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2篇“ 氩离子凝固术“的相关文章
- 荜铃胃痛颗粒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评估
- 2025年
-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患者在氩离子凝固术(APC)的基础上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90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APC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8 d后,以每月门诊复查一次的形式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疣状结节数量、生化检验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疣状结节数量均减少,且联合组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及HGB、ALT、TBIL、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荜铃胃痛颗粒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疣状结节数量,且不会影响患者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覃桂聪潘芳莲曾毅飞刘鑫
-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疣状胃炎
-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在疣状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探析
- 2025年
- 分析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疣状胃炎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症状评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在疣状胃炎的治疗中能够发挥出更明显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炎症症状,加速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 安德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疣状胃炎炎症指标
- 胃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唐都医院收治的206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按就诊挂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接受胃肠镜下注射止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胃肠镜下AP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疗效显示,观察组103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42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对照组103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49例,无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4,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375.84±59.88)、(417.62±49.85)ml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79±0.26)、(5.14±0.43)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68、38.022、26.405、29.073,P<0.05)。术后1 d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皮质醇(Cor)、丙二醛(M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7、68.462、13.510、14.79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3%,低于对照组的1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9,P<0.05)。结论:胃肠镜下APC可提高胃十二指肠出血治疗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王雪艳王丹丹蔡习强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出血胃肠镜疗效并发症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优势评价
- 2024年
- 本研究拟在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复发率及病人康复情况,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胃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6月~12月确诊为胃息肉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SPSS26.0软件对术后疗效、复发率及病人康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定。结果 实验组在术后疗效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平均15.2mmvs.10.5mm,t=4.87,p<0.001),复发率显著降低(16%vs.30%,X^2=6.28,p=0.012),患者恢复时间显著缩短(7.3天vs.9.8天,t=3.42,p=0.002)。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胃息肉方面具有显著临床优势,表现为更优越的术后疗效、较低的复发率和更短的恢复时间,这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侯晓婷周改葛建新丁婷婷
- 关键词: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胃息肉术后疗效复发率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瘤1例
- 2024年
- 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duodenal papillary adenoma,DPA)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部位的一种异常腺体增生,通常是良性的,但存在一定的恶变概率。DPA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但手术创伤大,死亡率及术后复发率较高^([1-2])。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使DPA微创治疗成为可能,内镜下治疗方式主要是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3],但不能完整切除病变。
- 张镱慧赵志峰
-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氩离子凝固术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配合与护理研究
-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时配合特定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共收治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
- 申肖赵俊丰
-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配合护理
- 国产消化内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
- 2024年
- 目的:探究分析国产消化内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某基层医院接受国产消化内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接受消化内镜注射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此判定国产消化内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结果: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评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显效和有效者更多,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相关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更好,治疗后病情无复发,后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消化内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还能够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国产消化内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能够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 张云刘伙莲游海翔
- 关键词: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直径≤3 mm食管小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参数,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压力较治疗前降低,血流量及血流速度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门静脉压力低于对照组,血流量及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22.27%,P<0.05)。研究组再复发率、再出血率分别为4.88%、2.44%,低于对照组的21.95%、17.07%(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3 mm及以下食管小静脉曲张的效果肯定,能够改善门静脉压力,有较高安全性,对食管小静脉曲张的复发及再出血有一定预防作用。
- 叶国梅童裳越
-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
- 对比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黏膜切除术对胃息肉的治疗价值
- 2024年
- 将为胃息肉患者提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将50例胃息肉患者分为各组内均含有25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前组接受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后组接受黏膜切除术,将两组不同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胃动力指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控制情况、治疗效果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于胃息肉患者而言,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黏膜切除术效果相比,前者的效果更佳。
- 毛志超
- 关键词:黏膜切除术胃息肉
-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分析
- 2024年
- 让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2022.6-2022.10,研究对象120例,均在此阶段因结直肠息肉接受手术治疗,随机抽签方法,各组60例,组名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手段分别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应激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 在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应激指标变化幅度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值得普及使用。
- 陶奕霖
- 关键词: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相关作者
- 吴云林

- 作品数:681被引量:3,932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早期胃癌 内镜 胃肿瘤 食管静脉曲张
- 赵曙光

- 作品数:123被引量:81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内镜 氧化应激 NRF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姜黄素
- 孙自勤

- 作品数:301被引量:1,46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癌
- 尚瑞莲

- 作品数:58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氩离子凝固术 原发性胰腺癌 超声内镜 疗效 幽门螺杆菌
- 贾爱芹

- 作品数:52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系统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