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桦木科“的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乔木树种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依据收集的中国西南地区8种主要桦木(Betulaceae)乔木树种分布数据、37个环境因素数据,选取19个生物气候因素、15个土壤因素、3个地形因素,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乔木树种分布区预测模型,预测当前(1971—2000年)及未来2070年(2061—2080年)3种气候环境(SSPs126、SSPs245、SSPs585)时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乔木树种的潜在地理分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将8种桦木乔木树种当前气候环境潜在分布区数据与2000年土地利用(有林地)数据结合,将未来气候环境时8种桦木乔木树种各潜在分布区数据与2020年土地利用(有林地)数据相融合,分析各桦木乔木树种的适生区范围、变化趋势及影响桦木乔木树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①最大熵模型预测的模型精度值均大于0.8,模型预测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信度。②影响高山桦(Betula delavayi)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37%)、等温性(贡献率23.6%)、坡度(贡献率17.6%)、表层土基础饱和度(贡献率16.6%),累计贡献率为94.8%;影响其他7种桦木乔木树种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年降水量(贡献率36.1%)、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18.7%)、海拔(贡献率16.3%)、最冷月最低温(贡献率14.9%),累计贡献率达86.0%。③8个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糙皮桦(Betula utilis)、高山桦的潜在地理分布,延伸至陕西、山西、甘肃南部、河北北部、辽宁东部等地。④未来3种气候环境时,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高山桦、白桦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减少1.3%~50.6%;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糙皮桦的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增加0.2%~13.0%;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潜在地理分布,适�
虞亚楠陈佳卉殷晓洁陆双飞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理分布
内蒙古卓资中新世桦木系统分类、植物地理和古气候意义
高等维管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能够敏感地响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其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古地理演化紧密相关。中新世存在气候冷暖期交替,如中中新世适宜期和晚中新世急剧变冷,是全球生态和地质环境现代化关键时期。关键地区古植物和古...
梁莉娜
关键词:早中新世桦木科古气候
桦木植物化石多样性及其在北半球的演化历史被引量:1
2023年
桦木(Betulaceae)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具有非常丰富的化石记录,是研究北半球生物地理演化历史非常重要的代表类群。本文首次对桦木植物化石数据进行全面的搜集和整理。结果显示:桦木植物化石记录共有889条,主要来自桤木属(Alnus Mill.)、桦木属(Betula Linn.)、鹅耳枥属(Carpinus Linn.)、榛属(Corylus Linn.)和铁木属(Ostrya Scop.)5个现存属以及拟榛属(Corylites Gardner)和古鹅耳枥属(Palaeocarpinus Crane)等12个灭绝属。桦木植物化石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东亚、欧洲和北美洲的晚白垩世至更新世地层中。桦木植物化石证据表明东亚中纬度地区是晚白垩世桦木植物早期多样化的中心;古新世-始新世桦木植物开始多样化,并在欧洲和北美洲多地扩散;到渐新世桦木大部分灭绝属不再出现,少数类群继续扩张(如桤木属和桦木属);由于中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质事件发生,该时期桦木植物多样性达到顶峰;上新世-更新世桦木植物化石数量与多样性急剧减少。桦木植物的历史地理分布格局可能与北半球的地质变化、第四纪的冰川活动、古气候以及古地理的变迁紧密相连。
吴隼Jun WEN孟盈聂泽龙
关键词:桦木科生物地理化石多样性北半球
桦木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为分析桦木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区密码子的使用特征,利用CodonW1.4.2、Origin、SPSS25.0、MEGA7.0软件和在线程序CUSP对50种桦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及物种间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桦木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 index,CAI)在0.163~0.166之间,平均0.165,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范围在49.29~50.46之间,平均49.78,密码子偏好性弱。密码子不同位置的GC含量表现为GC1(45.4%)>GC2(37.4%)>GC3(29.7%),表明桦木叶绿体密码子偏好于使用A/U结尾。ENC与密码子GC2、GC3及平均G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表明,自然选择是桦木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桦木叶绿体基因组共有15个最优密码子,分别为CUC、CUG、AUC、GUC、GUG、GGG、UGC、CCA、ACG、GCC、CGA、CGG、CAG、GAG、AGG。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的聚类结果和基于matK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拓扑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桦木植物的资源利用、系统发育及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郭佳星黄祥杨梅花王蕾蕾韩彦奇李卓怡
