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篇“ 植株特性“的相关文章
土壤微生物菌剂对山东大棚苹果植株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了分析土壤微生物菌剂对大棚苹果植株特性的影响,开展大棚种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法,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K)、高浓度土壤微生物菌剂组(T1组)、中浓度土壤微生物菌剂组(T2组)和低浓度土壤微生物菌剂组(T3组),比较不同土壤微生物菌剂使用量对大棚苹果叶片、果实生物学性状,以及连续3年苹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2组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显著高于T1、T3和对照组,T1、T3比较无显著差异;T2苹果连续3年总产量均高于T1、T3和对照组,且T1、T3比较无显著差异;T2、T3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T1和对照组,T1、T2和T3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CK。结果说明三组土壤微生物菌剂使用量均对苹果植株生长产生有益影响,其中以中浓度土壤微生物菌剂喷施量苹果植株特性最为理想。综合苹果品质、产量等因素,应选中浓度土壤微生物菌剂喷施量,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改善种植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苹果产量,并改善苹果果实品质。
杨东
国审玉米品种新单61的选育植株特性和灌浆进程测定
2021年
“新单61”是2018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黄淮海夏玉米组别审定的优良品种。于2010年用自选黄改系“新01A3”为父本,“新美09”为母本组配的单交种,具有广适性强、多抗、质优等特点。同时,通过2a的灌浆进程测定,明确了“新单61”灌浆过程中其体积、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体积、鲜重和干重随授粉天数变化的方程拟合。
洪德峰马俊峰卫晓轶马毅魏锋王稼苜张学舜唐振海
关键词:植株特性灌浆进程
^(60)Co-γ辐射对半夏愈伤组织成苗及植株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不同^(60)Co-γ射线对半夏愈伤组织成苗率及植株特性的影响,确定^(60)Co-γ辐射半夏的半致死剂量。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半夏愈伤组织进行照射,分析比较不同辐射剂量下的分化率、成苗率、死亡率及植株生长、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0-30 Gy范围内,芽分化率与辐射剂量成负相关;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半致死剂量为22.34 Gy;辐射后的部分再生植株株高、块茎大小低于对照组再生植株,且辐射后的部分再生植株块茎鲜重、叶型、珠芽着生位置、珠芽数目、叶绿素含量、酯酶同工酶均发生不定向变异。综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共筛选出变异植株13株,在25 Gy处理下突变频率最高,获得变异植株5株,与半致死剂量接近,为最佳辐射剂量。
赵中莹李青苗田孟良杨小倩康瑶邱玉洁张庆玲刘帆
关键词:半致死剂量
土壤微生物菌剂对大棚油桃植株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以油桃品种‘离核甜’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微生物菌剂对大棚油桃植株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种土壤微生物菌剂对‘离核甜’油桃的植株特性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处理4对增加株高、胸径效果最好,胸径增加与CK差异显著;减少了叶芽数,促进新枝生长,具有增加新枝节间距离,增加叶长、叶宽、Pn、Tr、Chi等作用,整体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对花芽数有促进作用,与CK相比差异显著,能提高叶片的Pn。
王鹏韩娟国淑梅牛贞福王清伟
关键词:大棚油桃植株特性
高密再增密对玉米植株特性、产量及耐密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在高密再增密的条件下,连续5年对黄淮海区域60个夏玉米品种的植株特性、产量及耐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倒伏倒折率增加,单株叶面积降低,群体LAI增加,空杆率上升。不同品种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整体产量水平增加不显著。不同品种耐密性能不同,良硕88、新单65、利单618、滑玉168、泽玉8911、新单61、豫单9953等品种耐密植系数值高,耐密性好。
洪德峰马俊峰卫晓轶程东祥马毅魏锋王稼苜唐振海
关键词:植株特性穗部性状耐密性
水稻植株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8年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稻田是重要温室气体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水稻植株特性既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也是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但是,至今关于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的调控效应及其机制仍存在许多不一致的认识。为此,本文从形态特征、生理生态特征、植株-环境互作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水稻地上部形态特征如分蘖数、株高、叶面积等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起关键作用的是地下系统。