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3篇“ 根系特性“的相关文章
- 交错布种下氮肥减施对花生根系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生产上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氮肥利用率低、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状,探究交错布种下氮肥减施对花生根系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辽宁地区单垄交错布种条件下花生最佳氮肥减施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青花6号为试材,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氮肥用量水平,T0(不施氮肥)、T1(纯氮82.5 kg·hm^(-2),大田常规施氮量)、T2(纯氮70 kg·hm^(-2),氮减施15%)、T3(纯氮62 kg·hm^(-2),氮减施25%)、T4(纯N54 kg·hm^(-2),N减施35%),研究氮肥减施对花生根系形态、根瘤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适量减施能够有效促进单垄交错布种花生根系形态的优化,T2处理可显著增加花生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并在生育期内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通过对花生根瘤超显微结构分析得出,氮肥减施能促进类菌体增大并产生脂质体。与T0相比,施氮肥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增产幅度为3.76%~9.74%。不同氮肥减施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T2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两年平均比T1增产2.17%,而T3处理平均比T1减产0.58%。氮肥减施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氮减施15%(T2)时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增产效果最好,为最佳氮肥减施模式。
- 王婧赵世玉徐爽谢畅蒋春姬赵新华刘喜波钟超于海秋王晓光
- 关键词:花生根系形态
- 植被混凝土不同磷石膏掺量对狗牙根根系特性及抗拔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5年
- 为研究植被混凝土磷石膏含量对基材理化性质、植物根系性征及整株抗拔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磷石膏掺量(0%、3%、4.5%、6%、9%)以及不同生长期(90、120、150d)条件下,基材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狗牙根根系监测和原位整株拉拔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对基材容重、pH值和土壤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狗牙根根系网状结构显著增强了抗拔力,整株抗拔力随根系性状的改善而增大,3%掺量下抗拔力120d时高出0%掺量30.25%;适量磷石膏掺入显著促进了根系生长,3%掺量下根系总根长、根体积和根系生物量增加显著,此种情况下狗牙根根系固土效果最好.
- 杨嘉槊吴彬康柔嘉许亚坤许文年
- 关键词:植被混凝土磷石膏根系形态抗拔力
- 氮素对开花期受旱玉米根系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2025年
- 以抗旱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的方式探究不同水分处理(正常灌水W1,干旱胁迫W0)和不同氮素水平(N0:0 g·株^(-1),N1:7.2 g·株^(-1))对开花期受旱玉米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及地上部生长与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干旱胁迫抑制气生根和浅层节根的发生与生长,导致根系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较正常灌溉处理分别下降1.30%~38.73%、4.95%~42.42%和17.69%~51.58%;氮素的施用促进气生根及浅层节根的生长,缓解了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不利影响。开花期干旱导致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降低5.56%~18.46%,施用氮肥后干旱处理下玉米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和根系活力分别提升7.54%~11.65%和40.79%~44.84%。玉米地上部生长对干旱和氮素的响应规律与根系表现基本一致,干旱胁迫导致叶片SPAD、叶面积、植株生物量显著降低,而施用氮肥后叶片SPAD、叶面积、植株生物量分别提升28.57%~31.25%、14.60%~35.76%、14.72%~42.63%;施氮处理的耐旱指数较不施氮处理提升1.59倍~3.52倍。开花期干旱导致收获期玉米穗粒数降低12.97%~30.69%,氮素亏缺主要影响百粒重(降幅7.48%~38.94%),施用氮肥促进开花期受旱玉米籽粒产量提升19.82%~166.47%。‘先玉335’对干旱胁迫及氮素调节的响应较‘郑单9585’更为敏感。综上,适量施用氮肥促进了开花期受旱玉米根系的生长及生理活性提高,有利于植株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同时促进地上部的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建成,从而有效提升玉米抗旱性能。
- 寸玉洁郑大圣王瑞
- 关键词:氮素干旱胁迫玉米根系特性
- 深松耕作对不同密度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
- 2025年
- 以TK601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深松和不深松2个处理,副区为密度处理,分析深松耕作对不同密度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可增加20~40 cm和40~60 cm土层根系干物质重比例,有效降低各土层根系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减轻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植株倒伏倒折加重等不利于生产的问题。合理密植结合深松耕作是发挥春玉米增产潜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 王春雷金虎郑威周文喜高丽辉冯晔
