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5篇“ 条锈菌“的相关文章
小麦锈菌糖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锈菌糖转运蛋白Pst2566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糖转运蛋白表达基因Pst2566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糖转运蛋白具有蔗糖和多种己糖转运能力,在锈菌...
刘杰康振生潘青林
锈菌效应蛋白Pst412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锈菌效应蛋白Pst412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在小麦锈菌吸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筛选获得锈菌效应蛋白Pst4121,其在锈菌侵染前期大量表达,在48h达到峰值。本发明通过PVX...
刘杰康振生钱颖蕊
一种小麦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小麦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正调控锈菌对小麦的致病性,沉默小麦...
汤春蕾王晓杰王新世王建锋王宁康振生
2021年-2022年甘肃省小麦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2025年
小麦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锈病是我国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小麦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和2022年甘肃省928份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贵22类群为当前的第一优势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2.11%和61.87%,Hybrid类群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3.31%和37.18%,水源11类群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1.90%和0.69%,洛13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1.41%和0.23%,洛10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0.40%和0,中四类群出现频率0.40%和0;中34号为第一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30.71%和43.65%,中32号出现频率分别为20.20%和28.87%,中33号的出现频率分别为5.86%和0.46%。优势类群主要由贵22类群、Hybrid类群及水源11类群组成,优势小种由中34号和中32号组成。甘肃小麦锈菌对主要的抗性基因Yr3、Yr3b/4b、Yr6、Yr9、YrA和Yr27的感病率在77.98%~99.08%之间,对Yr26的感病率分别为50.51%和61.75%,对Yr5的感病率分别为31.52%和0.69%,对Yr10的感病率分别为66.06%和73.27%。中34号代表的贵22类群为当前甘肃锈菌的第一优势类群,中四类群降低明显,已经很难被监测到。小麦抗锈育种应以兼抗中34号和中32号为主,尤其在甘肃冬小麦育种上。
张勃贾秋珍黄瑾孙振宇曹世勤金社林骆惠生李培玲王万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型
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2025年
为探明小麦锈菌在青海省冬麦区越冬情况,2020和2021年在贵德县、化隆县、循化县的主要冬麦区设立5个观测圃,进行锈菌越冬情况定点监测。结果表明,锈菌在海拔1841.97~2218.33m的冬麦种植区可以完成越冬,冬前菌源量是影响锈菌越冬成功率的关键因素;1月与12月的温度、湿度对小麦锈菌的越冬有较大影响,当观测圃在月平均温度为-4.56℃以上、冬季总降水量为8.08mm以上时,小麦锈菌可以顺利越冬。本研究明确了青海省小麦锈菌越冬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该省小麦锈病的测报和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雪梅刘耀霞郭青云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影响因素
一种控制麦苗徒长的抑制剂、方法及小麦锈菌的繁殖方法
本申请涉及小麦种植及植物病原菌繁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麦苗徒长的抑制剂、方法及小麦锈菌的繁殖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麦苗徒长的抑制剂,其含有马来酰肼或马来酰肼的农业上可接受的盐,水,以及任选的溶剂。本申请还提供向生长...
秦铭陈筱源贾秋珍王保通
锈菌效应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植物育种或创制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锈菌效应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植物育种或创制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小麦锈菌效应蛋白Pst9653,其具有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能力,在锈菌诱导下基因<I>Pst9653</I>上调表达。本发...
刘杰康振生魏晓博
青海和甘肃两省小麦锈菌越夏菌源群体毒性多样性分析
2025年
青海和甘肃两省是我国小麦锈菌西北越夏流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明两省小麦锈菌越夏流行群体间毒性多样性,对2020年采自两省晚熟春小麦越夏流行期与冬小麦秋苗初期148份小麦锈菌样品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毒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省麦区共鉴定到13个已知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和17个未知类型,主要优势小种为CYR34,其流行频率为24.32%,逐次为CYR32(16.89%)、 CYR33(12.84%)。晚熟春小麦菌源群体毒性多样性较冬小麦秋苗菌源群体更丰富,两个菌源群体均克服抗锈基因YrA、YrJu1、YrJu2、YrJu3、YrJu4和Yr1,对Yr10、Yr24、Yr26和Yr5毒性频率较低或为0。本研究明确了青海省和甘肃省小麦锈菌越夏菌源群体毒性结构,对两省小麦锈病流行防控与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周小妹严浩浩高威正闫佳会侯璐康振生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
一种来自小麦锈菌的免疫诱抗蛋白Pst09944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来自小麦锈菌的免疫诱抗蛋白Pst09944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来自小麦锈菌的免疫诱抗蛋白Pst09944,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由如SEQ...
郭军陆靖伟孙可欣郭嘉杨文心牟颖柏星轩
基于改进DeblurGANv2模型的小麦锈菌夏孢子离焦模糊显微图像复原方法
2025年
针对复杂工况下孢子捕捉设备显微成像易出现离焦模糊导致高频信息缺失和夏孢子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eblurGANv2模型的小麦锈菌夏孢子离焦模糊显微图像复原方法。首先,在DeblurGANv2模型特征融合模块后设计引入一个自底向上的5层特征增强模块,缩短浅层特征向深层特征的传播路径,增强不同尺度特征信息的相互融合,提升模型对高频和孢子边缘等信息的复原效果;同时,在特征提取主干网络部分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在空间和通道2个维度增加夏孢子特征信息权重,提升模型对夏孢子的特征表达能力,丰富复原图像中夏孢子细节信息;最后,选取4种主流目标检测模型YOLO v5、Faster-R CNN、CenterNet和YOLO v8对复原前后的图像进行夏孢子检测,对比改进DeblurGANv2复原模型对检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DeblurGANv2复原模型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标分别为0.0014、28.88 dB、0.966,相较于原始DeblurGANv2模型性能分别提升17.65%、3.29%、0.35%;4种目标检测模型在结合改进DeblurGANv2复原模型去模糊后,检测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结合改进DeblurGANv2复原的YOLO v8模型性能表现最优,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6.1%、95.1%、97.7%,与直接使用YOLO v8检测模型相比,分别提升3.0、5.0、23.6个百分点,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DeblurGANv2复原模型可复原出显微图像中离焦模糊夏孢子信息,显著提升了夏孢子目标检测模型检测性能,为气传小麦锈菌夏孢子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雷雨陈旭阮超阮超李劲松黄林生赵晋陵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显微图像离焦模糊图像复原

相关作者

康振生
作品数:718被引量:3,461H指数:3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条锈菌 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
黄丽丽
作品数:551被引量:2,580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苹果树腐烂病菌 小麦 条锈菌 小麦条锈菌 苹果树腐烂病
王晓杰
作品数:139被引量:461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菌 抗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
李振岐
作品数:182被引量:1,589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
汤春蕾
作品数:78被引量:18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菌 抗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抗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