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篇“ 梨火疫病“的相关文章
疫病被引量:5
1997年
疫病是苹果和树中极易传染和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也是我国禁止进境的危险性病害之一。最近几年,在欧洲的匈牙利、克罗地亚、捷克、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都先后发现了疫病,感病果树多被砍伐和销毁,损失严重。我国近十多年来从世界各地引进了相当数量的果树种苗,防止和警惕该病的传入和发生,是当前检疫和果树生产的主要课题。疫病危害蔷薇科仁果类果树,以、苹果最为严重。
罗弘鑫
关键词:火疫病检疫细菌性病害
疫病被引量:2
1983年
危害及发生历史 疫病(Fire blight of pear)是由一种细菌为害造成的,、苹果等受害后,枝、叶、花、果实等好像烧过一样,因此而得名。 1879年美国的Burrill首次发现并研究了它的特性,是人们认识的第一个植物细菌性病害,后来又经试验首先证实它是由昆虫传播的植物病害。 疫病发源于美国,1780年首次发生在纽约州的哈德孙河高地。
张志雍
关键词:梨火疫病观赏植物细菌性病害寄主范围欧洲经济共同体发生历史
一种防治疫病的复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疫病的复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贝莱斯芽孢杆菌FX1发酵液和春雷霉素水剂为有效成分的复配剂,能够有效防治果树疫病。该复配剂将贝莱斯芽孢杆菌FX1发酵液和...
罗明李星晨王倩韩剑盛强王一帆
一株解淀粉芽孢变杆菌及其在阻断疫病菌自根部侵染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解淀粉芽孢变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其在阻断疫病菌自根部侵染中的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变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
白剑宇于宏安熊本涛刘保军张鲁豫
防治香主干疫病斑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香主干疫病斑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药剂组合液配置:解淀粉芽变杆菌用清水稀释300‑400倍、多锰锌用清水稀释400‑500倍,稀释均匀的药剂按解淀粉芽变杆菌和多·锰锌的重量比1‑1.5:1‑1...
白剑宇刘保军张鲁豫
一种防治疫病的中药提取液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疫病的中药提取液发酵制剂,所述中药提取液发酵制剂由植物乳杆菌接种至含有中药提取液和辅料的混合液中进行发酵所得发酵产物液制备而成;其中,中药包括金银花、黄连、黄柏、连翘、苦参、五倍子、马齿苋、川牛膝、...
金阳
疫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2024年
【目的】利用幼果建立疫病(Erwinia amylovora)抗性资源评价体系,筛选出对疫病具有抗性的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36个品种和41个库尔勒香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果实进行接种试验,并根据接种后致病力的强弱,制定品种(种质)的抗性分级指标,综合评价77份种质资源的抗病水平。【结果】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相比,接种幼果期果实更能准确评估品种(种质)的抗性水平;在接种24 h后,幼果开始显症;77个品种(种质)对疫病的抗性水平差异显著,高感品种(种质)13个,感病品种(种质)11个,中感品种(种质)27个,抗病品种(种质)26个;供试品种(种质)对疫病的抗性不高,其中只有33.77%的品种(种质)表现抗病性,66.23%的品种(种质)不同程度感病。【结论】本研究建立以果实的幼果期为接种时期,在接种24 h时开始观察发病情况的疫病抗性资源评价体系;从供试品种(种质)筛选出的26份材料达到抗性水平,为培育新的抗性品种提供参考。
刘振亚苏宣乐唐丽雷晨浩李亚鹏但红侠张王斌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梨火疫病抗性
捕食疫病菌黏细菌菌株的筛选及其生防潜力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发掘疫病生防资源,探究黏细菌在疫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菌苔捕食和对峙共培养从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黏细菌菌株中筛选高效捕食疫病菌的黏细菌菌株,并通过喷施离体花序和盆栽杜苗测定其防病效果。【结果】(1)46株供试黏细菌菌株对疫病菌均具有捕食能力,其中菌株WCH05、FB02和WCH03对疫病菌的平板捕食能力较强。