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73篇“ 毛泽东诗词“的相关文章
毛泽东诗词
赵恒元
关键词:毛主席诗词对照读物英语
毛泽东诗词管窥
2025年
毛泽东诗词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化瑰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历程的艺术再现,其既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和伟大思想,也呈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毛泽东诗词创作时间跨度长、题材广泛、体裁丰富,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豪放性等特征。毛泽东诗词不仅转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赵金昭
关键词:古典诗词艺术性哲理性
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愿景
2025年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历史划时代的卓越领导者。他对中国人民情深意厚,对中国的发展满怀殷切期望。他胸怀博大、志向高远,理论著作和诗词作品都展现出非凡的伟人风范。毛泽东对新中国诞生后的国民经济发展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思想。
江建平
关键词:诗词作品毛泽东诗词理论著作缔造者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诗词
2025年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外国公众对毛泽东了解甚少。使世人得以了解真实的毛泽东及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应归功于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一批外国友好记者。3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冲破重重封锁,亲临陕甘宁边区实地采访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将第一手材料撰写成新闻报道或著作公开发表和出版,使外国人得以了解中国革命的真相和真实的毛泽东毛泽东的诗人身份和诗词创作也通过他们的零星介绍开始为西方世界所知晓。
汪建新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中国共产党
敢教日月换新天——读毛泽东诗词社会主义建设篇
2025年
故乡曾经让毛泽东“断舍离”,就像婴儿要剪断脐带,但毛泽东与故乡的情感却永远无法被真正剪断,所以他有许多次的“归”。在“离”与“归”的节点上,故乡给了毛泽东特别的力量,也酝酿了他特别的诗章--从传说中的习得,到改写,再到注入,再到尽情挥洒,韶山,既是毛泽东的情感港湾,也是他的诗歌港湾。
蒋祖烜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情感
飞散译者与汉诗英译——宋德利英译毛泽东诗词研究
2025年
译事本艰,译诗尤甚,毛泽东诗词英译更是一项挑战。飞散译者肩负着传递汉语文化特质的使命,他们致力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对推广毛泽东诗词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这些译者不仅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更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共荣的重要推手。文章采用“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飞散译者宋德利及其毛泽东诗词英译本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探讨飞散译者在汉诗英译这一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所承担的文化使命及其所面临的局限与挑战。
温秀颖王予辰
关键词:汉诗英译毛泽东诗词
“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后半部史诗——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毛泽东诗词解读
2025年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他成就了举世公认的千秋伟业,也创作了气吞山河的不朽诗篇。1921年新年伊始,毛泽东与何叔衡、周世钊等人召开新民学会会员新年大会,把学会宗旨由“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调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它不仅成为新民学会的共同目标,成为毛泽东的毕生事业,也成为毛泽东诗词的核心主题。“诗言志”,毛泽东诗词所言的“志”,就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则是这一宏大抱负的诗意表达。
汪建新
关键词:诗意表达诗言志核心主题千秋伟业
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2025年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生动素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毛泽东诗词融入该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能量。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进一步探索毛泽东诗词融入该课程的创新途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姚婷婷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诗词
2025年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也是毛泽东奋斗人生和心路历程的壮丽画卷。独领风骚的毛泽东诗词在国内广为传诵、经久不衰。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的进步记者零星介绍毛泽东诗词开始,尤其是1957年《诗刊》创刊号首次集中发表毛泽东诗词之后,毛泽东诗词被用多种语言译介到世界各国。
汪建新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心路历程译介多种语言独领风骚创刊号
毛泽东诗词中的统战故事
2025年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革命家和诗人,在毛泽东身上是统一的。他的诗词既是个人经历的心路写照,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波澜壮阔历程的纪实和缩影。抗战时期,为了推动全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略,毛泽东从“战地黄花分外香”的“马背诗人”转变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政治家。解放战争时期,他以诗会友,向民众展现了共产党人气吞山河的胸襟与格局。建国初期,为挽留民主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他向柳亚子发出“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劝慰。
肖祥鋆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解放战争时期昆明池民族阵线柳亚子

相关作者

杨景春
作品数:110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毛泽东 诗词 毛泽东诗词 文化 艺术
汪建新
作品数:74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研究主题: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 独领风骚 诗词创作 诗篇
张智中
作品数:62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毛泽东诗词 英译 诗歌翻译 许渊冲先生 汉诗英译
邵建新
作品数:374被引量:516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电容器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 红外反射 引脚
李崇月
作品数:62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毛泽东诗词 英译 意识形态 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