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5 篇“ 椎体转移瘤 “的相关文章
经皮椎体 强化术治疗椎体 转移 瘤 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2025年 经皮椎体 强化术治疗椎体 转移 瘤 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稳定椎骨,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 强化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骨水泥渗漏无症状且无需特殊处理,但渗漏引起的一些罕见严重并发症值得警惕。该文对经皮椎体 强化术应用于椎体 转移 瘤 的技术特点、骨水泥特性、骨水泥渗漏的类型、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侯明远 王志龙 李一兵 左太阳关键词:椎体转移瘤 骨水泥渗漏 术前经动脉栓塞在椎体 转移 瘤 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经动脉栓塞(preoperative embolization,PE)在椎体 转移 瘤 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PE的14例椎体 转移 瘤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手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PE。PE术后外科手术切除椎体 转移 瘤 时,椎体 转移 瘤 切除术中出血量(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BL)为50~1000 mL,平均(350.0±284.1)mL。根据术中血管造影表现分类,富血管肿瘤 患者12例,IBL为395.8 mL;乏血管肿瘤 患者2例,IBL为75.0 mL。根据原发肿瘤 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富血管肿瘤 患者2例,IBL为900.0 mL;乏血管肿瘤 患者12例,IBL为258.3 mL。术后随访期间未见脊髓梗死、肺炎、褥疮、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组织病理学上分类的乏血管肿瘤 的椎体 转移 瘤 在血管造影上仍可能表现为富血管染色。原发肿瘤 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 血管造影的染色程度可能影响IBL。PE可减少椎体 转移 瘤 的外科手术中IBL,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赖海洋 吴可通 刘洋 李丹 彭焘 万源 张波关键词:椎体转移瘤 术中出血量 肺癌椎体 转移 瘤 影像学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肺癌椎体 转移 瘤 患者CT、MRI影像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椎体 转移 瘤 临床资料,其中腺癌37例、鳞癌31例、小细胞癌19例、大细胞癌16例,分析CT、MRI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 103例肺癌椎体 转移 瘤 受累椎体 以胸椎多见(65例,63.11%),37例(35.92%)单节段转移 ,23例(22.33%)双节段转移 ,43例(41.75%)多节段转移 。原发灶不同组织学类型患者椎体 转移 瘤 部位、受累节段、椎体 骨折、椎管受累、椎旁肿物、常规MRI信号表现、增强MRI强化特点、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骨质改变类型以混合型为主,腺癌骨质改变类型以溶骨型、成骨型为主,鳞癌与腺癌骨质改变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出现脊髓受压、其他脏器转移 患者多于腺癌、鳞癌、大细胞癌(P<0.05);腺癌、鳞癌有胸腔积液患者多于小细胞癌、大细胞癌(P<0.05)。结论 骨质改变类型、脊髓受压、其他脏器转移 、胸腔积液情况与肺癌椎体 转移 患者原发灶组织学类型有关,腺癌和鳞癌患者更易发生椎体 转移 ,采用CT、MRI检查可相互弥补,准确识别以上特征,可为临床判断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筛选肺癌椎体 转移 高风险人群等提供参考。 魏巍 崔伟 赵龙 王思曼 王静 李聪智 史福平关键词:椎体转移 螺旋计算机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椎体 成形术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椎体 转移 瘤 的临床观察2024年 目的比较单纯经皮椎体 成形术(PVP)与脉冲射频术(PRF)联合PVP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 瘤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6例疼痛性脊柱转移 瘤 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联合组(n=12),对照组接受单独PVP治疗,联合组接受PVP联合PRF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联合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联合组的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PVP联合PRF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 瘤 效果更好,可以持续(>1个月)缓解疼痛并最终改善运动功能。 王红 邹晋峰关键词:转移性肿瘤 椎体成形术 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恶性肿瘤 患者椎体 转移 瘤 和血管瘤 的鉴别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在恶性肿瘤 患者椎体 转移 瘤 与血管瘤 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 医院接受椎体 MRI扫描的20例椎体 转移 瘤 和8例椎体 血管瘤 患者的MRI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测量三个区域(病灶区域、同椎体 正常区域和相邻椎体 正常区域)的脂肪分数(FF)并进行一致性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两名放射科医生在三个区域的FF测量值具有非常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椎体 转移 瘤 组病灶区域FF值低于椎体 血管瘤 组(13.8±11.5比56.5±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正常椎体 区域F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F鉴别椎体 转移 瘤 和椎体 血管瘤 的AUC为0.931,特异度为90%,灵敏度为87.5%。结论基于Q-Dixon脂肪定量技术测得的FF能够准确地区分椎体 血管瘤 与椎体 转移 瘤 ,为椎体 病变的诊断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姜九明 李健维 王昊 江岳娈 徐立斌 李蒙 张丽关键词:椎体转移瘤 椎体血管瘤 单纯骨水泥注射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在椎体 转移 瘤 的疗效对比 2024年 对比分析单纯骨水泥注射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在椎体 转移 瘤 的疗效。