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9篇“ 毛乌素沙地“的相关文章
- 一种毛乌素沙地连续种植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乌素沙地连续种植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毛乌素沙地连续种植装置,包括自走型移动设备,还包括悬挂箱体和树苗种植组件,悬挂箱体固定连接在自走型移动设备上,悬挂箱体内滑动连接有L型框架,L型框架内设置有两个移动...
- 洪光宇海龙高孝威邢冠颖李梓豪李卓凡冯涛杨海峰王铮
- 一种毛乌素沙地水肥耦合平衡施肥装置
- 本发明涉及水肥施肥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乌素沙地水肥耦合平衡施肥装置,包括具有混合和供料功能的水肥储料机构、U型供肥管、具有自锁和混料功能的水肥卸料组件、输送滑道、具有自行走功能的施肥移动组件和施肥机构,U型供肥管...
- 洪光宇海龙张雷李梓豪杨海峰高孝威李卓凡王铮
- 毛乌素沙地典型人工植被根际土壤磷形态特征
- 2025年
- 人工植被对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典型人工植被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磷(P)形态特征,可为该区科学开展植被建设提供依据。采集毛乌素沙地7种典型人工植被(樟子松、小叶杨、长柄扁桃、紫穗槐、沙柳、臭柏和沙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采用蒋柏藩–顾益初分级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形态P含量。结果表明,沙柳根际土全磷(T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小叶杨、长柄扁桃和沙蒿根际土有效磷(AP)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表明种植小叶杨等3种植被有利于AP的活化;不同植物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P形态差异显著:樟子松、长柄扁桃、紫穗槐和沙柳4种人工植被根际土八钙型磷酸盐(Ca_(8)-P)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紫穗槐根际土铝结合态磷(Al-P)和铁结合态磷(Fe-P)较非根际土降幅最大,沙柳根际和非根际土的十钙型磷酸盐(Ca_(10)-P)含量差异相对较小。Al-P和Fe-P在大多数植被根际土壤中与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是参与土壤P转化的主要形态。研究结果从土壤磷可持续角度为现有人工林的管理和种植模式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 韩超群王娇赵春雷邵明安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人工植被根际效应磷形态磷有效性
- 基于毛乌素沙地的果用红松引种栽培装置
- 本发明涉及红松引种栽培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毛乌素沙地的果用红松引种栽培装置及其栽培工艺,通过利用特殊的引种栽培装置,带动插条转动间歇性的进入营养液中,从而在保证插条可以充分浸润的同时,避免了插条长时间浸入水中导致缺氧...
- 李峰杨占军赵建越利龙邱俊花何利军白占刚安丽艳王伊平李皓轩訾璞宋建强乌东吉雅李文俊孙旭伟王霞孙海霞乌日娜王宝来桑琳
- 一种毛乌素沙地可调节式保水化施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乌素沙地可调节式保水化施肥装置,包括行进装置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一与调节架二,调节架一与调节架二均转动且滑动设置在行进装置上,调节架一与调节架二上设置有沙地开沟机构和肥料混合机构,调节机构用于...
- 洪光宇张雷海龙曹瑞秦富仓高孝威杨海峰邢冠颖王铮李梓豪李卓凡赵雪君
- 毛乌素沙地异砧红松松籽营养成分分析
- 2025年
- 为了探讨嫁接砧木对红松结实及其松籽品质的影响,采用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把辽宁本溪、黑龙江尚志等地红松品种引种到陕西榆林,并对嫁接8 a~10 a后的植株果实(松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方面,11种矿质元素中来自榆林两个样品的8种矿质元素显著高于来自东北地区的样品;(2)碳水化合物组成方面,各样品间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别,榆林地区样品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东北地区,而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则是显著低于东北地区样品;(3)氨基酸组成方面,榆林人工林样品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品;(4)脂肪酸组成含量方面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榆林人工林的样品得分最高,黑龙江人工林次之,榆林苗圃地样品排名第四。
- 郭彩云张婵婵刘生权郭胜伟刘姝玲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嫁接营养成分
- 一种毛乌素沙地可调节式保水化施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乌素沙地可调节式保水化施肥装置,包括行进装置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一与调节架二,调节架一与调节架二均转动且滑动设置在行进装置上,调节架一与调节架二上设置有沙地开沟机构和肥料混合机构,调节机构用于...
- 洪光宇张雷海龙曹瑞秦富仓高孝威杨海峰邢冠颖王铮李梓豪李卓凡赵雪君
- 毛乌素沙地固定沙丘黑沙蒿灌丛空间点格局
- 2025年