- 关键词:春玉米深松耕作干物质重抗氧化特性
- 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特性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2025年
-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它在细胞中既是生物大分子核酸、磷脂、ATP和GTP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生物体内广泛参与新陈代谢与信号通路,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反应过程、酶的活性调控、核酸的合成反应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玉米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还是重要的工业和能源作物。玉米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饲料之一,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粮食供应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畜牧养殖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饲料之王”之称的玉米,就显得更加重要。
- 黄蓉王显云
-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能源作物饲料作物
- 城市河岸带芦苇根系特性及其与水土因子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城市河岸带典型群落优势种芦苇根系特性及其水土环境因子特征,进一步揭示植物地下根系生态过程,以期为河岸带植被管理与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浐灞河西安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前期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及人为干扰情况调研,选取典型样点采集优势种芦苇根系及其生境水土样品并进行室内分析,探讨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优势种芦苇根系特性及其与生境水土因子的关系。【结果】1)植物萌发期与营养生长期优势种芦苇根孔隙度范围分别为6.4%~43.87%、23.63%~35.50%;两生长期浐河芦苇根径均存在差异,分别为0.88~1.92、0.90~1.62 mm,灞河样点基本持平;两生长期浐河样点芦苇根长规律基本一致,灞河样点基本持平,随生长期延续基本呈增长趋势;萌发期芦苇根茎节长为1.18~5.30 cm,营养生长期基本呈下降趋势。水分条件的变化显著影响芦苇根系形态结构,其以根孔隙度降低、根茎节长增加的方式适应过多的水分条件,同时人为干扰降低了芦苇根系形态特征值。2)不同生长期优势种芦苇个体根系生物量存在不同,呈现根茎远高于不定根,两生长期占比分别为76%~92%、65%~95%;浐河芦苇群落根生物量亦存在明显差异,两生长期干重范围分别为174.54~706.63和197.02~514.91 g/m^(2)。外源营养输入促进了芦苇根系生长,增加了其根生物量;单一芦苇群落其根生物量较高,且营养生长期因藨草快速生长形成芦苇—藨草优势群落的根生物量增幅较大。3)不同生长期水土环境因子对芦苇根系特性影响不同。萌发期土壤水分、有机碳、速效磷、硝态氮、pH及水体pH、氨氮、可溶性磷对芦苇根系特性影响较大,营养生长期则有所变化。【结论】城市河岸带水文变化及人为干扰影响下,优势种芦苇根系特征及水土因子变化趋于复杂;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显著影响优势种个体及群落根系生物量;�
- 杜红霞王丽张军
- 关键词:水生植物芦苇根系性状生境
- 磷添加对紫花苜蓿生物量、根系特性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2024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磷深度(距离表土5、10、15、20 cm,分别记为D5、D10、D15、D20)和施磷水平(0、52、104、156、208 kg/hm^(2),分别记为P0、P1、P2、P3、P4)对紫花苜蓿生物量、根系特征及叶片碳(C)、氮(N)、磷(P)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紫花苜蓿科学施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磷处理的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施磷对照(P<0.05),其中,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D10P4处理,地下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D5P1处理,最大值分别为524.98、817.54、374.46 g/m^(2);紫花苜蓿根系长度、根体积以及根尖数最大值均出现在D15P3处理,分别为7288.48 cm、371.51 cm3、3698个/株,且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根冠比和茎叶比最大值出现在D20P0和D20P1处理,分别为2.00和1.19,且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施磷深度与施磷水平组合对紫花苜蓿叶片C、N、P含量以及C∶N、C∶P、N∶P的影响各不相同。综上,施磷深度15 cm、施磷水平208 kg/hm^(2)组合较适宜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发育。
- 丛龙丽高凯刘之浩刘忠国徐明亮
-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系特征
