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篇“ 构造-热事件“的相关文章
鲁西早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重要的克拉通之一。鲁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其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程度在整个华北克拉通内是最薄弱的。本书通过野外调查、岩石矿物学分析、地质年代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构造解析和动力学机制分析,...
侯贵廷
四川盆地晚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及其与油气关系
2024年
构造-热事件是地球深部强烈构造活动导致岩石圈发生构造变形和变位而引起深源流体上涌的地质现象,为探讨构造-热事件与油气的关系,以四川盆地为例,研究了构造-热事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上涌和南秦岭洋区域岩石圈伸展作用的共同控制,四川盆地及邻区晚古生代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构造-热事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储层,包括与火山喷发相关的火成岩储层、与区域地壳隆升有关的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以及与区域构造伸展有关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礁滩相灰岩储层和构造-热液白云岩储层等;②快速产生了较高的古地温异常,加速了震旦系—中二叠统烃源岩的成熟演化进程;③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和通道;④促使油气相态发生转化;⑤使油气成藏期提前,延长了古油气藏的保存时间,相应地增加了被后期构造改造或破坏的风险。因此,晚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下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成藏过程、油气相态转化和保存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孙自明孙自明
关键词:晚古生代构造-热事件油气成藏四川盆地
挽近重大构造-热事件及其对深层地热能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地热能是前景可期的清洁能源,深层地热能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现今地壳热状态是岩石圈热演化的最终结果,主要受最新一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研究挽近重大构造-热事件对地壳热状态的影响对深入理解及勘探深层地热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和资料,归纳阐述了挽近时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如地幔柱、断层活动、岩石圈伸展及火山活动对深层地热能的潜在影响.结合我国的研究背景,指出了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强调深部动力学过程对浅部热结构研究的重要性,为未来深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琼颖何丽娟
关键词:构造-热演化地幔柱断层活动岩石圈伸展地热勘查
盆地构造-热事件对煤中战略性金属元素迁移聚散的影响
煤中战略性金属矿产的聚集分布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层次综合作用的结果,煤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影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中国煤田地质的特点之一是煤盆地大多经历不同程度的后期改造,煤变质-变形时空差异显著,煤中元素在热力、地层压...
曹代勇魏迎春王安民李王新张昀位金昊徐来鑫
关键词:金属元素构造-热事件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与铀成矿的关系——来自玄武岩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被引量:5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纳岭沟铀矿床以北,大营及巴音青格利铀矿床以东的黑石头沟发育一层玄武岩,为探讨这期玄武岩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成矿的关系,文章对该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的分析。该玄武岩切穿下白垩统东胜组,SiO_(2)含量较低(46.99%),里特曼指数σ为8.69,显示出碱性玄武岩的特征;其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26.7±2.4) Ma,表明黑石头沟玄武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反映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发生了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与大区域的华北地区乃至中国东部在早白垩世发生的较普遍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具有一致性。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次构造-岩浆-热事件是由于岩石圈地幔减薄造成的。该事件使地下深部热流体上涌及板内运移,导致早白垩世古地温梯度增高,这一过程为铀元素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迁移、沉淀、富集成矿创造了条件。
韩美芝李子颖邱林飞骆效能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玄武岩铀成矿
东昆仑地区沙松乌拉组物质来源及源区构造-热事件——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被引量:3
2020年
沙松乌拉组出露于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是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洋盆打开时的沉积记录,确定其地层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恢复构造演化过程,对研究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出露于东昆仑黑海湖—拉宁灶火沟一带的沙松乌拉组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定,得到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632±6 Ma,结合地层接触关系,为沙松乌拉组的时代划分提供了年龄依据;得到约650 Ma、约800 Ma、980 Ma三个明显峰值及大量未形成明显峰值的其他古老年龄,推测沙松乌拉组的主要物源有小庙群、万保沟群、晋宁期岩浆岩,次要物源为白沙河组。将得到的锆石年龄与各期构造-岩浆活动比对,认为沙松乌拉组的源区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和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
靳立杰王继林赵体群周汉文孙天河李春稼韩智昕贾伟伟