优化光合产物分配在持续淹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稻田甲烷排放。提高水稻生物量在低碳土壤增加稻田甲烷排放,但在高碳土壤下降低甲烷排放。本文还明确了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未来应加强水稻根系形态及其生理特征,以及水稻植株-土壤环境(尤其是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互作对稻田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影响的研究,在方法上应加强微区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结合,并开展植株和稻田的碳氮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为高产低碳排放的水稻品种选育和低碳稻作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江瑜管大海张卫建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稻田
限根栽培对设施油桃植株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限根栽培对设施油桃植株特性的影响,以离核甜、中油13号2个油桃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限根栽培处理(环形限根、两侧限根、容器限根),以正常生长(不限根栽培)为对照(CK)。结果表明:3种限根方法对油桃的株高、冠幅均有限制作用,叶片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含量、叶片气孔导度均比CK增加。3种处理的新枝抽发数量、成枝率、坐果率相较CK均有所下降;两侧限根、环形限根能增加每枝条花朵数量,而容器限根则显著降低叶长、叶厚、叶面积。综合各项指标,两侧限根较适宜设施油桃限根栽培,对2个油桃品种的株高、冠幅限制作用明显,促进花芽分化,坐果率与CK差异不显著,果实数量较CK增加,其叶片的长度、宽度、厚度、叶面积均接近于CK。
王鹏韩娟国淑梅牛贞福
关键词:设施油桃限根栽培植株特性
根瘤菌和氮素对大豆植株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为了初步了解延安地区大豆植株特性及其产量对根瘤菌和氮素的响应,在接种根瘤菌的情况下,设置施氮量分别为0(N0)、50%(N50)、75%(N75),研究不同浓度的氮肥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以T1:150kg·hm^(-2)重过磷酸钙+75kg·hm^(-2)硫酸钾为底肥作空白对照,T2:底肥+根瘤菌,T3:底肥+根瘤菌+60kg·hm^(-2)氮肥,T4:底肥+60kg·hm^(-2)氮肥,T5:根瘤菌+60kg·hm^(-2)氮肥,研究不同配比的根瘤菌与氮肥对大豆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的大豆植株,根部根瘤数量增多,且干重也相应的增大;大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随氮肥的浓度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50为最佳施氮量;T3复合处理下,大豆成熟期生理性状高于其它处理。在接种根瘤菌剂情况下,配施一定量的氮肥可使大豆植株的各项生理特性达到最大值,同时达到大豆丰产;氮素浓度使用不当会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浓度过低不利于根瘤的形成,过高对根瘤的固氮有抑制作用。
梁福琴关大伟党蓓蕾樊晨张强王晓霞吴菊梅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氮肥植株特性
蒙早苦荬菜疑似越年生植株特性研究
2017年
本论文以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Mengzao)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年种植及疑似越年生的蒙早苦荬菜植株农艺性状及根系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探究蒙早苦荬菜是否具有越年生特性。研究发现当年种植及疑似越年生的蒙早苦荬菜在主要农艺性状及根系越年返青后活力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分析认为蒙早苦荬菜不具备越年生特性。苦荬菜田内发现的疑似越年生植株应为秋季种子自然落粒形成的宿存根早春返青后生长的植株
黄丽娟贾玉山侯美玲王小红阿日贡杜珠梅格根图
关键词:苦荬菜农艺性状根系特性
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特性与产量结构及其增产潜力分析
2014年
本实验通过对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伟科702和中单909五个玉米品种植株特性及产量的比较,从而对其增产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伟科702亩产最高为756.7kg,千粒重最高为341.00g,植株特性优良,绿叶有效功能期,抗倒能力等综合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是五个推广品种中最佳的品种,将有望成为黄淮生态区未来的主推品种。
孙君艳李淑梅董丽平
关键词:玉米增产潜力

相关作者

王俊发
作品数:233被引量:438H指数:11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研究主题:收获机 冰雪 青贮饲料收获机 切碎装置 渠道防渗
马旭
作品数:458被引量:2,114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秧盘 育秧 农业机械 精密播种机
杨传华
作品数:147被引量:327H指数:9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研究主题:钵苗 根茎 移栽机 还田 秸秆
王树林
作品数:46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悬挂架 发动机 长根 供油提前角 夹持
魏天路
作品数:139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研究主题:优化设计 实践教学 工科大学生 精密排种器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