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6篇“ 水华微囊藻“的相关文章
一种活体荧光准确计数水华微囊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荧光准确计数水华微囊的方法,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现有计数方法前处理过程繁杂、时间跨度太久、实际水体中水花微囊重叠团在一起,无法在活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计数问题,本发明提出在采集的原液中添加Fe...
殷高方王心茹赵南京梁天泓张靖泽胡翔贾仁庆徐敏
铝污泥联合乳酸对水华微囊的抑制效果研究
针对西安护城河再生水补水段类爆发问题,以识别出的优势种—水华微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铝污泥、乳酸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水华微囊的控制效果研究。铝污泥可降低水体中的磷浓度,进而抑制类的生长;乳酸作为一种化感物质可通过化...
张爽
关键词:水华微囊藻乳酸
PACl和CTS对水华微囊混凝-过滤的影响
2022年
过滤去除水华时易出现过滤材料堵塞,混凝预处理可以改变水华在过滤过程中的饼过滤特性,从而提高过滤通量。混凝剂种类是影响混凝-过滤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聚合氯化铝(PACl)和壳聚糖(CTS)进行预混凝,研究了2种混凝剂对絮体特性及过滤通量、出水水质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2种混凝剂优化剂量添加条件下的药剂成本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ACl和CTS在优化剂量下,过滤通量从无预处理时的1647 L·(m^(2)·h)^(−1)分别提升到2020 L·(m^(2)·h)^(−1)和5816 L·(m^(2)·h)^(−1),通量下降率由65.9%分别降低到23.2%和13.8%。两种不同混凝剂过滤性能的差异主要是由混凝形成的絮体大小和饼层阻力不同造成的。CTS、PACl混凝预处理减小了饼层的过滤比阻力系数。在优化剂量条件下,CTS、PACl混凝形成的饼层比阻力系数Rcs从无混凝剂时的4.49×10^(8) m·g^(−1)分别降低了95%和24%,达到了2.23×10^(7) m·g^(−1)和3.4×10^(8) m·g^(−1)。且CTS预处理形成饼层的比阻力系数是PACl预处理的1/15,因此,CTS更有利于提高混凝效率。虽然PACl的成本低于CTS,但使用PACl会造成类生物质中铝残留,因此考虑到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残余铝离子的回收成本,CTS比PACl略有优势,干生物质当量的药剂成本及残余铝离子的回收成本之和分别达到1488元·t^(−1)和1530元·t^(−1)。
陈亮李守淳李莉莉于桐泊臧小苗张海阳张学治
关键词:混凝
水华微囊混凝沉降去除过程中铝盐回收及循环使用被引量:1
2022年
水华微囊(Microcystis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对用聚合氯化铝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收获后的生物质进行酸洗处理回收铝盐并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降低混凝沉降工艺中吨水处理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总铝盐回收效率随酸洗次数增加而增大随后达到最大,而在较高的盐酸浓度或较高的液-固比条件下可最快达到较高的铝盐回收效率。回收铝盐可循环使用5次,且在相同Al^(3+)浓度下其用于水华微囊去除的效率始终高于新配制的聚合氯化铝。进一步对回收铝盐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进行分析,发现被同时洗脱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起到了助凝作用。通过经济技术分析发现,与不回收循环使用铝盐的0.60元/m^(3)含水的药剂成本相比,铝盐回收循环使用吨水药剂成本大幅降低,达到了0.30元/m^(3)含水。
于桐泊李莉莉程绍哲张海阳张学治
关键词:混凝沉降聚合氯化铝水华微囊藻
水华微囊(Microcystis flos-aquae)对重金属铅在水环境中迁移的影响
水陆杰
叶菌唑对水华微囊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及其与抗生素复合污染研究
在实际环境中,同一手性农药的不同对映体对生物所表现出的毒性效用可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从对映体层面分析手性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本论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叶菌唑(MEZ)外消旋体进行对映体分离,以水华微囊为受试生物,探究ME...
