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2篇“ 氮素淋失“的相关文章
- 设施番茄土壤氮素淋失控制技术措施比较
- 2025年
- 为有效降低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施氮和灌溉带来的土壤氮素淋失,本研究应用可阻控土壤氮素淋失的物理阻隔材料、肥料增效剂、酶制剂和微生物菌剂等产品,通过设置常规施肥(FP)、优化施肥(OPT)、物理化学调控(PCT)、生物生态调控(BET)、水肥调控(WRT)和综合调控(CRT)等措施对比研究菜田最佳土壤氮素淋失控制技术,以期为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淋失阻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OPT与FP处理番茄产量持平,PCT、BET、WRT和CRT处理番茄产量比FP处理分别高4.70%、2.05%、7.93%和9.28%;WRT处理番茄纯收益最高,PCT处理最低。与FP处理相比,OPT、PCT、BET、WRT和CRT处理总氮淋失量分别降低25.6%、35.6%、34.5%、40.5%和40.9%,硝态氮分别降低31.5%、32.7%、38.4%、43.9%和49.2%,有机氮分别降低21.2%、37.7%、31.5%、38.0%和34.7%,其中以CRT处理表现最优;所有处理有机氮和硝态氮淋失量分别占总氮淋失量的55.2%~62.9%和36.7%~44.6%,铵态氮占比不足0.5%。FP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高于OPT处理,20~100 cm土壤硝态氮表现为WRT处理>CRT处理>BET处理>PCT处理>OPT处理。在本研究中,综合经济和环境效益,水肥调控措施可作为设施番茄土壤氮素淋失控制最佳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 薄录吉李彦王艳芹仲子文井永苹
- 关键词:设施菜田氮淋失控制技术
-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 2025年
-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控制农田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探究了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淋失对不同比例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响应,以期为宁夏引黄灌区玉米氮素高效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2023年在宁夏永宁国家气象站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当地常规施氮量(270 kg·hm^(-2))为基础,布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00%化肥(T1)、2/3化肥+1/3有机肥(T2)、1/3化肥+2/3有机肥(T3)、100%有机肥(T4)和空白对照(CK),分析了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转运和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淋失量。结果表明:T2处理玉米产量和成熟期植株地上部吸氮量均最高,相较于CK和T1,玉米产量两年平均提高73.42%和3.67%,成熟期地上部吸氮量两年平均提高97.09%和9.98%。其次,T2处理玉米营养器官花前积累氮转运量、氮转运率、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后氮素同化量两年平均较CK分别显著提高171.18%、19.67%、36.89%和72.17%,较T1分别显著提高24.36%、6.74%、12.94%和3.55%,T2处理玉米氮素表观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两年均值较T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2.58%、9.17%和3.67%,而各处理玉米氮素收获指数两年间无显著差异。此外,T2处理淋失液中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均相对较低,两年玉米生长季内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淋失量和淋失系数均值较T1分别降低24.56%、25.29%、23.70%和37.95%、39.44%、26.83%。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氮素养分吸收、转运和利用等指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氮素淋失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与产量间相关性较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量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有机肥替代比例下,玉米存在较高的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及较低的氮素淋失量。因此,宁夏引黄灌区玉米种植最佳有机肥替代量均值为98.64 kg·hm^(-2)(36.53%有
- 马纪龙姬丽马琨谢铁娜马建军李虹岳翔苏明贾彪
-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玉米氮素淋失
- 基于生物炭施加不同水分管理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施加生物炭对稻田土壤氮素淋失规律的影响,设置3个生物炭施加水平(B0:不施生物炭;B1:炭土比2%;B2:炭土比4%)和3种水分管理模式(W1:常规水分管理;W2:轻度水分亏缺;W3:重度水分亏缺),通过3年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氮素的淋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稻田土壤NH4+浓度变化趋势相近,均在分蘖结束后的第35天达到最大值;相同生物炭施加水平下,水分亏缺程度与NH4+和NO3-的累积淋失量呈负相关,水分亏缺程度越大,稻田土壤含氮离子累积淋失量越小,其中B1处理下,W3水分管理模式的NH4+、NO3-累积淋失量分别比W1减少26.87%、22.40%;B2处理下,W3水分管理模式的NH4+、NO3-累积淋失量分别比W1减少21.09%、18.27%。相同生物炭施加水平下,稻田土壤氮素淋失量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 余华伟朱士江孙爱华孙爱华钟韵叶晓思李虎张涛刘长林
- 关键词:生物炭水分管理稻田土壤氮素淋失节水灌溉
- 添加聚天冬氨酸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PASP添加比例土柱淋失试验和不同氮肥梯度下添加PASP烤烟盆栽试验,研究PASP对土壤矿质氮淋失和烟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分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SP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失,且PASP添加比例越大,减少淋失效果越好。常规施氮和减氮10%条件下添加PASP均可使烟株的长势变好,净光合速率提高,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多,氮肥利用率较CK分别提高了57.74%和42.54%。与CK相比,减氮20%条件下添加PASP后的处理烟株长势稍弱,除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外,其他生理指标整体上略有降低,总氮和糖含量降低,氮素积累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与CK相当。综合分析认为,可考虑在减氮10%条件下配施5%PASP以降低土壤氮素淋失、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