- 为研究固沙灌木空间点格局的影响机制,选取毛乌素沙地中主要优势固沙灌木黑沙蒿以及与其共生的固沙灌木蒙古羊柴、拧条锦鸡儿和细枝羊柴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和不同零模型对黑沙蒿及其不同生长阶段的个体以及3种共生固沙灌木种群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扩散限制的作用下,黑沙蒿及3种共生固沙灌木基本呈现小尺度上聚集、大尺度上随机的空间分布格局;黑沙蒿种群内关联性以正关联和无关联为主,其主要受到种子扩散限制的影响;在剔除生境异质性的情形下,黑沙蒿与蒙古羊柴、拧条锦鸡儿之间的种间关联性呈现小尺度(0~4和0~2 m)上正关联、中等和较大尺度(3~20和2~11、13~20 m)上无关联的特征。黑沙蒿与细枝羊柴在中小尺度(0~13 m)上无关联,在大尺度(13~20 m)上存在负关联。不同生长阶段中,黑沙蒿幼株与3个共生灌木的空间关联最弱,营养株和生殖株与共生灌木的空间关联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都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正关联。
- 唐如韵张定海赵有益单立山杨青惠杨甜李佳乐黄文琪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黑沙蒿固沙灌木
- 毛乌素沙地南缘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 2025年
-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23年7和8月获得的草地地上生物量数据和同期Landsat8 OLI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转换型植被指数(TVI)4种植被指数,并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4种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RVI的相关系数高达0.914,其次是NDVI。最优模型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最差模型为指数回归模型。地上生物量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平均误差系数为16.23%,回归拟合精度为83.77%。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效果最佳。
- 陈丽佳温利明路乾刘维平陈亚飞王小龙陆颖丛帅徐誉彰任永丽
-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植被指数草地遥感监测毛乌素沙地
- 毛乌素沙地不同立地条件沙柳生物量异速生长规律
- 2025年
- 为从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角度探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对不同沙地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揭示影响沙柳生物量分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沙柳种群稳定性建设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选取沙丘迎风坡、背风坡、丘间地和平坦沙地4种立地类型的沙柳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样地内沙柳代表株的丛生枝基径、长度和茎叶生物量,用标准主轴回归建立茎、叶生物量与基径、枝长的异速生长方程,以探明沙柳丛生枝尺度上茎叶生物量积累分配与个体尺寸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通过主轴漂移的方法,检验茎叶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的差异,进而探讨环境条件对沙柳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丛生枝个体增大,沙柳茎生物量积累速率高于叶生物量积累速率,这一规律在各个立地类型间表现一致;(2)沙柳丛生枝茎、叶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立地类型间差异显著,沙丘(迎风坡、背风坡)的叶生物量占丛生枝条生物量的比例显著高于丘间地和平坦沙地(P<0.05);(3)造成沙柳生物量及其分配出现立地类型差异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含水率,其中全剖面含水率(0~100 cm)与丛生枝生物量显著相关(P<0.01),深层土壤含水率(60~100 cm)与丛生枝地上生物量分配显著相关。沙柳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在不同立地类型间具有显著差异,深层土壤含水率比全剖面土壤含水率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更显著,基于本研究结果,未来可以通过适当人工干预以满足沙柳生长的水分要求,实现沙柳人工林种群的稳定发展。
- 王岳刘中华于明含贺宇郝蕾刘学瑶安骁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沙柳生物量分配异速生长
相关作者
- 王林和

- 作品数:148被引量:1,30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臭柏 毛乌素沙地 油蒿 生态系统 油蒿群落
- 张国盛

- 作品数:136被引量:1,13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臭柏 毛乌素沙地 油蒿 沙柳 干旱胁迫
- 吴波

- 作品数:316被引量:3,502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毛乌素沙地 电动修复 有机污染土壤 土壤 荒漠化
- 洪光宇

- 作品数:92被引量:2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毛乌素沙地 杨柴 沙地 灌木林 灌木
- 李卓凡

- 作品数:73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毛乌素沙地 杨柴 沙地 灌木 毛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