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篇“ 构造地层学“的相关文章
- 构造地层学被引量:9
- 1992年
- 近年来,一个新的地质分支学科—构造地层学(Tectonostratigraphy)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地层发育和大地构造之间的密切联系,早就为地质学家所重视。正如王鸿祯教授(1989)指出的:“地层和构造学者一向注意地层类型及其所处构造位置的关系和意义”。苏联地质学家早就使用,在我国也曾广泛流行的“建造”这一术语,就是一种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有关的岩石组合。
- 吴浩若
- 关键词:地层学
- 华南板溪群五强溪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新结果及其构造地层学意义被引量:50
- 2008年
- 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板溪群对了解新元古代晚期南华裂谷的发生和演化有重要意义,但板溪群与邻区地层的对比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报道了在古丈地区板溪群五强溪组距该组底部约92m的凝灰岩层内获得的(809.3±8.4)Ma的SHRIMP锆石U-Pb年龄.结合芷江地区已发表的板溪群顶部(725±10)Ma的年龄,可将五强溪组下部对比到湘西北老山崖组,五强溪组中上部则与渫水河组-莲沱组相当.根据现有的年代学证据和对湖南芷江、古丈、大庸地区地层剖面的对比研究推测,在~725Ma之后、长安冰碛岩沉积时或其沉积之前,古丈地区的五强溪组上部遭受了~2000m厚的剥蚀,这一剥蚀事件可能与南华裂谷伸展断层的强烈活动有关.裂谷盆地伸展断层的活动大大地影响或控制了Sturtian期冰碛岩在华南的分布厚度和类型.
- 张世红蒋干清董进韩以贵吴怀春
- 关键词:板溪群SHRIMPU-PB年龄
- 中昆仑北部地区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0年
- 中昆仑北部造山带可分为 5个构造地层区 :白干湖、求勉雷克、大九坝、祁漫塔格南缘和祁漫塔格北缘。白干湖和求勉雷克构造地层区出露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 ;早古生代期间 ,祁漫塔格洋沿鸭子泉—阿特阿特坎河断裂向北西俯冲碰撞 ,在祁漫塔格北缘沉积了古海沟岛弧浊积岩、晚泥盆世蛇绿混杂岩 ,在祁漫塔格南缘被动大陆边缘上发育晚泥盆世前陆磨拉石沉积 ;晚古生代早期 ,昆中求勉雷克地区简单剪切滑覆 ,在祁漫塔格南、北缘形成浅海相沉积 ,而大九坝地区由于断层高角度伸展 ,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晚古生代晚期 ,特提斯洋沿昆中断裂斜向俯冲 ,在大九坝出露了托库孜达坂蛇绿混杂岩和早二叠世前陆盆地堆积 ;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出露于祁漫塔格山南缘。
- 王岳军沈远超林舸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前寒武纪古生代三叠纪
-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地层学研究被引量:51
- 2000年
- 龙门山造山带属青藏高原东缘的陆内造山带 ,是一个独立的地层复合体 ,地层记录具有复杂性、混杂性、不连续性、不完整性和分带性等特征 ;根据龙门山造山带地层的构造变形、变位和变质特征以及边界断裂特征 ,可将龙门山造山带划分为 A、B、C三个构造地层带 ,其中 A带位于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 ,属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 ;B带位于北川—映秀断裂与彭灌断裂之间 ,属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 ;C带位于彭灌断裂与广元—大邑断裂之间 ,属变形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构成。对不同类型构造地层带采用了不同的地层学研究方法 ,并建立了各个构造地层带的独立的地层系统 ,其中 A带采用构造—地 (岩 )层分析方法 ,B带采用构造片—地层分析方法 ,C带采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李勇孙爱珍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龙门山造山带
- 关于构造地层学研究与构造地层单位使用的讨论被引量:7
- 2000年
- 随着造山带研究的深入和填图工作的开展 ,关于构造地层学和非史密斯地层学研究 ,构造地层单位和非正常 (或特殊 )岩石地层单位使用 ,正引起广泛的争论。针对强烈变形改造的变位、混杂、失序地层 ,构造地层学从理论到实践已作了较完整的阐明 ,构造地层单位已得到广泛的使用。而非史密斯地层学和非正常 (或特殊 )岩石地层单位的提出 ,虽有助于造山带的研究 ,但从对学科命名与分类的科学性、准确性、使用性等方面都有商榷之处。
- 汤加富秦德厚吴传荣钱存超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
- 试论构造地层学、非史密斯地层学和造山带地层学被引量:9
- 2000年
