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6篇“ 检察建议“的相关文章
- 检察建议备案工作现状及改进
- 2025年
- 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检察建议的规范性,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建议备案工作中仍存在“重制发、轻备案”思想,制而不备、备而不查现象,及必要性等验证机制相对缺乏问题。对于以上问题,可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和AI智能审查工具,完善检察建议备案制度,构建文书备案强制校验机制,建立健全备案、存档双轨程序,消除监管盲区,并通过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与跨周期效果评估相融合的验证体系,补齐必要性验证机制短板,高质效办理每一个检察建议,从而更加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有效参与社会治理。
- 唐千雅
- 关键词:检察建议备案
-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不足与改进
- 2025年
-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对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检察建议。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推进法律正确实施、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王立志李超
- 以高质效检察建议强化检察责任担当
- 2025年
- 当前,检察建议已经成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方式。新征程上,基层检察机关及其检察人员必须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着力提升检察建议工作质效,确保在协同推进法治建设各环节改革进程中充分体现检察责任担当。
- 冯之东
- 关键词:检察建议检察人员责任担当法治建设法律监督工作
-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办理的规范化路径探析
- 2025年
-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对同级法院生效裁判结果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与抗诉的界线不够明晰、能否引起再审并改判易受非案件因素影响、被接受程度较低、案源缺乏均衡性和稳定性、监督刚性不足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价值,有必要从案件办理程序的规范化、法检工作交流的机制化、文书制作的格式化、运用大数据挖掘监督线索的常态化、后续评估与跟进监督的制度化等方面发力,增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监督质效。
- 刘斌陈伟
- 关键词:抗诉
- 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衔接转化
- 2025年
- 构建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衔接转化机制,凝聚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合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期待。公益诉讼制度以司法手段保护公共利益,以法治方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不仅肯定了公益诉讼制度的独特价值,亦对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宋智敏唐小曼
- 关键词: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法治方式人大代表建议司法手段
- 检察建议在犯罪治理中的逻辑进路与实践面向
- 2025年
- 犯罪治理是由源头预防、诉前分流、诉中化解、诉后治理四个环节组成的社会越轨行为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充分参与犯罪治理,是检察机关履行刑事诉讼主体责任的必然逻辑、刑事检察依法全面履职的具体表现、“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方面,对推动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全面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要方式、增强法律监督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提升法律监督权威的有效载体,切入犯罪治理体系的点位及作用主要体现为在源头预防、诉前分流、诉中化解、诉后治理四个环节分别发挥提醒、控制、息讼、建制作用。以检察建议推动犯罪治理,一方面需要依托司法诉讼职能,运用个案检察建议,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妥善处置社会矛盾纠纷;另一方面需要依托司法诉讼延伸职能,充分运用类案检察建议,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 时侠联
- 关键词:犯罪治理检察环节检察建议
-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完善研究
- 2025年
-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是司法对行政的监督,是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的一个创新;但目前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判断标准不统一、检察建议书内容规范性不足、诉前检察建议刚性不足、诉前检察建议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从构建合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标准、规范检察建议书内容、提升诉前检察建议刚性、健全诉前检察建议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完善诉前检察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诉前检察建议的作用。
- 赵美玉
-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公共利益
- 筑牢养老服务领域安全防线 各地检察机关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一年间
- 2025年
- 王某因生活不能自理入住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一家养老院接受看护。2020年9月至10月期间,辛某作为养老院的看护人员,多次对王某实施辱骂、威胁、殴打等虐待行为。公安机关将辛某抓获后,起初并未立案。经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公安机关以辛某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2024年7月,法院以虐待被看护人罪判处辛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赔偿8万余元。
- 董凡超
- 关键词:检察机关检察建议立案监督养老院养老服务
-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制度检视与优化
- 2025年
- 向违法行使行政职权或者怠于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枢纽。究其制度本源,可追溯至列宁的一般法律监督理论,并经本土化重构发展而来。规范分析表明,该制度兼具诉讼程序衔接功能与社会协同治理价值,但在实践中呈现诉前程序刚性过载、检察建议文本要件泛化、制发对象标准歧异及法定职责判定基准模糊等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监督模式与现代行政法治需求的深层张力。为确保行政公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性和推动检察工作的现代化,应对现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框架进行优化,构建在个案中灵活的检察建议制发要求免除机制,建立“磋商-检察建议”繁简分流程序,采取“以主责模式为主,上下联动模式为辅”的检察建议制发模式,构建判断行政机关法定职责的自主知识体系,以促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 傅瀚蓬朱应平
-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
-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适用边际被引量:1
- 2025年
- 由于规范不足和理解差异,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发挥良好社会治理效果的同时,也存在多发、滥发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一系列经典案例很好地勾勒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实践运作中的实际情况,包括制发对象、制发时机和制发情形三个维度。从历史梳理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经历了一般监督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时期、自我规范时期等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性质上,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应当定位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权,区别于一般监督,这是明确其适用边际的前提要件。为避免检察权的肆意扩张,应当在制发对象上进行适当限缩,以公共属性和行政属性为限,考量与案件的关联度。在制发时机上予以明确,以依托类案制发为主,减少针对个案制发检察建议,避免不依托案件的抽象监督。在建议类型和情形上进一步完善,探索更为周延的检察建议类型划分,并细化既有的制发情形。
- 余凌云陈思琳
- 关键词: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法律监督
相关作者
- 胡思博

- 作品数:47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民事裁定 检察监督 检察建议 民事检察监督 检察机关
- 田飞

- 作品数:2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研究主题:合法性审查 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姜伟

- 作品数:40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羁押必要性 诉讼监督 检察 检察机关 检察建议
- 曹建明

- 作品数:256被引量:2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人员 检察事业
- 杨建顺

- 作品数:157被引量:1,742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法 行政法学 行政诉讼 行政程序法 政府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