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篇“ 椎体强化“的相关文章
椎体强化术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生存质量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椎体强化术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病人的生存质量,探讨影响超高龄OVCFs病人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47例超高龄OVCF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30例,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和对照组(17例,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T值,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得分。利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组病人末次随访时WHOQOL⁃BREF量表得分与病人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47例病人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无失访、死亡等情况。手术组出现骨水泥轻微渗漏1例,随访期间病人未出现不适;对照组发生骶尾部压疮2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两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T值和末次随访WHO⁃QOL⁃BREF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VAS评分显著降低、WHOQOL⁃BREF量表总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两组中,年龄、骨折椎体数量、治疗前VAS评分与末次随访WHOQOL⁃BREF量表得分呈负相关,骨密度T值、治疗前WHOQOL⁃BREF量表得分与末次随访WHO⁃QOL⁃BREF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椎体强化术和保守治疗均能有效提高超高龄OVCFs病人的生存质量,但椎体强化术能更明显地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快速缓解超高龄OVCFs病人疼痛症状。病人的年龄、骨质状况、骨折椎体数量、伤后VAS评分及治疗前的生存质量是影响病人治疗后生存质量恢�
张罗雅张建聂海张浩欧颖李广州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燕达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2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残余腰背痛[腰背痛标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分]将其分为两组,正常组(238例,未残余腰背痛)和腰背痛组(42例,残余腰背痛)。统计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以筛选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腰背痛组术前有腰背筋膜损伤、术后邻椎骨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骨折椎体数>2的患者占比均更高,术后Cobb角改善率更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腰背筋膜损伤、术后邻椎骨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骨折椎体数>2、术后Cobb角改善率低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发生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有腰背筋膜损伤、术后邻椎骨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骨折椎体数>2、术后Cobb角改善率低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发生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应对上述类型的患者重点关注,并及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腰背痛发生率。
李刚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腰背痛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2025年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转移瘤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稳定椎骨,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强化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骨水泥渗漏无症状且无需特殊处理,但渗漏引起的一些罕见严重并发症值得警惕。该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应用于椎体转移瘤的技术特点、骨水泥特性、骨水泥渗漏的类型、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侯明远王志龙李一兵左太阳
关键词:椎体转移瘤骨水泥渗漏
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不同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2025年
背景:个体化精准穿刺入路是近年来提出椎体强化治疗的新型入路方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缺少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终板以及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使用3例已完成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和术后的CT影像资料,建立楔形型、双凹型、塌陷型术前和术后共6个模型。在椎体垂直方向加载500 N力矩和10 N/m旋转力矩,模拟正常椎体的生理活动,包括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和右旋转,观察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后不同类型骨折椎体终板、邻近终板以及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术前和术后脊柱功能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②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术后,楔形型、双凹型及塌陷型骨折椎体终板和邻近椎体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楔形型邻近椎体T_(10)下终板和塌陷型邻近椎体L1上终板的术后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增加;③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术后,3种有限元模型的相邻椎间盘整体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减小;④结果表明,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楔形型、双凹型和塌陷型椎体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降低术后椎体再骨折的风险;此外,还可减轻椎间盘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理论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椎间盘退变。
潘泓宇李红桃肖常明李森
关键词:椎体强化终板生物力学骨科植入物
双侧经皮椎体强化术中不同骨水泥填充量及分布形态的有限元分析
2025年
背景:采用双侧经皮椎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作者发现当骨水泥注射总量达4 mL及以上时会在X射线片上呈现不同的分布形态,然而关于骨水泥分布形态对骨折椎体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利用有限元法进一步探讨骨水泥填充量及分布形态对骨折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L_1-L_3骨质疏松有限元模型,在L_2节段模拟椎体压缩骨折,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上分别模拟4 mL及6 mL骨水泥注入量及双侧部分融合(FH型)、完全融合(FO型)、对称分离(SA型)、非对称分离(SN型)4种骨水泥分布形态,共获得9组模型。在相同边界条件下进行三维有限元求解,比较L_2骨折椎体的应力及位移。结果与结论:(1)9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均集中于L_2骨折区域,各骨水泥填充骨折模型的L_2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小于无骨水泥填充骨折模型,说明骨水泥填充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2)与4 mL骨水泥填充相比,6 mL骨水泥填充在提高骨折椎体稳定性的同时可显著降低骨折椎体应力,增强椎体强度;(3)在相同运动状态下,FH型组骨折椎体应力均为最小,其次为SA型组,该两组接近,FO型组骨折椎体应力最大,在侧弯动作中尤为明显,可能与骨水泥团块形状导致侧方应力集中有关;FH型组骨折椎体位移最小,FO型组骨折椎体位移最大;(4)结果显示,增加骨水泥注入剂量可以降低骨折椎体应力,提高稳定性,但会增加渗漏风险;双侧对称弥散分布骨水泥(FH型、SA型)在恢复椎体强度及稳定性上均优于完全融合、非对称分离骨水泥,因此,临床上行双侧经皮椎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首先保证双侧对称弥散分布,优先推荐双侧部分融合型分布,可获得合适的应力刺激及较好的稳定性。
