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篇“ 栽培黄芩“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水分生态调控措施提高栽培黄芩药材质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分生态调控措施提高栽培黄芩药材质量的方法,属于中药材生态种植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黄芩种质退化、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黄芩播种后,按照常规日常管理自然生长;测定栽培黄芩土壤的饱和...
- 程林于静静韩梅杨利民韩忠明张永刚杨莉吕泽良张丽娜
- HPLC法同时测定陕西产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和栽培黄芩中9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陕西产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和栽培黄芩中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芹菜素、白杨素和千层纸素A 9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黄芩药材粉末经乙醇(每次30 min)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色谱条件采用Ultr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μm,5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30℃。结果所测9种主要有效成分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94%~99.88%,RSD为0.68%~1.90%。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芩中9种主要化学成分,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为黄芩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 郭玲玲刘毅禄梦杰白庭庭付蓉王红艳颜永刚张岗彭亮
- 关键词:黄芩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白杨素
- 有机基肥对栽培黄芩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考察不同有机基肥对栽培黄芩出苗率、生长量、药材规格、产量等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分别为T1(施菜籽油渣3 000 kg/hm^2)、T2(施中天有机肥3 000 kg/hm^2)、T3(施天康源精制有机肥3 000 kg/hm^2)、T4(施欣庆牌新型矿物生态有机肥3 000 kg/hm^2)、CK(施常规熟化的农家有机肥15 000kg/hm^2),每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显示,与常规的农家肥相比,不同的有机肥基肥对黄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天康源精制有机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贠进泽张玉云金宏荣张金文张尚智
- 关键词:有机肥基肥黄芩
- 不同产地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19种黄酮类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以黄芩中19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例为指标,考察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的差异,为黄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C-C_(18)柱(4.6mm×250mm,5μm,Agilent)、梯度洗脱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以面积归一化法分析赤峰、山东野生和不同栽培期黄芩中19种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赤峰、山东野生黄芩和栽培黄芩均含有19种黄酮类成分;野生黄芩与不同年份的栽培黄芩以及不同地区的黄芩比较,19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例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药材中成分的含量比例和产地均应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环节。
- 赵胜男李艳荣李守拙
- 关键词:黄芩
- 栽培黄芩与其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近红外图谱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黄芩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我国宁夏、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大面积栽培,供中药材市场及临床应用。该研究旨在通过12批栽培黄芩药材和黄芩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近红外图谱研究,对4个产区的栽培黄芩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2批栽培黄芩药材与黄芩对照药材色谱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的相似度分别大于0.961和0.983,结合12批栽培黄芩药材与黄芩对照药材共有峰面积(近红外为对应点吸收值)的配对样本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验证了12批栽培黄芩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的一致性较高。该研究基于色谱指纹图谱与近红外图谱,并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避免了分析中因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限定不明确而引起的误判,为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通过对综合性较强的2种检测手段的比较研究,为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 赵建军高晓娟王英华马玲王汉卿
- 关键词:黄芩指纹图谱近红外
- 乙烯利对栽培黄芩光合作用和药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乙烯利对黄芩光合作用和药材产量影响,为黄芩药材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黄芩叶片光合速率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HPLC法测定黄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结果乙烯利去花组与人工摘花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黄芩苷含量降低,活性最高的成分黄芩素含量升高。结论乙烯利可用于黄芩去花,提高产量。
- 宋琦曹伍林孟祥才
- 关键词:黄芩乙烯利光合速率
- 宁夏六盘山栽培黄芩适宜采收期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确定宁夏六盘山栽培黄芩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通过HPLC比较测定不同生长期采集的不同株龄的栽培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同时比较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栽培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10月份最高,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在7~9月份增长较快、在10月份达最高,3年生黄芩根重(10月份)较2年生重。结论:综合分析栽培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及其生物量,栽培黄芩适宜的采收期为第3年的10月份。
- 安瑜王旭鹏赵建军
- 关键词:适宜采收期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
- 北京延庆栽培黄芩与道地黄芩的药材鉴定研究
- 2012年
- 目的:建立北京延庆栽培黄芩与道地黄芩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测定黄芩素,HPLC法测定黄芩苷。色谱柱:Zirchrom Kromasil C8色谱柱(5μm,20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2年和3年生黄芩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但2年生药材黄芩素含量较低。而野生道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为129 mg/g,2年和3年生黄芩分别为116 mg/g、121 mg/g。加样回收率为98.43%,RSD%=0.23%。结论:不同产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有一定区别,而3年生黄芩的黄芩苷及黄芩素比两年生的含量高。
- 穆桂荣池伟黄健
-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黄芩素薄层色谱法
- 宁夏栽培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建立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方法,分析宁夏栽培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迪马Platisil(铂金)ODS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醋酸-醋酸钠(PH4.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线性范围分别是0.07-15.43μg(r=0.999 8)、0.02-3.73μg(r=1.000 0)、0.007-1.44μg(r=0.999 9)、0.003-0.51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98.7%、98.0%、95.5%;RSD分别为2.9%、1.9%、2.7%、1.3%。宁夏栽培黄芩样品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总含量之和范围在14.59%-23.29%。结论宁夏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月份的黄芩样品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黄芩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 陈佩张文懿张学良安瑜贺凯王英华
- 关键词:黄芩栽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
- 大庆栽培黄芩质量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建立大庆栽培黄芩质量标准体系,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庆栽培黄芩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对黄芩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黄芩的浸出物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色谱的定量研究。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以全面控制大庆栽培黄芩的质量。
- 魏东华李林章孙世芹周学刚
- 关键词:黄芩苷TLCHPLC
相关作者
- 周铜水

- 作品数:82被引量:75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丹参 HPLC 骨碎补 黄酮类成分 黄芩
- 高明

- 作品数:59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黄芩 腹泻 黄芩苷 儿茶素 抗腹泻
- 王喆之

- 作品数:435被引量:2,487H指数:24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丹参 山茱萸 白及 生物信息学分析 GC-MS分析
- 李化

- 作品数:68被引量:6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黄芩 指纹图谱 南五味子 五味子 偏最小二乘法
- 赵建军

- 作品数:73被引量:40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甘草 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 网络药理学 药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