关键词:桦木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系统发育
桦木8树种木材解剖特征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探究桦木(Betulaceae)树种木材微观解剖的特征差异和各树种间的亲缘关系,选择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坚桦(B.chinensis)、香桦(B.insignis)、红桦(B.albosinensis)、长穗桦(B.cylindrostachya)、糙皮桦(B.utilis)、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和刺榛(Corylus ferox)为研究材料,运用LEICA DM2500LED电子显微镜成像系统对各树种木材切片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8个树种均为单管孔及少数复管孔组合,互列管间纹孔,梯形导管穿孔。刺榛和糙皮桦为半散孔材,白桦、红桦、坚桦、香桦、长穗桦和鹅耳枥为散孔材。鹅耳枥导管壁有螺纹加厚、聚合木射线,离管星散-聚合状轴向薄壁组织且薄壁细胞数量相对较多;坚桦和香桦薄壁组织类型多样,呈离管切线状、傍管带状和轮界状;白桦可见管孔链和斜列状复管孔;刺榛无多列木射线,同形木射线组织。白桦、坚桦、香桦、红桦、长穗桦、糙皮桦和鹅耳枥的异形木射线组织均由横卧木射线细胞和方形细胞组成。木材解剖结构聚类结果支持植物分类学中白桦等8树种的分类关系。
解庆刘志红
关键词:木材解剖亲缘关系桦木科
桦木北半球生物地理演化历史研究
桦木(Betulaceae)隶属于壳斗目(Fagales),全6属约167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少数物种延伸至南美安迪斯山以及北非地区;同时它在北半球有着十分丰富的化石记录,因此桦木是研究北半球生物地理非常理想的类...
吴隼
关键词:桦木科北半球化石
大兴安岭桦木树种调查与利用被引量:1
2020年
大兴安岭林区植物种类少,桦木植物为大兴安岭林区自然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也是混交林组成的主要阔叶树种,生态价值极高。桦木树种在大兴安岭林区主要分为桦木属和榛属,本文分别描述了桦木属6个种、榛属2个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利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桦木树种资源提供依据。
王纯华
关键词:桦木属榛属大兴安岭林区
辽西地区桦木树种的自然分布特性与生态应用
2020年
辽西地区处在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气候区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桦木树种在本区域有鹅耳枥等8种。本文经过调查,系统学评价桦木树种在辽西地区的物种与群落特性,如建群种和先锋树种作用、群落优势种作用、群落的自然演替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以及经济林的可开发价值等,进一步提出桦木树种生态应用的具体措施。
位劼
桦木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
桦木(Betulaceae)隶属于壳斗目(Fagales),包含六个属,约160种。本研究对桦木六个属共24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genome, plastomes)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进...
杨霄月
关键词:桦木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中国中新世地质事件、古气候对桦木属(桦木)植物影响及其主要分布地层简述被引量:2
2019年
中新世时期,是地球处于构造运动极具频繁的时期,中国地区尤为强烈。该时期中国范围内古构造、古气候的转变均会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植物分布。本文根据中国范围内桦木属植物中新世的分布特点,尝试探寻其地史分布与中新世地质事件、古气候的耦合关系。桦木属植物作为中国温带植物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世时期于我国北方及南方地区均有分布,但其分布随着早中新世-晚中新世的时代更替而变化。中新世时期,桦木属分布地层主要是下中新统老梁底组,中中新统山旺组,以及上中新统嵊县组,均具有玄武岩性和沉积岩性。
薛莉张世涛
关键词:中新世地质事件古气候桦木属地层

相关作者

陈之端
作品数:94被引量:1,00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系统发育 植物科学 被子植物 桦木科 植物
路安民
作品数:65被引量:59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被子植物 植物 系统发育 系统学意义 桦木科
朱俊义
作品数:288被引量:714H指数:17
供职机构:通化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均匀设计 试管内 河砂 规模化栽培 草莓
林祁
作品数:100被引量:57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植物 后选模式 后选模式指定 五味子科 新异名
张力凡
作品数:17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花器官 花序 唐松草 桦木科 花器官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