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5篇“ 桩土相对位移“的相关文章
- 基于桩土相对位移特征的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6
- 2023年
- 湿陷性黄土地层桩基中性点不易准确把握,会导致部分工程实测负摩阻力高于规范参考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现场浸水试验,提出一种依据湿陷性土层厚度确定桩基负摩阻力分布新方法——相对位移法,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浸水试验场地累计沉降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深度为0~15 m时土体湿陷较为充分,15 m处接近饱和自重应力界限,15 m以下土层湿陷不充分,土中竖向应力增长幅度较小,22 m以下土层基本不发生湿陷;经验参数法与相对位移法计算得到的桩基承载力分别为2 926.5、3 251.6 kN,相对位移法得到的桩基承载力更能反映桩基承实际载能力,用于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设计能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
- 陈晓广
- 关键词:负摩阻力单桩竖向承载力
- 考虑桩土相对位移的超长单桩沉降计算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在单桩沉降计算所采用的荷载传递函数法中,引入描述桩土相对位移与桩土间剪应力之间关系的Boxlucasl函数。接着通过推导得出在改进的荷载传递函数法下的基本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该微分方程的具体算例进行求解,得到桩身位移、桩周土体位移与桩土相对位移沿桩身的变化。结合具体算例将数值解与传统线性荷载传递函数法得到的解析解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解的合理性,分析了Boxlucasl函数中的参数变化对有效桩长与桩顶荷载关系曲线的影响。
- 蒋蓓陶海冰
- 关键词:超长桩有效桩长桩土相对位移荷载传递函数法
- 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试验曲线及其拟合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为研究单桩不同加载方式对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规律的影响,通过粉土中桩底无土顶压桩、桩底有土顶压桩、底托桩、自平衡桩等的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不同加载方式下的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曲线(τ-s曲线)。对τ-s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桩侧平均摩阻力呈阶段性变化;桩底有土顶压桩达到极限摩阻力需要的桩土相对位移大于桩底无土顶压桩及底托桩;不同加载方式的单桩荷载传递均较好地遵循双曲线函数传递规律,通过两种方法拟合实测单桩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曲线,所得拟合τ-s曲线的拟合度大于0.98。此外,采用变形的双曲线函数进行线性函数拟合,比采用双曲线函数模型对τ-s曲线直接拟合得到的拟合度更高。
- 包彦冉马海龙雷珊珊
- 关键词:模型试验荷载传递函数桩土相对位移双曲线函数
- 考虑桩土相对位移的单桩负摩阻力计算
- 2008年
- 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效应力法能考虑固结过程中的负摩阻力,也能考虑地面堆载的影响,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
- 李光宇陈旭怀
- 关键词:单桩负摩阻力
- 考虑地基土非线性条件下的桩土相对位移计算理论
- 2006年
- 在考虑地基土非线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桩土相对位移的计算理论,对进一步计算荷载传递函数提供参考价值。
- 刘俊舒春生王心顺
- 关键词:非线性桩土相对位移荷载传递
-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分析
- 2025年
- 对黄河中下游平原濮阳段黄河滩区粉细砂地层中3根长大桩基开展现场竖向静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数据和相关曲线,并与设计阶段勘察推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密实的粉细砂地层中,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呈现纯摩擦桩特征,桩身压缩回弹率36.7%~40.9%;粉质黏土、粉土地层中桩土相对位移分别达到5 mm~7 mm、不小于6 mm时,侧摩阻力基本可认为达到极限,而细砂地层中离散性较大,集中在3 mm~11 mm,甚至有尚需更大位移的趋势;计算长大桩基承载力时应对勘察推荐参数乘以1.1~1.7不等的修正系数。
- 王学峰李翱翔侯爵李亚雄王振民
- 关键词:静载试验桩身轴力桩土相对位移
