-STR基因座共发生134次突变,其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座是DYF399S1,为7.40×10^(-2);在DYS612、DYS547、DYS627、DYS526b、DYS576、DYS630、DYS449、DYF404S1、DYS390、DYS570和DYS518基因座上突变率≥1.00×10^(-2)。此外,DYS626、DYS458和DYS439基因座突变率≥4.00×10^(-3)。有97个父子家系出现1个基因座突变,16个家系同时出现2个基因座突变,仅有1个家系同时出现3个基因座突变,家系突变的概率为0.268。其中127次为一步突变,7次为两步突变,符合逐步突变模式。【结论】高变异Y-STR基因座能够有效区分具有父系亲缘关系的男性个体,可作为联合DNA索引系统(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CODIS)常染色体和常规低突变Y-STR系统基因座的补充。
李运丽宋诚诚郝世诚张金佩刘岩徐妍袁丽
关键词: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复合扩增单倍型突变
中国南方两汉族群体的19个STR基因座的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获得南方汉族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信息,分析16个东亚各人群的族源关系。方法 2018年3~7月收集贵州省和江西省汉族群体中健康且无亲缘关系的720份个体血液样本,其中贵州省407份,江西省313份。使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试剂盒扩增检测样本,获得法医学参数;通过文献获取湖北汉族,湖南汉族,四川汉族,重庆汉族,贵州布依族、侗族和苗族,云南白族、彝族、哈尼族和纳西族,广西壮族以及日本和韩国共14个人群的法医学参数,采用Arlequin v3.5遗传软件计算16个东亚人群(本研究的贵州汉族、江西汉族以及文献获得的14个人群)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Fst),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MDS)和主成分分析(PCA),MEGA6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累积个人识别率为1-3.3080×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3.1792×10-8。在江西汉族人群中,累积个人识别率为1-5.4721×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1.6544×10-8。少数民族(贵州布依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广西壮族、云南哈尼族和云南纳西族)与汉族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日本人群与汉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韩国人群与汉族群体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进化树结果表明贵州汉族、江西汉族群体与其他汉族群体聚集在一起,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14个基因座在贵州、广西人群中遗传多态性较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日本与汉族之间的遗传差异明显,而汉族人群内部遗传差异不明显。
贾振军高春芳钱尊磊刘卓金华苑美青
关键词:基因法医学短串联重复序列
东莞汉族群体20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及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东莞汉族群体20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多态性和突变率。方法应用Power-Plex^(■)21试剂盒复合扩增系统检测东莞汉族3337例无关个体和1865个家系样本,用Powerstates软件统计各基因座的遗传学参数。结果20个STR基因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律;个体识别概率、非父排除率、杂合度分别为0.7830~0.9860、0.3043~0.8069、0.6110~0.9056,系统累积非父排除率和累积个体识别率分别达0.9999999973和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69;比较其他16个群体的等位基因分布,发现19种稀有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与广东汉族分布无明显差异,与其他15个群体均存在差异。本群体共观察到84次突变,包括81次1步突变、2次2步突变、1次3步突变。父、母源性突变比例为5.6∶1,高于其他群体;FGA和D12S391突变率较高,与西南汉族群体相似。结论20个STR基因座在目标群体中有较好的法医学应用价值,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突变情况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异性。
林汉光邝文健许传超唐剑频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突变

相关作者

侯一平
作品数:234被引量:806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研究主题:法医学 遗传多态性 复合扩增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座
李英碧
作品数:141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遗传多态性 复合扩增 法医学 基因座 试剂盒
吴梅筠
作品数:135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研究主题:遗传多态性 汉族群体 等电聚焦 脑损伤 多态性
陈国弟
作品数:81被引量:240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物证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遗传多态性 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 多态性研究 基因座
丁梅
作品数:142被引量:36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研究主题:遗传多态性 法医物证学 基因座 法医学 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