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篇“ 条约解释“的相关文章
- 《联合国宪章》第103条“国际协定”的概念廓清——基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条约解释框架的分析
- 2025年
- 针对近年来一些国家主张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我国提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联合国宪章》及其建立的联合国和集体安全机制的重要性在两种秩序观中截然不同,这将影响到对一现实问题的回答,即《联合国宪章》与其他国际法规则冲突时何者应居优先。《联合国宪章》第103条规定其项下义务优于其他“国际协定”义务,但该“国际协定”与三种国际法渊源的关系尚不明确。学界在该“国际协定”包含条约上存有共识,但对它是否包含国际习惯法与一般法律原则争论不休。《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载的条约解释通则具有灵活性,其适用需以针对条约构建特定化解释框架为前提。在基于此的“文本—目的—实践—历史”《联合国宪章》解释框架中,文本解释是分析起点,目的解释与全体性实践之实践解释可提供超越文本解释的解释结论,非全体性实践之实践解释可提供一定参考,历史解释的价值极其有限。进而言之,文本解释表明《联合国宪章》第103条中的“国际协定”可包含国际习惯法与一般法律原则,目的解释与实践解释证实了该解释结论,历史解释则对此予以了核实。
- 冯帅廖浚超
- 关键词:联合国宪章条约解释国际协定
- 条约解释规则的国内司法适用研究
- 2025年
- “条约必须信守”是一项基本的国际法原则。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贸争端解决实践不断增多,条约解释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有国外学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司法化”趋势,这一现象扩大了国际争端中法律纠纷而非政治纠纷的比重。
- 邢厚群郝志鹏
- 关键词:国际法原则国际争端司法适用司法化国际经贸
- 冲之鸟无权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基于条约解释中的嗣后惯例的评价
- 2025年
- 自1996年批准《海洋法公约》以来,日本一直基于该公约第121条的分离解释,将冲之鸟满足该条第1款的岛屿条件作为其主张相关海域的法理基础。分离解释用难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否定《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规范价值,其合法性受到学理研究和国际司法实践的有力挑战。近年来,日本以条约解释中嗣后惯例理论为基础,援引与第121条第3款相悖的国家实践来挑战该款规范价值的意图明显提升。基于条约解释中的嗣后惯例的构成要件和功能进行评价,日本援引的国家实践均不能构成狭义的嗣后惯例,因此不得作为第121条第3款的作准解释资料。日本援引的部分国家实践可以构成广义的嗣后惯例,但由于其在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中缺乏适用可能性,因此不会影响根据条约解释通则得出的该款的通常含义,更不可能为冲之鸟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提供新的法理依据。
- 赵向华
-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冲之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 对外关系法视角下我国法院条约解释机制的完善
- 各国利益交织的日益深入,对我国解释和适用国际条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立法和行政机关,法院的解释主体地位更为核心,在充分肯定现有成就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法院存在解释机制不健全,既有判决对条约的适用与分析不够细致等陈弊。...
- 孙瑜王瑶
- 关键词:条约解释维也纳公约
- 试析国内与国际视域下的条约解释协调规则被引量:1
- 2024年
- 条约解释协调规则旨在避免国内法院适用本国法的法律解释与该国承担义务(尤其是条约义务)的国际法相冲突,或者是国内法院与行政部门对涉案法律的解释冲突。在国内与国际视域下考察此类规则,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其适用限制或现状,防止生搬硬套。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制定实施的条约解释协调规则,有些存在适用上的困惑。对此,应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内与国际视域,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估源于美国判例法的条约解释协调规则,从中国国情出发,打破通常涉外案件的界定,重新认识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条约转化的国内法时进行条约解释的涉外性。
- 张乃根
- 关键词:条约解释
- 国际海洋法法庭确认咨询管辖权中的条约解释问题
- 2024年
- 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海洋法法庭规约》并没有明确规定国际海洋法法庭是否具有咨询管辖权,导致这个问题成为一个涉及该法庭职权的重要法律问题。在2015年第21号案咨询意见中,尽管有不少参加咨询程序的国家反对,国际海洋法法庭还是通过对《国际海洋法法庭规约》第21条的解释,首次认定自己具有咨询管辖权。在2024年的第31号案咨询意见中,国际海洋法法庭延续了第21号案的咨询意见,再次认定自己具有咨询管辖权。然而,国际海洋法法庭在这两个案件的咨询意见中得出自己具有咨询管辖权的条约解释过于简单,导致这一结论的说服力不足,这可以从欧洲人权法院在2021年的《在生物学和医学应用方面保护人权和人的尊严公约》案咨询意见的条约解释对比中得到明显体现。如果国际海洋法法庭在将来的咨询意见中继续认定自己具有咨询管辖权,应补充和发展得出这一结论的条约解释,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尽可能多的国家。
- 朱利江
- 关键词:国际海洋法法庭欧洲人权法院咨询管辖权条约解释