黄沛玲
关键词:水华微囊藻对映体选择性光合活性联合毒性
乙草胺胁迫对水华微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除草剂乙草胺(ACT)施用后会通过灌溉侵蚀或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环境造成污染。为探究ACT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选择水华微囊作为受试生物,测定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蛋白和胆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综合评估ACT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CT浓度≥0.1 mg·L-1时,Chl a含量开始显著降低(P<0.05);在低浓度(0.01~1 mg·L-1)ACT胁迫下,水华微囊能够通过自身调节,使得最大光合效率(F v/F m)、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和快速光响应曲线不受ACT影响;而在高浓度(10~50 mg·L-1)处理组中,F v/F m、Y(Ⅱ)、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α)和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均显著降低(P<0.05);别蓝蛋白(APC)、蓝蛋白(PC)和红蛋白(PE)的相对含量分别在ACT浓度为1、10和10 mg·L-1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这些结果说明,在高浓度ACT胁迫下,水华微囊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色素减少,捕光能力、光能转化效率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下降,光合活性降低,且ACT对胆蛋白的抑制作用顺序为别蓝蛋白>蓝蛋白>红蛋白,而半饱和光强(I k)显著增加(P<0.05),耐受能力增强,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细胞结构会被ACT破坏,细胞变形且出现质壁分离,类囊体损伤且垂直于细胞壁,气泡、青素小粒和糖原减少,脂质颗粒增多,细胞内部紊乱,捕光色素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上述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价ACT环境风险及农药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俊杰李玲黄沛玲
关键词:乙草胺水华微囊藻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
手性农药乙草胺对水华微囊的毒理研究
手性农药以外消旋体形式在农林业中被大量施用,而不同的对映体对靶标生物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毒理效应,因此从对映体层面研究手性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影响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蛋白和胆蛋白分析乙草胺(ACT)对水华微...
李俊杰
关键词:手性农药乙草胺对映体选择性藻毒素
文献传递
Cd^2+对水华微囊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了不同Cd^2+浓度(0.25,0.50,0.75,1.00 mg/L)对水华微囊的生长、叶绿素和3个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0.25 mg/L Cd^2+浓度明显促进水华微囊生长和叶绿素a的合成(P<0.05)。0.75和1.00 mg/L Cd^2+浓度抑制了水华微囊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合成(P<0.05)。0.25和0.50 Cd^2+mg/L浓度对水华微囊Fv/Fm、Fv/Fo无明显影响(P>0.05),1.0 mg/L Cd^2+浓度明显抑制了水华微囊的Fv/Fm、Fv/Fo和YⅡ值(P<0.05)。
姚崇志陈黄隽杨锦林胡雅仪秦缘郝晓龙葛红梅
关键词:水华微囊藻CD^2+叶绿素荧光
水华微囊对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胁迫的光合活性响应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酰胺类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探究酰胺类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运用浮游植物分类荧光仪(Phyto-PAM),以蓝中的水华微囊(Microcystis flos-aquae)为受试生物,测定了水华微囊在不同ρ(S-异丙甲草胺)胁迫下7 d内光合色素含量及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培养周期内,随ρ(S-异丙甲草胺)的增加水华微囊叶绿素a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②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在培养后1~5 d均低于对照组,到第7天时均恢复正常水平.③从第3天起,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半饱和光照强度点(Ik)均高于对照组,并且10、25和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Pnmax)也高于对照组.④从第5天起,10、25和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快速光响应曲线均高于对照组.⑤除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α(光能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α值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出现波动,到第5天又恢复正常水平.研究显示:当ρ(S-异丙甲草胺)范围为0.1~50 mg/L时,水华微囊中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而水华微囊能通过稳定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及光能利用率来提高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及耐强光能力,从而增强光合活性耐受外来胁迫;当ρ(S-异丙甲草胺)为50 mg/L时,水华微囊抗胁迫能力有所降低.
黄沛玲李玲李俊杰李雪妍
关键词:水华微囊藻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

相关作者

秦伯强
作品数:414被引量:7,838H指数:5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太湖 湖泊 富营养化 浅水湖泊 蓝藻水华
杨桂军
作品数:58被引量:744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太湖 微囊藻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磷
李玲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水华微囊藻 S- 叶绿素荧光参数 对映体 胁迫
陈华
作品数:106被引量:356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微囊藻毒素 微波辐射 微囊藻毒素LR 生殖功能 胃癌
王志强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研究主题:水浸提液 水华微囊藻 化感作用 细胞密度 SOD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