- 段俊雅王婷婷韦建玉赵园园王政王德勋欧清华史宏志
- 关键词:聚天冬氨酸氮素淋失氮肥利用率
- 一种减少菜地雨季氮素淋失的垄沟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菜地雨季氮素淋失的垄沟结构,包括:垄体和垄沟;所述垄体和所述垄沟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垄体顶部设有垄面;所述垄面沿所述垄体宽度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垄面设置为倾斜状态,使其具有一定坡度,在下雨时可...
- 陈安强胡万里陈兴位付斌闫辉王炽李枝武倪明赵新梅杨树明
- 典型植烟土壤氮素淋失规律及氮肥有机替代效应研究
- 针对目前我国植烟土壤氮肥利用率偏低,氮淋失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土柱、室内盆栽和大田种植试验三种试验方式,探索植烟土壤氮淋失规律,研究有机肥种类、施用比例对云南洱海烟区植烟土壤氮淋失的减控效果,并在大田生长条件下...
- 王阁
- 关键词:有机肥植烟土壤氮淋失烤烟
- 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土壤入渗及氮素淋失特征研究
- 土壤入渗是人工林土壤水分分配和溶质运移的关键过程,明确土壤入渗性能和氮素淋失对地下水的影响可为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和生态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短轮伐期不同林龄(1 年、2 年、3年、5年)尾巨桉(Eucaly...
- 黄幼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短轮伐期土壤入渗
- 减量施氮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氮素淋失与分布特征的影响
- 本研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多年来玉米种植过程中水肥投入量大,导致氮素淋失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于2021-2022年开展了宁夏典型大水漫灌下氮肥减量试验,分析了不同减量施氮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失与分布...
- 翟勇全
- 关键词:玉米土壤氮素作物产量
- 黄淮海平原微喷灌下冬小麦农田水分渗漏 及氮素淋失模拟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为了解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水分渗漏和氮淋失特征,以优化小麦生产灌溉制度,降低农田水肥施用后土壤氮淋失对环境的影响,本试验于2020—2022年在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充分灌溉、亏缺灌溉)和雨养处理的大田试验基础上,利用土壤-作物系统水热碳氮耦合(WHCNS)模型,通过优化土壤水力学和作物参数,评价模型适用性,并使用校验后的模型定量化分析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农田氮淋失、水分渗漏及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以N计)的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为0.01~0.07 cm^(3)·cm^(-3)和3.37~6.39 mg·kg^(-1);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模拟R^(2)≥0.9,一致性指数均≥0.7,模型模拟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校验后的模型对0~100 cm土层水分渗漏和氮淋失进行动态模拟的结果显示,硝态氮淋失与水分渗漏动态一致,二者均表现为单日量小且持续时间较长,产生渗漏的累计天数占全生育期天数的59.2%~69.4%。与充分灌溉相比,亏缺灌溉在两季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日氮淋失和水分渗漏量分别减少3.88%~66.94%和37.01%~44.87%。研究表明,校正后的WHCNS模型可以用于模拟研究区农田水氮运移和作物生长过程。
- 乔毅博吴鹏年王艳丽刘长硕李煜铭温鹏飞关小康王同朝
-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渗漏氮淋失
- 生物炭与氮肥施入对夏玉米农田氮素淋失与利用的影响
- 2023年
- 为了研究生物炭与氮肥施入对夏玉米农田氮素迁移转化规律、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开展夏玉米种植测坑试验,设置氮肥施入量和生物炭施入量2个因素,其中氮肥施入量设置150、200 kg/hm^(2)2个水平,生物炭施入量设置0、20、40 t/hm^(2)3个水平,共设计7个处理方案。结果表明:与无生物炭施入的处理方案相比,生物炭施入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增大0.52%~58.85%,土壤硝态氮、氨态氮质量分数增大0.48%~436.49%,土壤淋失液中硝态氮、氨态氮总淋失量减小30.46%~83.20%,并且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大,生物炭的保水保肥功效更明显;当氮肥施入量为200 kg/hm^(2)且生物炭施入量为40 t/hm^(2)时,作物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大,夏玉米产量达到11748.86 kg/hm^(2),生物炭施入能使土壤氮素减损,节氮增效,促进夏玉米增产、增收。
- 沈扬庞桂斌薛建文苏学伟董文旭王昕徐征和
- 关键词:农业水土工程生物炭夏玉米氮素淋失氮肥利用效率
相关作者
- 胡克林

- 作品数:95被引量:2,438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氮素淋失 地统计学 农田 地质统计学 华北平原
- 刘汝亮

- 作品数:109被引量:86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引黄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 水稻产量 水稻 稻田
- 张学军

- 作品数:117被引量:74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枸杞 滴灌 水稻 宁夏引黄灌区 土壤养分
- 罗健航

- 作品数:63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枸杞 秸秆还田 氮素淋失 农田 养分吸收
- 洪瑜

- 作品数:67被引量:4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引黄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 水稻 水稻产量 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