- 科学发展对条约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制——以国际海洋法法庭“气候变化咨询案”为切入点被引量:1
- 2024年
- 科学在国际和国内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气候变化科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兴起的气候诉讼将科学与法律的互动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在国际层面,小岛屿国家气候变化与国际法委员会于2022年在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咨询程序,所提问题给法庭设定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语境,直接涉及科学发展对条约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问题。正是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法意模糊、该公约与其他国际法规则存在开放互融的结构,法庭在解释过程中倾向于运用体系解释方法和目的解释方法,反映最新科学进展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在解释过程中发挥了相当显著的作用。解释者在法律解释过程中考虑科学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为了防范越法和造法风险,国际司法机构在选择解释方法和考虑科学发展时,仍需秉持司法克制的立场,恪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条约解释规则的约束,重视法律推理的权威,不僭越法律解释与法律创造的边界。
- 何田田
- 关键词:气候变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条约解释
- 条约解释中嗣后实践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定位
- 2023年
- 嗣后实践是条约缔结后各当事国对条约的解释意思一致而适用条约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解释条约的资料,但其识别方法缺少体系化的规范。嗣后实践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其中主观要素是核心要素。研究嗣后实践与解释通则、演化解释、条约修订的关系,确定其功能定位,即它作为条约解释资料的工具地位、证明作用和独立价值。
- 李想
- 关键词:条约解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 试析条约解释规则在我国法院的适用被引量:3
- 2023年
- 条约解释规则是指国际法公认或国内法规定的解释条约的规则。《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以及相关规则是解释条约的一般规则。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文件明确要求适用该规则解释涉案条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规则具有特殊性,在我国法院得到较长期和普遍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要求对条约转化为国内法的解释应与相关条约一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一定适用。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系列我国法院适用条约解释规则的指导性案例,涉及许多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国际法理论与实际问题。在充分肯定我国法院适用条约解释规则的成功实践的同时,也应充分注意到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例如普遍缺乏对涉案条约在上下文中进行更有说服力的细致解释。我国学者对条约解释规则在我国法院的适用之研究也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从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以及条约解释所涉国际法的角度看,有必要理论联系实际,梳理我国法院适用条约解释规则的依据,重点分析国际法中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特殊规则以及国内法中解释与有关条约相一致的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的运用,旨在为建立健全我国法院的条约解释机制建言献策。
- 张乃根
- 关键词:条约解释
- 国际法院在条约解释中的司法造法问题研究
- 《国际法院规约》规定了国际法院在裁决提交给它的争端时应依据国际法,其中条约作为最主要的国际法渊源在司法实践中被援引最多。法院在裁决争端时,不是机械地将条约适用于案件,适用条约的过程必然涉及条约的解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 鞠雨秀
- 关键词:条约解释
相关作者
- 张乃根

- 作品数:167被引量:91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WTO WTO争端解决 国际法 知识产权 争端解决
- 冯寿波

- 作品数:42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TRIPS协议 条约解释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地理标志 条约
- 吴卡

- 作品数:39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条约解释 一带一路 冲之鸟 岛屿 法院
- 蒋奋

- 作品数:29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补贴 WTO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实证研究
- 廖诗评

- 作品数:28被引量:4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域外适用 国际法 条约冲突 域外管辖 中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