- 武汉沿江地区超长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为研究武汉沿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承载变形特性,结合武汉“长江之门”大厦现场静载荷试验,对该项目3根桩径为1200 mm、桩长为57.5 m的钻孔灌注桩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根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均为陡降型,极限承载力为40000 kN,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压缩(占比在90%以上)产生;在砂土层中,桩侧注浆减小了极限侧摩阻力发挥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在岩层中,微小的相对位移量即会使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试桩的桩端阻力与桩端位移关系曲线表现为加工硬化的双折线模型,在极限荷载作用下试桩表现为摩擦型桩特性;桩端阻力并未充分发挥,在承载力计算时桩端阻力应乘以相应的系数。试验结果为本项目工程桩设计提供资料的同时,也可为该地区类似桩基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王金玺唐红许将
- 关键词:超长灌注桩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桩端阻力
- 桩顶荷载对软土地基-群桩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 设计并实施了软黏土地基-群桩基础体系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通过设置两组不同桩顶荷载的模型预制桩,在50g 重力加速度环境下,获取了天然地震动作用下软黏土层的加速度、承台横向位移及桩身弯矩,并据此推导计算了桩身竖向变形、桩土...
- 咸甘玲兰景岩潘旦光王永志卢彬荣
- 关键词:软土地基桩顶荷载桩身弯矩桩土相对位移
- 桩顶荷载对软土地基-群桩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 2023年
- 设计并实施了软黏土地基-群桩基础体系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通过设置两组不同桩顶荷载的模型预制桩,在50g重力加速度环境下,获取了天然地震动作用下软黏土层的加速度、承台横向位移及桩身弯矩,并据此推导计算了桩身竖向变形、桩土相对位移与桩周土抗力,分析研究了桩顶荷载对软黏土-群桩基础体系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在地震作用下桩身弯矩的反应结果比较复杂,当桩身弯矩沿深度方向出现唯一零点时,桩身弯矩随埋深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的趋势,且桩顶荷载增加时出现这一情况的概率提高了7.58%;②桩顶荷载对桩身弯矩有一定的影响,桩顶荷载增加时,桩身弯矩的最大值随之减小7%,桩周土抗力随之增大25.32%;③软黏土发生震陷时,土体相对位移在桩-土相互作用中起主导作用,桩周土抗力与桩身弯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土体相对位移最大值附近。
- 咸甘玲兰景岩兰景岩王永志王永志
- 关键词:软土地基桩顶荷载桩身弯矩桩土相对位移
- 考虑动载作用冻土桩基传递函数及其影响系数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研究动载对冻土桩基传递函数的影响,制作了室内冻土-混凝土单桩模型,在静载的基础上对模型桩施加不同频率和不同大小的正弦波动荷载,分析冻土桩基的桩土相对位移、桩身轴力以及桩侧冻结应力沿桩体埋深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理论推导,得出考虑动荷载作用的冻土桩基传递函数及反映动载影响的动荷载系数。结果表明:桩土相对位移与桩身轴力沿桩体埋深逐渐减小,桩土相对位移沿埋深近似呈1/4正弦波长变化,桩侧冻结应力沿桩体埋深先增大后减小,在桩体埋深1/2处达到最大值;随着动载频率的增大,桩顶位移、桩土相对位移及轴力减小而桩侧冻结应力增大;桩侧冻结应力沿桩体埋深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桩土相对位移与动载频率的函数,据此得到动载影响系数沿埋深的变化,其大小随着动载频率及动载占比的增大而增大。
- 张召阳吴亚平杜兆金陈林海蒋硕
- 关键词:动荷载桩土相对位移传递函数
相关作者
- 张乾青

- 作品数:324被引量:1,05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隧道 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单桩 加载装置
- 张忠苗

- 作品数:151被引量:2,138H指数:3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受力性状 软土地基 桩端后注浆 桩身压缩 侧摩阻力
- 张广兴

- 作品数:35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研究主题:受力性状 钻孔灌注桩 注浆 土钉墙 静载试验
- 李术才

- 作品数:2,534被引量:12,215H指数:5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隧道 模型试验 隧道工程 相似材料 注浆
- 赵春风

- 作品数:156被引量:1,089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极限承载力 砂土 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