包雄吴枭唐锡杰张友高蔡进奎李章华
关键词:骨水泥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有限元分析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旁肌退变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伴椎旁肌退变(PMD)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85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MD将其分为PMD组(合并PMD,n=45)和NPMD组(未合并PMD,n=40)。两组均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骨密度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节段(T10~L2、L3~L5)、单侧或双侧穿刺、骨水泥注射量等术中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腰背部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伤椎节段占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单或双侧穿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d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D组术后1、3个月ODI评分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高于NPMD组(P<0.05)。结论 PMD患者经PKP治疗,可有效改善腰背疼痛和腰椎功能。PMD可作为OVCF合并PMD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
苟于炜谢贤松陈骞文永杰王琦琳贾雨豪张映波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旁肌脊柱微创临床疗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常见并发症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的压缩骨折[1]。椎体强化术在缓解OVCFs症状方面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然不可忽视,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残余腰背痛、骨水泥渗漏和再发椎体骨折,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4]。因此,如何识别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许多学者展开了研究,开发了多种预测模型,以期更好地评估并发症风险。在这些模型中,既有基于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的经典预测模型,也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各有特点,共同为医疗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笔者对OVCFs椎体强化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测模型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关预防并发症的参考思路,以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的预测模型。
黄靖王兵周子然龚志强
关键词:轻微外伤骨水泥渗漏压缩骨折骨质量
骨水泥弥散分布对椎体强化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弥散状态对椎体强化术后残留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的10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骨水泥弥散充分,n=69)和B组(骨水泥弥散不充分,n=39)。对比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损伤椎体高度(IVH)、局部后凸Cobb角(LKA)。结果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2天LKA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前后IV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充分弥散可减轻椎体强化术后残留疼痛。
李威周静
关键词:骨水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2024年
探究椎体强化术后再发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并提出一些预防建议。方法 选取本院(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14-2022期间收治的椎体强化术治疗患者共计114例。在患者术后一年进行随访,了解椎体骨折再发状况,并分为再发组(32例)与未再发组114(82例),分析患者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来看,再发组的平均年龄为68.45±1.8岁,高于未再发组的60.54±1.1岁,且再发组的体质指数高于未复发组的19.9±0.3,在有无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面,再发组有78(95.1)有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而再发组有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为0(0.0);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式、骨水泥穿刺方式、骨水泥用量(ml)以及骨水泥弥散渗透率(%)等比较。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在治疗方面一般会采用椎体强化术,但术后由于一些因素,患者还会出现再发的可能。从本次探究的结果来看,导致术后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骨密度因素、肥胖因素、骨水泥体积因素、骨水泥渗漏因素等。为了避免术后椎体骨折发生,就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因素控制。比如对于骨密度较低的群体,要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来解决骨密度较低的问题,避免发生骨质疏松的病症;制订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追求加大骨水泥的填充量等。这样能避免患者术后发生椎体骨折风险。
陈亮清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VAP)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术前预防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2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PVAP术后感染患者诊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68~81岁,平均74.8岁,从手术至明确感染的时间为5~24个月,所有患者均表现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7~8分,均有胸腰椎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和叩击痛,4例患者有双下肢不同程度肌力下降等神经症状,其中2例伴二便障碍。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WBC)计数为(4.0~7.3)×10^(9)/L,C-反应蛋白(CRP)为1.51~66.00 mg/dL,红细胞沉降率(ESR)为2~94 mm/1 h,降钙素原(PCT)为0.10~0.40 ng/mL,X线、CT及MRI检查考虑感染表现,病原学及病理学明确4例结核分枝杆菌,其中1例合并鲍曼不动杆菌,另1例患者诊断为表皮葡萄球菌。末次随访时,2例患者死于并发症,3例患者经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体温正常,炎性指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影像学检查提示未见感染征象。结论术前充分评估和合并症对症处理,术中规范操作,可减少PVAP后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早期诊断与系统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于召龙孙晓江程晓非丁宝志赵长清马辉
关键词:术后感染致病因素

相关作者

梁德
作品数:502被引量:1,920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张顺聪
作品数:307被引量:1,129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
江晓兵
作品数:402被引量:1,572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水泥
杨志东
作品数:289被引量:1,151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质疏松症 大鼠骨量
姚珍松
作品数:228被引量:919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大鼠骨量 椎体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