关键词:碎屑锆石U-PB年龄地层时代
从裂陷期到裂后期被动陆缘盆地构造-热事件被引量:1
2017年
构造-热事件是盆地在发育过程中构造活动与盆地热演化发生相互作用的地质事件。含油气盆地构造-热事件研究对揭示盆地成盆过程及油气生烃、排烃、运移和聚集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世界范围内典型被动陆缘盆地裂陷期—裂后期热演化及其热机制,分析对比南海南、北陆缘盆地构造-热模拟研究成果,总结了被动陆缘盆地裂陷期—裂后期热演化的普遍规律及其可能热机制。结果表明:被动陆缘盆地裂陷期热演化与裂陷过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盆地热流随裂陷作用过程逐渐增大,在裂陷末期达到最大值,其动力学机制主要与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裂后期盆地热演化整体为热衰减过程,但受盆地所处构造位置及周围板块构造活动影响,裂后期热衰减变化幅度减缓甚至再次经历加热过程;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现今高热流特征主要与岩石圈强烈减薄和晚中新世以来的东沙运动有关;被动陆缘盆地构造-热事件未来进一步研究应不断尝试建立新的构造-热模型,以构造为导向探究成盆深部动力过程,揭示构造-热机制。
李刚梅廉夫郑金云
关键词:被动陆缘构造-热事件热演化珠江口盆地
滇西大理地区存在泛非期构造-热事件记录被引量:4
2017年
大理地区存在较完整的新元古代泛非期构造-热事件记录,海东挖色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中获得黑云母K-Ar年龄799Ma、锆石U-Pb年龄667Ma,苍山云弄峰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748Ma,大沟箐角闪辉长岩中获得K-Ar年龄892.3Ma。新元古代挖色花岗岩和云弄峰花岗岩与奥陶系大成村组沉积接触。大成村组粉砂岩中产腕足类、腹足类化石,顶部与中志留统阴阳山组假整合接触,缺失下志留统。向阳村奥陶系—志留系发育较好,产丰富的三叶虫、笔石化石,其中不乏早奥陶世的标准分子。大理地区的地层构造与丽江地区差异较大,不能对比,但可以同青海南部及藏东对比。古中元界苍山群相当于宁多群,新元古界罗平山岩组相当于草曲群,缺失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向阳组、迎凤村组相当于青泥洞组和曾子顶组。因此,大理地区板坱构造划分应归属西藏-三江造山系中的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西藏-三江造山系与扬子-华南陆块区的界线应移至红河-程海断裂上。
沙绍礼刘学龙杨文礼杨富成
关键词:泛非期
辽南地块新太古代2.52~2.46Ga构造-热事件的识别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胶-辽-吉活动/造山带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之一,对其邻区内太古宙地质体的岩石组合和时空分布的研究,可为制约胶-辽-吉带的构造属性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胶-辽-吉带的北侧为龙岗地块,南侧为辽南和狼林地块,本文对辽南地块中典型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原岩为石英闪长岩或英云闪长岩的黑云角闪片麻岩(DL05-1)和侵入其中的花岗质脉体(DL05-2)分别形成于2523±11Ma(MSWD=0.62)和2505±13Ma(MSWD=0.67),原岩为TTG岩系的黑云斜长片麻岩(DL10-1)形成于2521±12Ma(MSWD=1.15)。2件斜长角闪岩样品(DL12-1和DL07-1)分别给出2521±16Ma(MSWD=1.9)和2464±20Ma(MSWD=0.72)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前者的锆石形态、结构和Th-U体系组成具有高温岩浆成因的特征,因此2521±16Ma代表基性原岩的形成时代,后者的锆石没有明显的内部结构,且Th、U含量低(分别为6×10^(-6)~29×10^(-6)、9×10^(-6)~26×10^(-6))具变质重结晶锆石的特征,2464±20Ma代表区域变质事件的年龄。侵入斜长角闪岩的2件花岗片麻岩样品(DL12-2和DL07-2)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8±18Ma(MSWD=1.4)和2.1Ga,1件钾质花岗岩样品(DL17-1)由于强烈的Pb丢失未能获得准确的形成年龄,根据野外产状和锆石U-Th-Pb组成推测该钾质花岗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虽然辽南地块内太古宙表壳岩的时空分布规律目前还不清楚,但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辽南地块内存在新太古代2.52Ga基性岩、闪长岩和TTG组合,它们的形成时代总体上不晚于共生的花岗岩(2.50Ga),而后辽南地块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2.46Ga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侵位时代接近2.1Ga花岗岩的存在表明辽南地块太古宙陆壳在形成后受到2.1Ga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本�
王伟杨红冀磊
关键词:太古宙LA-ICP-MS构造-热事件
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前人工作成果,结合拉拉IOCG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其成矿过程与岩浆—构造—热事件紧密相关。早元古代末期,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形成河口群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中元古代伴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事件,康滇地轴发生晋宁造山运动,使河口群钠质火山碎屑变质为钠长变粒岩,黑色凝灰质页岩变质为含磁铁矿包体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成为富含F^-、S^(2-)、CO_3^(2-)的变质流体,经交代作用,形成条痕状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及萤石。新元古代伴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辉绿辉长岩浆上涌,矿体进一步富集。后期下渗雨水淋滤作用形成地下水含矿热液叠加,完成整个成矿过程。
叶生涛廖勇申燕李泽琴黄丛俊
关键词:岩浆热事件IOCG

相关作者

任战利
作品数:296被引量:2,767H指数:3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热演化史 古地温 裂变径迹 地温梯度
曹代勇
作品数:485被引量:3,698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煤系 煤田构造 煤 煤田 煤层气
修群业
作品数:50被引量:1,164H指数:19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兰坪金顶 地质意义 锆石U-PB年龄 古元古代 兰坪盆地
邬光辉
作品数:141被引量:1,939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奥陶系 油气藏 走滑断裂
李铨
作品数:18被引量:442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榴辉岩 花岗质岩石 花岗岩 前寒武纪 新元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