方法 择选在本院诊治的78例椎体 转移 瘤 患者(住院期间2020年4月-2023年4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患椎行单纯骨水泥注射;观察组,39例,患椎行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比较两组椎体 功能(ODI评分)、疼痛程度(NRS评分)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AUS评分)。结果 治疗半年后随访,观察组ODI评分、NRS评分及AUS评分均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相比单纯骨水泥注射,给予患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更能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也有助于椎体 功能的恢复。 毋强华 蒋国华 劳晨登 梁晖 黄宗贵关键词:微波消融 椎体转移瘤 碳纤维体位固定板对椎体 转移 瘤 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碳纤维体位固定板的透射系数及对椎体 转移 瘤 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CT定位机下扫描碳纤维体位固定板,计算体位固定板在不同角度下的衰减系数,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实测体位固定板衰减系数比较,分析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性;另选择10例椎体 转移 瘤 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50~76岁,中位年龄65岁;病灶均位于双肾之间椎体 上。在不勾画体位固定板的CT图像上设计无板计划,无板计划完成后将此计划移植到勾画体位固定板的CT图像上,并进行剂量计算,比较无板计划、有板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体位固定板在不同机架角度下的实际衰减系数为0.966~0.995,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得到的体位固定板的衰减系数与实际测量得到的衰减系数偏差在0.62%以内;对于椎体 转移 瘤 计划,体位固定板勾画参与剂量计算后,靶区的受照剂量明显降低,平均降低2%左右。对于靶区的适形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体位固定板的勾画会导致靶区的C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49±0.051 vs 0.760±0.037。P<0.05),而对HI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OAR,有板计划的剂量体积(V_(10)、V_(20)、V_(30))、D_(mean)、D_(max)均比无板计划偏低,其中小肠、左肾、右肾的剂量体积减少百分点均在1%以内;脊髓D_(max)减少了0.87 cGy(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8.85±0.89)cGy vs(37.99±0.77)cGy。P<0.05]。结论碳纤维体位固定板对椎体 转移 瘤 患者的放射治疗剂量有一定的影响,为确保靶区剂量准确性,建议在治疗计划设计时考虑体位固定板,使其参与剂量计算。 高文超 王军良 丁春燕 曹井丽关键词:碳纤维 椎体转移瘤 放疗剂量 椎体 转移 瘤 伴疼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椎体 转移 瘤 的镇痛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106例椎体 转移 瘤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放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ASIA评级、SINS评分,评价椎体 转移 瘤 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3.96%,颈椎转移 瘤 患者的缓解率明显低于非颈椎转移 瘤 患者(P<0.05)。治疗后,ASIA降级或保持100例,ASIA分级增加6例;SINS评分下降或不变98例,SINS评分增加8例。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椎体 转移 瘤 患者的镇痛效果良好,对于伴随脊髓受压及神经功能障碍、脊柱不稳定的患者有改善作用;颈椎转移 瘤 患者的疗效差于非颈椎部位转移 瘤 患者。 强铭 吴陈新 魏磊 卫武 蔡树华关键词:椎体转移瘤 调强放射治疗 癌痛 经皮椎体 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 及椎体 转移 瘤 的有效性分析 2023年 分析经皮椎体 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 及椎体 转移 瘤 的有效性。方法 参照就诊顺序将50例脊柱肿瘤 及椎体 转移 瘤 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传统手术治疗)和实验组(25例,PVP治疗),对两组临床指标、主观痛感及治疗有效率加以统计之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1、3个月的主观痛感较对照组更轻;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6%)(P均<0.05)。结论 采用PVP来医治脊柱肿瘤 及椎体 转移 瘤 患者,既能起到优化临床指标的作用,亦可显著缓解主观痛感,治疗有效率较为理想,建议推广。 李芒来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 椎体转移瘤 治疗有效率 疼痛 影响椎体 转移 瘤 患者射频消融联合PKP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数据显示,约有30.00%~90.00%的肿瘤 患者出现椎体 转移 瘤 [1]。据研究报道,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 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有利于解除转移 瘤 对椎体 的压迫[2],但部分患者因椎体 转移 瘤 所引发的疼痛并未改善,且临床上对于术后疼痛及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3]。据此,本研究选取75例椎体 转移 瘤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椎体 转移 瘤 患者射频消融联合PKP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刘悦 李丽梅 张志利 赵健鑫 杨旭 邵莎莎关键词:椎体转移瘤 射频消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
相关作者
张开贤 作品数:69 被引量:252 H指数:9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碘放射性同位素 椎体转移瘤 近距离放射治疗 食管肿瘤 邢超 作品数:20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椎体转移瘤 近距离放射治疗 碘放射性同位素 调强适形放疗 白靖平 作品数:204 被引量:563 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软组织肉瘤 调强放疗 手术治疗 脊柱 脊髓 满其荣 作品数:20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食管癌 椎体转移瘤 调强适形放疗 肺肿瘤 金鹏 作品数:62 被引量:434 H指数:12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骨质疏松 介入性 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