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82篇“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相关文章
- 核心稳定性训练
- 本书由美国全国健美冠军霍利斯·兰斯·利伯曼著,全面系统地向读者解析了针对身体核心稳定性的各项训练内容。本书采用分步式的讲解方式,并以相关训练动作的真人演示图片及人体解剖图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人体主要的活跃肌肉以及稳...
- (美)利伯曼著
- 关键词:健身运动
- 等速肌力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研究分析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中运用等速肌力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为基本依据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而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降低,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屈伸弧度、屈曲度以及伸直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具有较高有效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再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可以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机体疼痛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陈志钟苏静郑青青顾冬梅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核心稳定性训练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功能
- 体能训练中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探究
- 2025年
- 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良好的身体姿态。除此之外,强大的核心稳定性还有助于减少运动中的能量损耗,提高动作效率,降低因核心力量不足导致的慢性损伤风险,从而为运动员的长期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本文根据核心稳定性的内涵,分析了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宋世林
- 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减重行走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评定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减重行走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该项课题研究时间:2021年10月-2024年6月,纳入于我院救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进行随机数字分组。对照组(48例)予以西医系统处理;研究组(48例)予以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减重行走训练。各组人员以4周为一个疗程,评价各组人员的炎症因子、总体疗效和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结果 与治疗前比,各组人员治疗后IL-6、CRP数值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IL-6、CRP数值改善更明显,各数值对比有差别(P<0.05)。与对照组(83.33%)比,研究组人员总体有效率(95.83%)上升,各数值对比有差别(P<0.05)。各组治疗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的改善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改善优于对照组,各数值对比有差别(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减重行走训练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体疗效,改善炎症因子、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 冯瑜
-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
- 温针灸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TS)治疗脑梗死偏瘫(CIH)的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及CTS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肢体活动功能、平衡能力、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CTS能够改善CIH患者的症状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平衡能力、认知功能。
- 张丽芳
-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温针灸核心稳定性训练
- 12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25年
- 该文随机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以12周的干预方案来证实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进而为日后立定跳远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经数据分析,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结果为T=-0.401、P=0.016<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对照组男生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结果分别为T=-0.235、P=0.037<0.05,T=-0.196、P=0.049<0.05,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对照组女生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结果分别为T=-0.295、P=0.049<0.05,T=-0.182、P=0.059>0.05,实验组女生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差异不大;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对比结果为T=2.875、P=0.028<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加强核心稳定训练使得成绩提高更加显著;女生更应当加强核心稳定性训练。
- 尚坤
- 关键词:立定跳远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术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术后上肢运动恢复中的实际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4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康复治疗程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Fugl-Meyer平衡(FM-B)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超声肌肉结构参数,并评估两组患者的康复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UE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B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肌纤维长度、肌纤维厚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上肢运动能力恢复,提升患者身体平衡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满意度。
- 张飒
-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脑梗死康复
- 阳和汤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经皮内镜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腰椎手术后部分患者残留腰骶疼痛或下肢放射痛症状,为避免手术失败被误解成唯一的致病因素而导致医患纠纷,国内一般称为“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1]。FBSS发生率一般在5%~40%,有学者统计甚至可高达75%[2]。经皮内镜技术理论上可减少FBSS的发生。
- 李国庆钟雁张英杰刘元梅
- 关键词:腰椎手术核心稳定性训练腰椎术后综合征腰骶疼痛经皮内镜医患纠纷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NSLBP)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NSLB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知识宣教及常规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以CSE训练,观察组则辅以CSE训练及NMES联合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表面肌电(sEMG)检测及关节复位误差(JRE)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后12周时随访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转归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腹内斜肌及多裂肌sEMG均方根值(RMS)、观察组JR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ODI指数评分[(11.50±3.03)分]及JRE值[(0.42±0.24)cm]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随访时发现观察组ODI指数评分[(10.28±2.37)分]较治疗结束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ODI指数评分[(17.39±5.10)分]较治疗结束时及同期观察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NMES联合CSE训练能显著改善NSLBP患者腰部疼痛及本体感觉功能,减轻腰部运动功能障碍,且远期疗效较持久。
- 朱小莹庄一渝胡明钰李永忠
-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核心稳定性训练非特异性下背痛
-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绳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为能够有效评估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绳带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影响价值及有效性,特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运动功能障碍深入研究。方法 回顾2022年5月-202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测试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功能康复干预方法展开治疗,n=38)和试验组(实施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绳带疗法展开治疗,n=38),对两组不同疗法治疗干预模式的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并展开多方面的科学测定。结果 从临床各项指标方面来看,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绳带疗法治疗干预的试验组患者在整体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上应用效果更好。并且经治疗干预后试验组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各项数据均体现比对照组更优趋势,且(P<0.05)。结论 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绳带疗法治疗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其作用性显著,可有效促进运动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对脑卒中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和平衡功能康复水平改善有很好的帮助,继而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此建议临床大力推广此干预方案。 。
- 黄飞鹰习江金岚辛键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 王晓震

- 作品数:37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脑瘫患儿 脑性瘫痪 核心稳定性训练 站立位 痉挛型脑瘫患儿
- 刘启雄

- 作品数:31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鄂州职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核心稳定性训练 疗效观察 脑性瘫痪 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瘫
- 龚剑秋

- 作品数:82被引量:542H指数:14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后 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张芳

- 作品数:36被引量:2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核心稳定性训练 最小意识状态 三维步态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司马振奋

- 作品数:35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核心稳定性训练 吞咽障碍 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