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2篇“ 梨小食心虫“的相关文章
- 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效果
- 2025年
- 梨小食心虫是果园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树、桃树、山楂树及樱桃树等。2023年通过在果园设置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实施无公害的绿色防治技术,结果表明:99%以上的梨小食心虫在果园迷失方向,导致后代繁殖的数量明显减少,蛀果率能够控制在1%以下,果实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迷向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
- 陈光李遵祖段华张旭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 基于虫情测报的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措施
- 2025年
- 针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以测报为基础,可以更准确地作出预测,采用综合措施,在有效时间内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 焦广明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测报
- 蒙阴县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特征与综合防治
- 2025年
- 梨小食心虫作为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对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蒙阴县中蟠11号为例,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征等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果农提供有效的指导。
- 蹇兆凯秦昌杰潘新龙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 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引诱剂及诱捕器改进
- 2025年
- 性信息素防治已成为梨小食心虫的主要生防手段。在迷向果园中或虫口密度较大时,梨小食心虫的性信息素监测诱捕受到影响且无法监测雌蛾。本研究在常规桃园和性信息素迷向处理的桃园,探究了乙酸松油酯、E8,E10-12:OH与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引诱效果并配套改进诱捕装置。结果表明,乙酸松油酯以水溶式在三角-水杯形诱捕器下诱捕效果最佳,诱捕量为38.22头;E8,E10-12:OH、乙酸松油酯与梨小性信息素结合使用均表现为协同引诱,相较于单纯梨小性信息素,三者组合处理的捕获量可达2.38倍。含有乙酸松油酯的处理可捕获雌虫,诱雌率可达18.6%;迷向桃园中,梨小性信息素和E8,E10-12:OH均较难监测害虫发生,仅含有乙酸松油酯的处理组捕获了梨小食心虫并捕获雌虫,诱雌率可达37.6%。研究表明这三种物质的组合在高密度虫口或迷向处理时,捕获了更多的(雌性)梨小食心虫,提高了种群评估的精确度。
- 张博军李依然韦肖红李先伟赵龙龙马瑞燕相会明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迷向诱捕器
- 黄河滩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 2025年
-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的害虫,主要危害梨、桃等果树,同时也可能危害苹果、山楂、杏、枣等果树。其幼虫会在果树的新梢和果实内部蛀食,导致新梢萎蔫下垂、枯死、折断,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死亡。分析梨小食心虫的虫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对其防治提供指导。
- 于瑞宁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 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 2025年
- 【目的】准确掌握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探明其在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理论抽样技术。【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回归方程对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最适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大田的抽样模型和抽样数,应用了lwao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技术。【结果】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整体呈聚集分布,且成虫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分布型对密度的依赖性较强,聚集度和密度呈正相关,在低密度下呈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根据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λ=mr/(2k)计算各样点的聚集均数全部大于2,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冬枣树上的聚集是由自身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根据lwao的m*—m回归方程明确了梨小食心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D^(2)[(3.2763/m)+0.0868],在同一允许误差值下,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最适理论抽样数减小,允许误差值越小,抽样数越大,在虫口密度达到一定值时,最适理论抽样数稳定在某个值不变。【结论】当把防治阈值假设为6头/株时,求得其序贯抽样方程为Tn=6n±9.3553√n。连续调查10株冬枣时若其累计虫量大于90头,需采取防治措施。
- 田刚尔热斯白克·塔米力杨国梅张栋海王凡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冬枣园抽样技术
- 基于深度学习和BP神经网络的梨小食心虫监测预测方法
- 本发明适用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深度学习和BP神经网络的梨小食心虫监测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深度学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可有效地进行梨小食心虫的虫害情况监测,并对虫害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其监测预测方法操作简...
- 胡祖庆石祥张琦罗晨胡小平宋梁栋王忠娣牛晓萍杨荣李赟黄卫利
