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0篇“ 栎林“的相关文章
一种蒙古的植物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蒙古的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蒙古种子,把问题种子挑选出来进行剔除;步骤二、把挑选后的蒙古种子放入杀虫及催芽一体化装置内进行处理,完成杀虫和催芽操作;步骤三、整地...
何怀江张忠辉包广道王梓默郝珉辉刘婷孙越周鹏程任皎林士杰朱红波朱佳恒姜润华杨帆王红博陈贝贝王万峰
减雨对三江平原蒙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降水变化下蒙古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以三江平原蒙古为对象开展减雨试验,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分析减雨及断根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在减雨以及断根处理下,蒙古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均会受到明显影响。其中,降水减少会增加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减少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并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组成、种属数量、群落相对丰度以及分类聚集特性有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降水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情况,为后续研究降水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性影响及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碳氮循环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崔嵘董立本池成林韩大校张国强张吉利张吉利马东明王剑南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断根群落
一种蒙古的植物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蒙古的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蒙古种子,把问题种子挑选出来进行剔除;步骤二、把挑选后的蒙古种子放入杀虫及催芽一体化装置内进行处理,完成杀虫和催芽操作;步骤三、整地...
何怀江张忠辉包广道 王梓默 郝珉辉 刘婷 孙越 周鹏程任皎林士杰朱红波 朱佳恒 姜润华杨帆 王红博 陈贝贝 王万峰
减雨对蒙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减少对蒙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三江平原地区的蒙古为研究对象,搭建减雨棚对蒙古进行50%减雨处理。于生长季5—8月每月采集土壤样本,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减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pH值、硝态氮、速效磷含量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含量上升,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以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为因变量,以减雨处理及月份为自变量时主效应存在(P<0.05);以铵态氮、全磷为因变量,以减雨处理、月份、减雨处理-月份为自变量时主效应存在(P<0.05);以全氮为因变量,以减雨处理、月份、减雨处理-月份为自变量时主效应不存在(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含水量与pH值、有机质与铵态氮、有机质与速效磷、铵态氮与全磷、铵态氮与速效磷显著相关,其他土壤理化因子间不具有相关性。【结论】减雨条件下土壤理化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且除全氮含量外,其余理化因子的变化均与减雨作用相关。减雨情况下含水量与pH值、有机质与铵态氮、有机质与速效磷、铵态氮与全磷、铵态氮与速效磷之间显著性相关。
董立本韩大校池成林崔嵘黄艳黄艳张吉利王剑南
关键词:蒙古栎林土壤理化性质
增温对蒙古土壤呼吸及组分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气候变暖对蒙古土壤碳排放的潜在影响,以三江平原蒙古次生为研究对象,分析5—11月土壤呼吸组分对增温(1℃)和断根交互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使未断根组表层土壤平均升高1.35℃,断根组表层土壤平均升高0.65℃,表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升高0.02m^(3)/m^(3)(P<0.05),土壤总呼吸速率增加11.9%(P<0.05),土壤异养呼吸无显著变化(P>0.05)。各月份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占土壤总呼吸速率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土壤温度与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均呈现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增温会导致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降低,其中土壤总呼吸Q_(10)值降低0.45,土壤异养呼吸Q_(10)值降低0.39。不同月份Q_(10)存在差异,其中9月份最高,其次为8月份和10月份,11月份最低。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以增温、断根为自变量时主效应存在(P<0.05),二者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模拟气候变暖初期蒙古土壤总呼吸速率会显著升高,增加的土壤碳排放会进一步促进气候变暖,不同季节土壤呼吸速率升高幅度存在差异,夏季土壤碳排放要高于其它季节,而Q_(10)则是于夏季和秋季的过渡时段更高。
王剑南崔嵘池成林董立本张吉利
关键词:土壤呼吸蒙古栎林土壤碳循环
山西省七里峪国家森公园辽东天然更新研究
2024年
以山西省七里峪国家森公园内的辽东为对象,研究了其分结构以及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省七里峪国家森公园内辽东的优势树种仍为辽东,且内的幼树更新状况良好。由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可知,辽东、五角槭、油松的更新状况较好,其幼树重要值较高,在更新竞争中占优势地位。辽东、五角槭、白桦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油松幼树在多数标准地内为随机分布。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更新的辽东尚处于幼苗阶段。
王富
关键词:辽东栎林
减雨对三江平原蒙古土壤呼吸的初期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土壤呼吸对干旱的响应,阐明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碳排放之间的反馈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三江平原蒙古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穿透雨减少技术模拟干旱,通过LI-8100土壤CO_(2)通量测定系统对2023年5—9月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观测,研究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及不同土壤呼吸组分对减雨的响应。【结果】减雨处理后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减雨处理未对土壤异养呼吸速率造成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较为一致。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指数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体积含水量成显著二项式线性相关关系(P<0.05)。减雨导致土壤总呼吸温度敏感性下降,双因素方差分析说明,以减雨为自变量时主效应存在(P<0.05),二者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减雨显著抑制了三江平原蒙古土壤呼吸,模拟干旱初期三江平原地区蒙古天然次生的土壤碳排放速率可能会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蒙古的经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精准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蒙古的土壤碳汇提供数据支撑。
王剑南董立本池成林韩大校崔嵘赵博坤骆媛媛张吉利
关键词:蒙古栎林土壤呼吸
灌木去除下锐齿凋落叶分解变化对土壤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
下灌木功能群是森生态系统垂直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凋落物分解过程是森生态系统物质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对于土壤碳循环关键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凋落物的分解受到微环境和凋落物...
李京芮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
实生苗更新研究进展
2024年
树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用材和生态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出现地力衰退、分退化等现象,导致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下降。森更新是森生态系统进行自我修复的手段之一,是驱动群落建立和恢复的重要因素,兼具实生更新和萌蘖更新两种方式,但萌蘖更新方式引起木材质量下降、生活力退化和种群老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关注的实生更新特征及驱动力,采用合理的人为干扰促进实生更新。该文从当前更新的相关研究入手,总结实生更新研究成果,重点探讨实生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和人工促进更新手段等方面,以期促进实生更新的进行,种群的恢复与演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王嘉
关键词:栎林影响因素人工促进更新
山西省吕梁局台头中心场橿子食叶害虫大暴发调查分析
2024年
笔者分别于2019年9月3日、2020年8月、2021年8月对山西省吕梁山国有管理局台头中心场橿子的食叶害虫大暴发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害虫种类、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等。结果表明,这次大暴发持续为害时间约2 a,主要是鳞翅目昆虫多种混合发生。调查共发现食叶害虫13种,均属鳞翅目。其中,舟蛾科害虫2种,尺蛾科害虫3种,刺蛾科害虫4种,螟蛾科害虫1种,枯叶蛾科害虫1种,凤蛾科害虫1种,毒蛾科害虫1种。
狄贵明
关键词:食叶害虫

相关作者

张文辉
作品数:299被引量:4,718H指数:4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栓皮栎 辽东栎 黄土高原 能源 存活曲线
阮宏华
作品数:206被引量:2,372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杨树人工林 土壤动物 土壤呼吸 不同海拔 次生栎林
刘世荣
作品数:447被引量:8,300H指数:5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南亚热带 气候变化 川西亚高山 人工林 生物量
刘广全
作品数:200被引量:1,26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沙棘 植被修复 锐齿栎林 植被类型
雷瑞德
作品数:103被引量:1,540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秦岭火地塘林区 火地塘林区 锐齿栎林 锐齿栎 华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