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篇“ 杨农间作“的相关文章
间作系统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素损失效应的研究
本论文研究间作系统中土壤氮素随地表径流和淋溶流失的过程及特点,探讨了不同施肥量对间作系统氮素循环及土壤氮累积量的影响,分析间作系统氮素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为减轻业面源污染,营建合理的间作模...
吴殿鸣
关键词:氮素损失根系分布
文献传递
间作系统土壤氨挥发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研究了树-冬小麦、树-苋菜两种间作系统施肥期内土壤氨挥发特征与单作田的差异;探讨了距树行不同距离处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差异。通过分析间作系统对林内小气候和土壤因子的作用过程,探讨对间作系统土壤氨挥发过程的主...
程小娜
关键词:施氮水平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山东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间作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土地风沙化是影响黄河故道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间作已成为该地区治理土地风沙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索已有间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以临清市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不同模式间作林地为研究对象,通...
任国勇
关键词:杨农间作风沙化土地小气候效应间作模式
文献传递
黄淮海平原间作系统碳贮量研究
碳循环研究是日前环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而碳循环的研究首先是碳贮量和碳通量,近年来大尺度的碳平衡研究己被广泛用来分析国家和地区、生物群落和经济区的碳状况,尤其陆地生态系统森林和土壤的碳...
李庆云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碳贮量
文献传递
豫东平原间作不同树品种生长性状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树是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的特点,是非常优良的工业用材经营树种。本文通过对民权林场四种速生优良性状的对比试验进行比较,得出欧美108的优良性状最好,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供支持。
徐兰成万猛李庆云樊巍
关键词:速生杨生态效益
间作光能利用的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根据实测光强 ,利用作物和树木光———光合曲线中的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以及各物候期的叶面积系数 ,叶幕消光系数等参数 ,估算了间作与单一作物 (对照 )的光能利用率。结果表明 ,三种间作模式的总光能利用率都高于对照 ,约可提高 2 7 5 6 %~ 48 6 4%。间作作物的日累积光合量随日累积光量减少而降低 ,呈线性正相关。当相对光强 >6 0 %时 ,间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稍高于对照田作物 ;相对光强 <5 0 %时 ,间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与对照田相似 ,这是因为弱光下 ,作物呼吸并未减弱引起的。日累积光合量和作物产量测定表明 ,间作作物的加权平均产量与对照田产量的比率与两者日累积光合量的比率相近 。
裴保华袁玉欣贾玉彬王文全Josef Eitzinger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杨树农作物林农间作光能利用
林复合生态系统林网——间作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通过对林复合生态系统林网——间作经营模式研究表明:林网——间作经营模式提供了一个较优的生态环境,因而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远高于同类型区的纯田经营和林网——田经营模式;间作区域内作物产量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分布,但总体收益一般高于纯田;间作的带间距以大于30m效果较好;间作作物较优的组合为西瓜—花生、小麦—花生以及小麦—黄豆3种种植模式。
张均营王振一
关键词:农林间作复合生态系统毛白杨
间作田的光强和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对作物的影响被引量:40
1998年
试验选择株行距3m×28m,10~11a的间作田,研究其光强和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间作田林冠下和林冠外的光强分别为全日照的36.4%和74.8%;行中为80.2%。林冠下和林冠外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行中的62.63%~67.71%和88.88%~73.73%。由于光照不足和水分胁迫,降低了作物的株高和叶面积,使花生和小麦的平均产量比对照田分别降低22.3%和19.9%。
裴保华贾渝彬王文全袁玉欣张振江
关键词:杨农间作混农林业光强土壤水分
间作优化模式
根据6年来对林龄1-13年、多种密度和配置的长期间作型速生丰产林林木生长量,作物产量、品质,小气候,土壤水分和林木及作物根系分布等的研究,提出了长期间作的优化模型。树幼龄期(1-5年)密度应为3-4m×10...
关键词:
关键词:间作杨树农业沙地造林
豫东平原复合系统物质生产与碳截存被引量:13
2009年
林复合系统由于林分、作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储藏和固定碳具有巨大的潜力。其已经成为减少大气CO2浓度、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土地利用方式之一,将会对陆地生物圈中通量的输入和碳的长期贮藏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豫东平原区5,9,11和13年4个不同林龄的间作复合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和碳截存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区5,9,11和13年4个不同年龄段的间作复合系统的总生物量分别为33.03,103.06,124.30和154.60t·hm-2。4个年龄的间作复合系统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9.95,29.30,33.24和56.94t·hm-2a-1。豫东平原区5,9,11和13年4个年龄的间作复合系统总碳截存量分别达到了19.86,52.42,62.45和76.44t·hm-2。
万猛田大伦樊巍李庆云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杨农间作生物量

相关作者

袁玉欣
作品数:105被引量:1,040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毛白杨 杨树 植被恢复 杨粮间作 土壤种子库
裴保华
作品数:58被引量:959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杨树 毛白杨 农林间作 水分胁迫 作物产量
樊巍
作品数:70被引量:492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豫东平原 杨树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生物量 栓皮栎
王文全
作品数:481被引量:4,709H指数:36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甘草 甘草酸 知母 黄芩 甘草苷
李庆云
作品数:35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 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