- 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触角电位反应、交配和繁殖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对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强、高效、无毒和生态效益高的防治手段,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性信息素的剂量和迷向丝的悬挂密度。本研究旨在探索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准确使用方法,为有效提升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水平、实现我国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将含有4种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和十二碳-1-醇)的性信息素,设置5种剂量(0.0131,0.131,1.31,13.1和131 mg)处理梨小食心虫成虫,测试未交配和交配1次雄成虫对不同剂量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通过室内笼罩试验测定雌、雄成虫的交配对数、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日龄和单雌产卵量以及卵的孵化量与孵化率的变化特点,并在田间验证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蛀果防效。【结果】EAG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性信息素剂量增加,未交配雄成虫的EAG反应增强,在剂量为13.1 mg时达到最强;而性信息素剂量对交配1次雄成虫的EAG反应无显著影响。在笼罩试验中,性信息素剂量为1.31~131 mg时,雌、雄成虫的交配对数较对照(正己烷)显著降低。尽管性信息素处理组成虫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日龄以及单雌产卵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5种剂量性信息素均显著降低了卵孵化量和孵化率。不同剂量性信息素直接对孕卵雌成虫进行刺激时,与对照相比,单雌产卵量无显著变化,但0.131~131 mg性信息素显著降低了卵的孵化量和孵化率。剂量为131 mg的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率和蛀果防效显著高于13.1 mg剂量性信息素,悬挂60和90根/667 m2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蛀果防效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适用于梨小食心虫�
- 李颖曹炜晔刘昌念牛国飞王怡李捷马瑞燕孔维娜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嗅觉反应交配行为
- 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暗循环变化过程中的光周期、日落时间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为研发基于光干扰成虫产卵行为的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夏和秋季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下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室内人工气候箱中比较分析不同光周期(15L∶9D,14L∶10D和13L∶11D)、日落时间(19:00和16:00)及不同强度(1000,500,100,50,10,5,1,0.5和0.1 mW/m^(2))弱光间断(1 h)等光暗周期条件下成虫产卵节律的差异。【结果】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下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表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春、夏和秋季(日落时间分别为18:30,19:30和18:30)时,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18:00-19:00,19:00-20:00和18:00-19:00,即均为日落前后0.5 h内,该时段光照强度变化剧烈,从10000 mW/m^(2)迅速降至0.01 mW/m^(2)。同一日落时间不同光周期(15L∶9D,14L∶10D和13L∶11D)下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节律无明显差异,呈相似的“单峰型”曲线。日落时间为19:00和16:00时,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具有明显差异,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19:00-20:00和16:00-17:00,即日落后1 h,占单日总产卵量的54%以上。日落前的弱光间断环境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发生了改变,相比于1000,500和100 mW/m^(2)弱光间断下的前小后大的“双峰型”曲线,50,10,5,1,0.5和0.1 mW/m^(2)弱光间断下成虫的产卵节律则为前大后小的“双峰型”曲线,产卵高峰出现均在16:00-17:00(即弱光间断期),产卵百分数高达40%以上,其次为19:00-20:00。不同强度的弱光间断下梨小食心虫的单日单雌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0.5和0.1 mW/m^(2)弱光间断下单日单雌产卵量最高(分别为33.05和31.00粒)。【结论】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可以影响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昼夜节律,其产卵活动主要发生在低于50 mW/m^(2)弱光或黑暗期。
- 杨小凡马爱红朱洁牛一平冉红凡路子云李建成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产卵昼夜节律光照强度
- 嘉兴市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为阐明嘉兴市不同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梨小食心虫虫口数量变化,利用Pearson积矩分析虫口变化与降水量、温度、日均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存在差异,单植蜜梨园一年有6个高峰期,单植槜李园一年有7个高峰期。2个果园雄虫消长与温度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日均光照时间及降水量均无明显线性关系。由此可见,通过追踪关键气象因子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为实现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 朱晨辉贾怀志徐伟东姚张良陈轶平王晔青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气象因子
相关作者
- 马瑞燕

- 作品数:298被引量:1,40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莲草直胸跳甲 诱捕器 烟色
- 仵均祥

- 作品数:237被引量:1,623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梨小食心虫 麦红吸浆虫 生长发育 滞育 幼虫
- 范仁俊

- 作品数:204被引量:87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防效 高效氟氯氰菊酯 农药
- 庾琴

- 作品数:94被引量:5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梨小食心虫 苹果黄蚜 啶虫脒 防效 毒力
- 孔维娜

- 作品数:72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引诱剂 诱捕 诱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