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87篇“ 民事执行“的相关文章
最新民事执行法规汇编 含2023年民事诉讼法 2025
本书全面收录、整理了截至2024年11月底所有与民事执行程序相关的各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法律文件,全面覆盖民事执行程序的方方面面。本书围绕执行对象、执行一般程序、执行管辖、执行异议、变更当事人、执行监督...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民事执行财产调查的实践困境及社会化应对
2025年
民事执行财产调查权的单一配置,使得财产调查陷入了过度依赖人民法院依职权实施且效果不佳的困境。财产调查权是涉辅助事务性的执行实施权,具有显著的行政权属性,将其授予社会主体行使具有法理基础;财产调查社会化契合深化审执分离的改革要求、提升执行实施权的运行质效、增进执行活动的社会认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财产调查社会化应当坚持国家主导,维护其相对独立,尊重其客观局限。最后,还需从主体、行权和监督等方面规范保障财产调查的社会化,以确保该项制度创新行稳致远。
李霖
关键词:民事执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完善
2024年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经历了从理论和实务界对其法理基础、必要性等质疑,到逐渐达成民事执行行为应当引入检察监督的共识,对民事监督领域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以两高联合发布的《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为转折点,检法之间形成一种“协同”“共赢”的互益关系。为进一步深化这种互益格局,既要从体制机制上优化检察监督结构,考虑对检察监督进行能动扩张,进一步完善类案监督、内外联动监督等机制,也要聚焦实务探索制度完善、落实路径,检察机关需进一步革新执行监督理念,做好与法院执行案件的衔接和信息化共享,以司法公正为价值基础,与法院合力破解“执行难”“执行乱”困境。
石静雯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2024年
为解决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执行乱”问题,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授予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予以监督的权力,然而因为立法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规定的模糊性,司法实践中产生了监督范围不明确、监督方式缺乏刚性、制度衔接不顺畅等等问题。本文以我国的立法现状为基础,分析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建议。
海苏云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完善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执行和解的程序和实践,维护当事人及利害关系的合法权益,是首次对执行和解制度作出具体规定。司法机关作出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若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履行生效...
罗放
关键词:民事执行和解救济途径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立法表达被引量:2
2024年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立法一直是执行立法中的理论关注热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作为执行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监督机制,强制执行立法需要就执行检察监督的条件、范围、审查、方式进行规定。检察监督在民事执行中应当被明确定位为执行救济制度的补充,与法院监督相互协同,因而依申请检察监督以穷尽执行救济为条件、同级检察机关不宜对上级法院执行监督结果直接实施监督。对于监督条件,不能过度限缩依职权监督的范围。调查核实措施作为检察机关审查案件的重要手段,但不应包括调阅案卷,并且在已有严格限制的背景下不必进一步限缩兜底条款的涵摄范围。仅通过柔性监督方式难以保证执行监督实效,需要在执行立法中引入略具刚性的检察监督意见。
毋爱斌
关键词:执行检察监督执行救济
民事执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程序是使生效法律文书从应然状态转变为实然状态的必经程序,关乎着申请执行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但并非所有的案件在执行过程中会一帆风顺,仍有部分被执行人未能主动履行法律义务,他们不仅不如实申报财产信息,反而以各种手段...
邓忠琦
关键词:民事执行社会信用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事执行案件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执行难问题成为困扰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的顽疾。执行和解是极具特色的一种执行机制,它对破解执行难这一困扰已久的难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执行结案率逐年递增,...
高欢
关键词:执行和解和解协议司法适用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成本效益分析
2024年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在和平解决纠纷、降低执行成本、促进自觉履行、提升执行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发挥其制度优势,本文通过对与民事执行和解相对的强制执行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民事执行和解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影响执行和解达成的因素,进而提出完善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相应建议。广义上和解存在于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当事人在纠纷发生时做出的和解决定,这里作为诉讼替代机制的和解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狭义和解。第二个节点是当事人在执行法院判决时的民事执行和解,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执行和解制度。
鞠清雅
关键词:民事执行和解
道路通向市场——民事执行体制改革新论被引量:2
2024年
我国民事执行体制以执行机构附设于法院为起点,逐渐演变为隶属于法院,是多种历史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亦将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变革。从域外看,走向市场化、扩大市场化、深化市场化,已成为不少国家民事执行体制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我国民事执行体制改革只能在不增加财政负担乃至适度减轻财政负担的前提下,维持执行效率不降低、执行到位率有提升,进而提高民众对民事执行的获得感。应设立作为自由职业者的执行律师,先由其负责金钱债权“终本”案件的执行,再扩大其执行权能范围。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弥补财政资源的不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中国式民事执行体制的现代化。
陈杭平
关键词:民事执行市场化

相关作者

谭秋桂
作品数:44被引量:33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民事执行 民事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执行权 人民法院
童兆洪
作品数:61被引量:248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人民法院 民事执行权 民事执行 司法 司法权
李卫国
作品数:61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第三人撤销之诉 仲裁 撤销之诉 民事执行制度 民事执行
马登科
作品数:66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 民事执行 人权保障 民事诉讼 民事强制执行法
宫雪
作品数:22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民事执行 扣押财产 习惯法 渊源 英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