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7篇“ 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相关文章
水产品药物残留危害及预防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水产品中可能存在的药物残留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和数据,深入探讨了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具体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确保水产品的消费安全。
魏丽婧宋彦秀杨慧杰苏葳艺
关键词:水产品药物残留药物滥用
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高效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属于农残留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高效检测设备,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壁面铰链连接有箱门,箱体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箱体的顶端壁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台,还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放...
田辉申健
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被引量:3
2024年
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质量控制技术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基础,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准确的全部活动措施。本文从检测人员、设备环境、方法标准、快检产品、质控样品等环节对结果判定的影响进行阐述,旨在探讨在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工作中,如何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质控措施,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并被有效采用,以期推动水产品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扬柯庆青李诗言王鼎南贝亦江曾泽国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质控样品质控措施
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2024年
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质量控制技术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基础,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准确的全部活动措施。本文从检测人员、设备环境、方法标准、快检产品、质控样品等环节对结果判定的影响进行阐述。
王扬柯庆青李诗言王鼎南贝亦江曾泽国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质控样品检测数据
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预处理装置,针对现有的预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水产品进行充分破碎,且破碎后的水产品容易发生粘黏,影响后续取样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
刘崇万朱晓华徐志华任娣杨洪生孟勇葛筱琴胡月张秋云
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仪,其具有开合式插接口和清洁检测镜面的特点,包括检测仪本体,检测仪本体的右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插接口,插接口的后部设置有安装槽,安...
尹伟力梁君妮杨柏曲志勇
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仪,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检测仪和底座,工作台上设有储液箱和水泵,底座上设有搅拌筒和出液管,搅拌筒上设有顶盖和安装箱,搅拌筒内设有滤网壳和搅拌破碎组,滤网壳内...
蒋汶婷曹荣邓穆贤周清平张华丹
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预处理装置,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一侧设有混合槽,设备主体内一侧顶部连接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设有延伸至外部的抽水管和延伸至混合槽内顶部的出水管,混合槽内顶部支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
刘瑜钟钰董振霖耿庆华曹宽仁王敏张肚梅
水产品药物残留智能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的水产品药物残留智能化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初拣机构、细拣系统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底板和矩形围板;检测底板内部设有若干的检测槽,检测槽沿其宽度方向的内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检测槽内固...
孙良娟李红权钟键唐媛媛谢艳辉李家侨任建峰丁秀琼刘骁郑羽茜杨劲陈国栋张娜张文博唐庆强
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插管,取样插管的一端设置取样刀片,还包括与取样插管远离取样刀片的一端连通的粉碎管,粉碎管远离取样插管的一端封闭,粉碎管内同轴设置有粉碎轴,...
孙良娟李红权钟键黄武唐媛媛蔡润斌郑羽茜张娜谢艳辉刘建芳唐庆强张文博田宇飞

相关作者

宋怿
作品数:179被引量:94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产品 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 罗非鱼 渔业
马兵
作品数:48被引量:34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产品 孔雀石绿 水产品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代谢物
杨先乐
作品数:625被引量:2,67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异育银鲫 草鱼 嗜水气单胞菌 水霉病 中华绒螯蟹
刘欢
作品数:178被引量:69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产品 丁香酚 同位素稀释 样品前处理 滤过
李强
作品数:20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产品 麻醉剂 分析评价 假阴性率 假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