-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大豆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揭示抗旱基因型大豆根系应答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于2020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展盆栽试验,以抗旱基因型和干旱敏感型大豆为试材,探讨干旱(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轻度干旱(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适宜水分(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对大豆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时期控水,W1和W2条件下,抗旱品种“辽豆14”的总根长和根表面积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一般情况下,平均根直径为0~0.5 mm的根长比例表现为:“辽豆21”>“辽豆14”,而平均根直径为0.5~1.0 mm的根长比例却表现为:“辽豆14”>“辽豆21”。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大豆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逐渐累积,鼓粒期达最大值;一般情况下,同一控水时期,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同一品种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值逐渐增加,但抗旱品种“辽豆14”的值一般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冠比鲜重和根冠比干重值降低;土壤干旱提高了植株的根冠比。各个时期控水,品种和水分均显著影响了大豆的单株产量,干旱(W1)和轻度干旱(W2)均降低了2品种的单株产量,但抗旱品种“辽豆14”引起产量下降的值更低。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基因型大豆在总根长、根表面积、地上部干重、根干重、产量以及平均根直径为0.5~1.0 mm的根长比例方面,表现出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的优势。
- 闫春娟王昌陵孙旭刚张立军曹永强李盛有董丽杰张丽陈艳秋王文斌
- 关键词:水分胁迫大豆抗旱品种根系特性
- 粉碎秸秆还田量对盐碱地青贮玉米根系特性、干物质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明粉碎秸秆还田对宁夏银川北部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青贮玉米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于2020—2022年开展了短期定位试验。设置未还田(CS0)、还田量3 000 kg·hm^(-2)(CS3000)、还田量6 000 kg·hm^(-2)(CS6000)及还田量9 000 kg·hm^(-2)(CS9000)4个处理,研究不同粉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质、青贮玉米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碎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及养分库容,还田2年后,与CS0相比处理,CS9000处理可显著降低耕层土壤盐分13.55%,CS6000处理可分别显著增加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14.11%、17.36%、31.19%和17.33%;同时,该处理显著提高青贮玉米根长14.35%,根表面积12.65%及干物质量10.20%,且增加产量4.23%。冗余分析认为土壤有机质与根系特性关系密切。因此,粉碎秸秆还田有利于盐碱地土壤盐分抑制、养分库容扩增、根系抗逆表达及产量提升,还田量6 00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是适宜宁夏银北地区的最佳还田量。
- 李磊朱志明纪立东
- 关键词:盐碱地根系特性干物质量
- 氮肥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性状及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生物炭在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对根系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形成中所产生的影响,开展两年(2019-2020)定点试验。试验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为主区,300 kg/hm^(2)(N300)、150 kg/hm^(2)(N150)、不施氮肥(N0);以生物炭为副区,不施生物炭(C0)、8 t/hm^(2)(C8)、16 t/hm^(2)(C16)、24 t/hm^(2)(C24)。结果表明,在0~15 cm土层内,C8N0、C16N0、C24N0处理组合的有机碳在2019年和2020年较C0N0处理组合分别增加16.27%~31.52%和7.27%~35.57%。在2019年和2020年,C8N150、C16N150、C24N150处理组合较C0N150处理组合的根长分别提升11.22%~51.18%和6.32%~46.17%,产量分别提升10.70%~23.55%和4.77%~22.68%。综上,生物炭施炭量在24 t/hm^(2)时,施氮肥150 kg/hm^(2)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分布和根系的发育状况达到最佳状态。
- 孙晨胡树平孙继颖高聚林刘剑柏素花邬永张悦忠于晓芳王志刚杨绣娟纪楠
- 关键词:春玉米生物炭氮肥土壤性状根系
相关作者
- 董树亭

- 作品数:502被引量:8,437H指数:5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玉米 夏玉米 夏玉米产量 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
- 张吉旺

- 作品数:402被引量:5,683H指数:4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夏玉米 玉米 夏玉米产量 根系 遮阴
- 刘鹏

- 作品数:386被引量:5,489H指数:4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夏玉米 玉米 夏玉米产量 光合特性 种植密度
- 赵斌

- 作品数:269被引量:3,090H指数:3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夏玉米 夏玉米产量 玉米 遮阴 根系
- 傅志强

- 作品数:240被引量:78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稻田 双季稻 生态 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