- 构造地层学 (Tectonostratigraphy)是地层学与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国际上 ,因研究地层的构造意义而大多归属大地构造学范畴。变质岩区的构造地层学研究和非史密斯地层学、造山带地层学 (包括造山带区域地层学、造山带综合地层学 ) ,填补了构造地层学在地层学涵义方面研究的不足 ,从而使构造地层学真正成为地层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非史密斯地层学是“非史密斯地层区”的构造地层学 ,造山带地层学应是造山带构造地层学 ,它们都是构造地层学的生长点。发展和完善构造地层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 王五力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地层学
- 构造地层学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2
- 1996年
- 构造地层学是地层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以现代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变质地质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多年来变质岩区地质填图的实践证明,要解决经复杂变形和变质作用改造的变质岩系的地质问题,必须采用构造变形与地层学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按变质岩系的特点分为:成层有序岩区、总体有序局部无序岩区、片状无序岩区三个类型。在上述不同变质岩区建立各自地(岩)层单位序列:依次为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构造地层单位(岩群、岩组、岩段)、构造岩层单位(岩带、岩片、混杂岩等)。通过对构造变形与变质特征、形成序次、深成岩侵位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阐明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在地壳演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 汤加富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地层地壳演化
- 北海北部裂谷盆地的构造地层学和沉积建造特征
- 1996年
- 1 前言 大陆岩石圈的拉张和盆地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有人归因于纯剪切;有人归因于简单剪切;有人则认为是纯剪切和简单剪切共同作用造成的烧曲变形。这种简单剪切和纯剪切挠曲模式认为,地壳拉张的基本变形机制在上地壳表现为断裂(简单剪切),在下地壳表现为塑性拉张(纯剪切)。岩石圈对地壳拉张的反应表现在热流变化和弹性/均衡变化上,这些因素控制了地壳的沉积建造,因而也限止了沉积盆地的几何形态(Beek等,1994)。 在北海北部,尽管有大量的资料可供使用,然而我们对于控制地壳拉张的岩石圈作用过程的了解主要还是基于模拟的结果。虽然研究人员在地壳存在多期拉张和多期冷却的观点上意见一致,但是在大陆岩石圈长期拉张的相对规模、时间和性质以及深层几何形态上存在相当大的分歧。Mckenzie(197B)在他的经典论文──《纯剪切裂谷》中以北海作为其典型例子。随后对称剪切模式受到Giltner等人的青睐。在他们提出的模式中中地壳随水平亚层分离而分离。简单剪切模式被其他人用来解释地堑的不对称性和地震活动带的分布。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作用于地壳和断块上的弹性挠曲在地壳拉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A.Nottvedt
- 关键词:裂谷盆地构造地层学
-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7
- 1995年
-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 高俊肖序常汤耀庆赵民王军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
- 中国东北环太平洋带构造地层学
- 王五力等著
- 关键词:环太平洋构造带地层学
相关作者
- 汤加富

- 作品数:45被引量:56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 研究主题:大别造山带 地质意义 新元古代 榴辉岩 地层序列
- 吴浩若

- 作品数:56被引量:858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放射虫 古特提斯 放射虫化石 晚古生代 放射虫硅质岩
- 高俊

- 作品数:91被引量:1,37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榴辉岩 蛇绿岩 南天山 西南天山 蓝片岩
- 张传恒

- 作品数:89被引量:1,253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地质意义 凝灰岩
- 高维

- 作品数:34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 研究主题:测量系统 重力梯度张量 航空物探 航磁 航磁异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