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篇“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相关文章
-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临床和MRI资料。结果: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后缘终板不规则破坏和局限性骨质缺损,缺损区见椎间盘信号影。结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有较具特征的MRI表现。
- 刘鹏丁长青潘荣雷刘德海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磁共振成像
- 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影像学联合检查及对症治疗确诊为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对所有患者行腰椎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并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3D)及多层面重建(MPR),根据影像结果诊断并明确X线与CT 3D、MPR诊断结果及病情评估能力,总结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疾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 50例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患者中,CT 3D、MPR确诊45例,确诊率为90.00%,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88.00%,评估椎管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18例,重度狭窄11例;X线平片确诊31例,确诊率为62.00%,敏感度为64.00%,特异度为56.00%,评估椎管轻度狭窄14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8例;两种检查方法确诊率比较,CT检查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对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检出率较高,可根据其特异性CT表现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对椎管狭窄程度判断较为准确,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李红艳张彩霞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选取30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病变部位椎体后下角主要表现为缺损的患者,基于相应部位,存在三角形游离骨块突出椎管内;2主要缺损为椎体后下缘正中缺损患者共24例;正中偏外侧局限性骨缺损患者6例;24例患者呈类圆形、6例患者呈不规则形,其密度和椎间盘相似度极高,CT值维持在65 Hu^90 Hu,周围存在硬化带;3在T1WI中,病变椎体后下缘信号不具均匀性,同时相应的椎间盘信号也不具均匀性,T2WI结果与T1WI结果相同。结论:CT检查可展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 张文斌
- 关键词:腰椎软骨结节影像学诊断
- 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将数据进行三维(3D)重建和多平面(MPR)重建处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单发29例,多发1例,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后下缘2个,L5后上缘6个,后下缘2个,S1后上缘1个。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是诊断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依据。
- 阿依努尔.哈帕实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85例CT影像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CT影像特征,以避免或减少误漏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5例LPMN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5例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56例出现间歇性跛行。行CT检查首次确诊LPMN 79例,误漏诊6例,后经复查CT或重新阅片确诊。本组85例均经手术摘除突出髓核及骨块,病理结果进一步证实LPMN诊断。结论 CT扫描技术运用不当、对本病认识不足是本组误漏诊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本病的特征性CT表现,可最大程度减少误漏诊。
- 张黎明宋绍文张国平
- 关键词:腰椎软骨结节误诊骨质增生
- 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CT诊断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2例,诊断准确率为94.12%(32/34),1例误诊为突出椎间盘髓核钙化,1例误诊为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为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骨质缺损区,骨质缺损区后壁见弧形或弓形条块状骨块。结论 CT有助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及常见椎体后缘骨化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杨建勇解丙坤
- 关键词:腰椎软骨结节CT
-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表现,并总结其病理解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典型病例的CT和MRI表现,对比各种扫描序列在现实病变特征上的差异,进行常规矢状面扫描。结果:CT表现为椎体后缘中央或者略微偏局限性骨质缺损,呈现类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密度和临近椎间盘相类似。MRI主要表现为病灶都位于椎体终板后部,而且终板都呈现不规则破坏和局限性骨质缺损,形成椎管狭窄,骨质缺损区的厚壁可以看见低信号阴影,经过扫描现示凹陷的终板有不规则增厚,与CT上软骨结节周围骨质硬化相吻合。结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和CT表现均具有特征性,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或者腰椎软骨板破裂症都不能准确概括该病的主要特征,但是目前还没有更加合适的表达方式。
- 向旭
- 关键词:腰椎软骨板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形成机制及CT诊断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形成的具体机制及其CT表现。方法:收集23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例,采用飞利浦单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由2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并作出诊断。结果:CT上缘正中型5例(21.7%),上缘偏侧型2例(8.7%),下缘正中型11例(47.8%),下缘偏侧型5例(21.7%);周围有硬化19例(82.6%),无硬化4例(17.4%);受累椎体21例为单发(91.3%),2例为多发(8.7%),共形成软骨结节25个,其中L4椎体12个(48.0%),L5椎体5个(20.0%),L3椎体1个(4.0%),L2椎体4个(16.0%),S1椎体3个(12.0%);椎间盘脱出5例(21.7%),椎间盘突出17例(73.9%),两者合计22例(95.7%);椎体变形并向后突出18例(78.3%),硬膜囊、神经根同时受压变形、移位11例(47.8),单纯硬膜囊受压14例(60.9%),单纯神经根受压移位7例(30.4%),无硬膜囊和/或神经根受压2例(8.7%)。结论:先天性解剖缺陷和慢性创伤是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形成因素,CT扫描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滨
- 关键词: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85例CT诊断及漏误诊分析
- 2012年
- 目的增强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认识以避免漏误诊。方法总结85例LPMN的特征性CT表现并分析漏误诊原因。结果特征性CT表现为椎体后缘伴有硬化环的骨质缺损区,缺损区后方有骨块突人椎管导致椎管狭窄。扫描技术运用不当、对本病认识不足等原因可导致漏误诊。结论提高对LPMN的认识,避免漏误诊,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张黎明宋绍文张国平
- 关键词:腰椎误诊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致侧隐窝狭窄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致侧隐窝狭窄的CT诊断价值。方法 2008~2010年对具有腰腿痛症状的3000例无明显外伤患者进行CT腰椎检查,筛选出具有LPMN的84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LPMN有特征性的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区,大小不一,密度与椎间盘基本相同,边缘有厚薄不一的硬化,骨质缺损后方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并突入椎管内,全部或部分与椎体分离,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其中95.2%(80/84)合并有同层的椎间盘突出,造成侧隐窝不同程度的影响。软骨结节具有单发及多发,其中大多数影响到侧隐窝变窄,侧隐窝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结论 CT扫描能发现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及其对侧隐窝影响的情况,并能评估侧隐窝狭窄程度,对提高侧隐窝狭窄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陈惠林
- 关键词:腰椎软骨结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侧隐窝
相关作者
- 高代平

- 作品数:17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腰椎
- 秦东京

- 作品数:125被引量:6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DWI
- 陈国雄

- 作品数:16被引量:5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
- 研究主题:MRI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腰椎
- 郭德安

- 作品数:35被引量:173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泰达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杜乃瑄

-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成像技术 图像重建 MR CT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