(2)黏细菌菌株WCH05预处理(喷施)对预防花腐的效果显著,其7d平均防效为68.35%,与农用链霉素(68.20%)接近,其次是菌株FB02,防效达到63.24%,而菌株WCH03的防效相对较低,为50.36%;黏细菌菌株WCH05、FB02和WCH03预处理(喷施)能够显著降低盆栽杜苗嫩枝的枝枯率和病情指数(p<0.05),7~21 d的平均保护性防效分别为81.53%、76.38%和71.44%,治疗性防效分别为63.84%、51.13%和54.88%。(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将WCH05和FB02鉴定为橙色黏球菌(Myxococcus fulvus),WCH03鉴定为黄色黏球菌(Myxococcusxanthus)。【结论】筛选获得3株对疫病菌具有高捕食能力的黏细菌菌株,室内防效显著,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董志铭白欣禾窦新玉罗明吕文韩剑
关键词:梨火疫病黏细菌捕食生物防治
采后香疫病菌检测及病原菌存活时间研究
2024年
为明确在采后果实上是否携带疫病菌以及在果实上的存活时间,采集库尔勒地区不同园的成熟果实,通过活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后香上的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进行动态检测,并对Zell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采集的果实上存在E.amylovora。E.amylovora在果实不同部位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为果面(133 d)>果萼(83 d)/柄洼(83 d)>果柄(63 d);在不同部位的活菌阳性检出率由大到小为果面(6.88%)>果萼(3.75%)>柄洼(2.19%)>果柄(1.57%),且分离出的菌株仍具有致病力。由此可知,加强香检疫是防止该病害跨区传播的重要方法。同时,该结果对香作为E.amylovora传播源的风险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志强赵志强魏然
关键词:火疫病存活时间
疫病菌拮抗菌株组合的亲和力及其防病效果测定
2024年
为获得对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抑菌活性高、防病效果好的拮抗菌组合,以实验室前期从香酵素液中分离初筛出的E.amylovora拮抗细菌菌株为材料,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菌株之间的亲和性,打孔-抑菌圈法测定复配组合菌株的抑菌活性。对筛选出相容性良好,对E.amylovora抑菌作用强的拮抗细菌组合通过喷施香离体花序和盆栽杜苗评价其对疫病的防病效果。结果显示:筛选出相容性良好的3个拮抗细菌组合FX1-FJ20、FX74-FN12和FX70-FX43,其复配比例为1∶1的组合菌体发酵液和组合除菌发酵液的抑菌率均达到83%以上,明显高于单一菌株。3个拮抗细菌组合菌体发酵液和组合除菌发酵液对香花腐的3~7 d的平均预防型防效分别为56.26%~73.16%和72.02~82.66%;对杜苗的7~15 d的预防型防效分别为67.38%~77.73%和71.78%~80.11%,治疗型防效分别为64.53%~75.01%和69.09%~79.03%。组合菌的防效均较单个菌株提高,组合菌除菌发酵液的防效优于组合菌菌体发酵液,预防型防效优于治疗型防效。综合防效试验结果可见,拮抗菌组合FX74-FN12的防效最佳,其菌体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液对香花腐3~7 d的预防型防效分别为73.16%、82.66%,比单菌株的平均防效分别增加12.90%和22.40%;对杜苗的7~15 d的平均预防型和治疗型防效分别达到75.00%和79.00%以上,比单菌株的平均防效分别增加15.12%和11.02%,对疫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宋淑敏董代幸盛强韩剑罗明
关键词:梨火疫病菌抑菌活性防效

相关作者

罗明
作品数:205被引量:1,366H指数:21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梨火疫病菌 梨火疫病 哈密瓜 内生固氮菌 内生细菌
韩剑
作品数:88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梨火疫病菌 梨火疫病 植原体 病毒 枣疯病植原体
胡白石
作品数:155被引量:982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梨火疫病菌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 功能分析 水稻白叶枯病菌 梨火疫病
刘凤权
作品数:295被引量:1,033H指数:1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梨火疫病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 杆菌
许志刚
作品数:138被引量:1,149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白叶枯病 拮抗细菌 细菌性条斑病 白叶枯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