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2篇“ 民主程序“的相关文章
- 企业立规,必须坚持民主程序尊重员工合法权益
- 2024年
- 一个因为在上班期间上厕所、一个因为在上班期间睡觉,重庆和江苏的两名劳动者都因为在上班期间违反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被单位辞退,二人均认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都将用人单位诉至法院。现实中,用人单位以员工违反内部规定为由解雇员工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何判定合法解雇与非法解雇的边界也成了很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副主任王天玉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用人单位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雇劳动者需考虑两大要素:一是单位依据的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具有效力;二是对适用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有没有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定。
- 赵晨熙
- 关键词:民主程序全面审查
-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纵向扩展路径——基于复式协商民主程序演化的分析
- 2023年
-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纵向扩展成为国家制度,是中国国家制度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持续时间和实践广度上,协商民主为从地方实践上升到国家民主制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纵向扩展路径。它不仅是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典型观察样本,还是一个切实存在的国家制度演化样本。中国协商民主演化面临着参与者选择程序的国际共性特征和中国特色问题:一是“指定代表”与“邀请代表”造成的“参与不足”;二是通过随机抽取来选择协商民主参与代表,但“随机抽样”又无法与特定的中国社会参与结构相吻合。中国复式协商民主,从单纯的理论论证转向注重可操作化的程序设计并在东西部不同地方和基层治理空间内付诸实践,创造了独特的参与者选择程序,超越了上述困境。经过横向地区间扩散和长期地方实践检验,执政党在理论上确立了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实践载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特征。因此,协商民主案例体现了地方政府创新的共性问题,并且实践操作化程序使其具有了纵向扩展空间,最后形成了中国民主结构的独特性,提供了一个从地方程序创新到国家制度的政府创新的演化范式。
- 韩福国
-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协商民主
- 社会主义民主何以落地--用中国协商民主程序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被引量:13
- 2022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自己的政治内涵规定和具体逻辑结构,由社会主义选举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形成了从选举过程走向治理过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本文以上海、浙江等地已经“落地”且“管用”的实践案例为基础,集中讨论了中国民众在民主治理协商参与全过程中的完整程序环节,包括参与人的全面选择、协商讨论规则与科学量化民意等过程;聚焦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的逻辑延伸关系,回答了“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把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更加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这一关键命题。总之,着力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中轴”。
- 韩福国
-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复式协商民主实操手册 民主程序与科学环节
- 复式协商民主方法具有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意义,既包含了协商民主技术的共性,又体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个性。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政治的技术化或技术的政治化已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未来政治的钥匙。 本书有四个导向:明确的实践导向;一贯...
- 韩福国作
- 协商民主程序原则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程序合理、环节完整"是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目标,是做到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的基本保证。合理完善的程序需要有理念的引导和规范。只有具备明确的引导和规范,程序的建构、创新和完善才能正确有效地体现制度设计的本意和目的,起这一引导和规范作用的理念即程序原则。本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指导下,以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提出并研究了包括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核心价值观引领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原则在内的协商民主程序原则问题。
- 吴先宁
- 关键词: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 基层协商民主程序法治建设研究——基于S省Y市的实证调查
- 2019年
- 基层依法协商民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程序法治建设作为基层依法协商民主法治建设重要基础,还存在程序法治意识薄弱、程序法治内容模糊、对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不足、协商主体参与度不高、监督及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等问题。培育程序法治思维、健全和完善程序法治建设的规则体系、加强对当事人程序权利的保障、增强协商主体参与性、强化程序性违法监督和法律责任追究是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程序法治建设的可行路径。
- 宜宾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石磊葛长鲜谢熠雷翠
- 关键词:程序法治社会治理
-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程序性成效解读——以2015—2018年核心期刊关于基层协商民主案例分析为视角被引量:2
- 2019年
- 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已在政党、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基层及社会组织协商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我国各地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性探索和发展,衍生出很多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对近三年国内核心期刊关于基层协商民主案例文章的研究发现,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在参与主体的广度、参与过程的有序性和可控性、参与效果的决策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仍存在参与主体的自主性缺乏,参与过程的主导性、参与结果的监督反馈不足等问题。实现参与主体的广度和自主性、协商过程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参与效果的有效反馈和监督是促进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努力方向。
- 张霞
- 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研究
-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在管理劳动用工和稳定劳动关系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劳动规章是稳定劳动关系之根本。对于“平等协商确定”的不同理解使该条款成为模糊条款,劳动规章制度程序上的问题导致的劳动争议频繁发生。为了更好地维护...
- 靳东月
- 关键词:民主程序民主协商
- 上海市非公有制企业重大调整过程中履行民主程序的问题与对策
- 2017年
- 当前,上海市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劳动关系矛盾基本可控,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动关系矛盾尤其是非公企业重大调整中的群体性劳资纠纷时有发生,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定影响,需要从立法、政策规制、社会合力等多层面予以解决。
- 庄若冰
- 关键词:民主程序
-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程序化建设研究
- 任何一种民主形式都是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辩证复合体。民主的程序化是当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基层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层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民主形式,也离不开实体的价值指向和程序硬性操作。...
- 薛颖
- 关键词:协商民主角色定位
相关作者
- 谢炜

- 作品数:36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公务员法》 利益博弈 中国公共政策 公务员 公共政策执行
- 陈家刚

- 作品数:36被引量:14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党内法规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协商民主 党内
- 任玉秋

- 作品数:47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民主 党内民主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 薛鹏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哈贝马斯 回应 民主程序 施米特 中立性
- 刘东胜

- 作品数:48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消费者 感知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品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