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篇“ 树种引进“的相关文章
台湾海岸乡土树种引进应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针对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和生态系统脆弱的现状,引进台湾岛本土海岸防护林树种林投、台湾海桐、台湾栾树、海檬果、水黄皮、福木等,应用于沙荒风口造林、木麻黄基干林带改造和海岸后侧木麻黄低效林更新试验。研究发现,风口地段通过挖大穴、下客土、深栽和浇足定根水的营林措施,辅以简易风障的工程措施,林投造林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风害轻微;郁闭度小于0.5的木麻黄基干林带下直接种植台湾海桐、海檬果、水黄皮和台湾栾树,以及较密林带经过渐伐后套种台湾海桐、水黄皮和台湾栾树,3年均可郁闭成林,所形成的异龄复层林其防护功能与原林带相比提高25%以上;海岸后侧木麻黄低效林更新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分别与台湾海桐、水黄皮、海檬果带状混交,或与台湾栾树行带混交可以提高林带生产力和防护功能。上述表明,在引进的台湾海岸树种中,林投是沙荒风口理想的造林树种,台湾海桐、水黄皮、海檬果、台湾栾树等是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和后侧木麻黄低效林更新改造的优良树种
林武星朱炜聂森叶功富
关键词:防护林台湾岛基干林带
丽江气候土壤条件与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引进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根据植物生长温度、光照、水分、土壤条件,通过分析丽江建成区气候条件,结合丽江土壤调查、建成区古树名木调查等分析结果,认为丽江气候无严寒酷热,光照充沛,极少出现植物生长极限温度,除严格要求在热带、寒带生长的植物树种外,大多数树种都能适应丽江气候条件;雨水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量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丽江古树名木及本地树种调查表明,大多数能适应中性土壤或略偏碱性土壤条件植物均能在丽江旺盛生长,城市绿化树种引种,应以适宜中性及略偏碱性土壤土质的树种为宜。
和爱群木荣军
关键词:气候土壤绿化树种
黑龙江省工业用材林树种引进的研究及树种介绍被引量:1
2010年
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优良工业用材林树种资源短缺,严重制约黑龙江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根据全省用材林需求、气候相似性原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树木原产地引入优良树种,满足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对良种的需求,加快工业用材林的建设步伐。
赵增英郭树平张东来
半干旱风沙区抗逆性树种引进试验研究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分析了银水牛果、蒙古扁桃、花棒、白刺、蒙古莸、霸王、长柄扁桃、醉鱼草、沙柳、黄柳、乌柳等11种引进灌木树种的成活率,其中:白刺成活率最高为86.2%,花棒和银水牛果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0.4%和40%,其他树种的成活率在52.4%~74.6%之间。以成活率为指标将以上树种的抗旱能力分为4个等级:白刺抗旱能力最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次之,黄柳、长柄扁桃、蒙古莸中等,银水牛果、花棒较差;初步得出了比柠条抗旱力强的6种树种,即:白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
梁爱军
关键词:半干旱风沙区
北京山地绿化树种引进效果及其土壤保育功能研究
2008年
对北京市石佛寺浅石山区引进绿化树种的适应性及长期以来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影响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树种长势均匀,取得了良好成效,混交林、乔灌草结合的配置模式对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改善作用明显。固土能力较强的是桧柏、沙地柏,分别是17.816 t/(hm2.a)和17.796 t/(hm2.a),混交林固土能力比纯林要强,黄栌+荆条配置模式的单位面积保肥价值是黄旗松+云杉保肥价值的1.71倍。价值量从大到小排序为:黄栌+荆条>黄柏+白蜡+元宝枫>桧柏>五角枫>华北落叶松>黄栌+五角枫+侧柏>沙地柏>油松>黄栌>白皮松>楸树>侧柏+山杏>黄旗松+云杉。可见,森林保肥能力既和固土能力有关,也与其林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李少宁鲁韧强潘青华张玉平白金金万梅
关键词:树种引进土壤养分
阿拉善右旗重盐碱土园林树种引进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城市绿化尚处一片空白,对当地硫酸盐型盐土掺拌细沙土壤改良,引进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适应性对比研究发现:引种地60 cm土层内均匀掺拌细沙(原土∶细沙=2∶1)处理土壤的含盐量、pH值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有机质显著高于对照土壤(P<0.05);引进树种在处理土壤的表现显著(P<0.05)优势于对照土壤的表现。从而说明土壤拌沙改良是当地一种行之有效而且效果显著的土壤改良方法;引进树种适应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刺槐>多枝柽柳>紫穗槐>白榆>杏树>樟子松;且刺槐、柽柳、紫穗槐、白榆、杏树均极显著高于樟子松的适应能力(P<0.01);刺槐、柽柳、紫穗槐、白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刺槐、柽柳均显著(P<0.05)高于杏树的适应能力,紫穗槐、白榆、杏树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研究区通过土壤拌沙改良,能够成功引种刺槐、柽柳、紫穗槐和白榆4种园林绿化树种,在无条件改良土壤时可成功引种刺槐及柽柳。
王祺崔健国
关键词:盐碱土园林植物引种栽培
台湾优良用材树种引进与繁育技术研究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岛内高山耸立,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孕育着许多珍贵而特有的树种。为了丰富福建省人工林造林树种,加快森林培育的发展,促进海峡两岸林业科技的交流与林木种质资源的互补,在福建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自1996年...
许信玲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
文献传递
循化县城镇绿化树种引进驯化探讨
2007年
简述城镇绿化的意义与作用,介绍循化县自然概况、绿化树种引进方案和引进后的栽培技术。
赵仁章
关键词:绿化树种驯化
青海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运用地理生态相似性原理,从国外引进灌木,筛选适应我国北方自然生态条件,防护性能优异,单一经济性状好、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灌木76个种批、58种,其中41个种青海未见天然分布。通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区域试验后初步选育出适应青海东部地区的树种12种,其中可用于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的生态树种4种,可作为经济树种的4种,可用于庭院及四旁绿化的园林型树种4种。
王志涛
关键词:引种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生态效益
“三北”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被引量:3
2003年
1998—2002年共引进国外灌木种批76个、58种,其中41个种在青海天然分布区之外,为首次引进新属、新种或新品种。将引进种批经催芽处理后,分别按引进年度进行春播或秋播。共有54个种批出苗,占总引进种批的78.9%。分别在湟水流域的西宁和黄河流域的循化两地建立定植圃。西宁定植苗木41种,正常开花结实的有8种;生长正常无干梢的有8种;干梢较严重,但第二年萌发出新枝的有7种;不能越冬已被淘汰的有3种。循化定植苗木37种,正常开花结实的有9种;生长正常无干梢的有11种;干梢较严重,但第二年萌发出新枝的有4种。在初步选择的适应青海东部的树种中,可用于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的生态型树种有6种,可用于庭院及四旁绿化的园林型树种有12种。
朱春云赵越郭文辉
关键词:引种选育

相关作者

聂森
作品数:75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沿海防护林 防护林 土壤理化性质 盐胁迫
叶功富
作品数:418被引量:2,294H指数:26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滨海沙地 防护林 人工林 混交林
林武星
作品数:135被引量:833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麻黄 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 海岸带 基干林带
朱炜
作品数:67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马尾松 红锥 防护林 木麻黄 人工林
刘岩
作品数:78被引量:354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菠萝 栽培技术 芒果 植株生长 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