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2篇“ 杀虫活性成分“的相关文章
- 紫茉莉种子中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成分及杀虫机制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研究紫茉莉种子中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成分,对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采用浸虫法测定各馏分及化学成分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共得到20个馏分,其中馏分2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第7 d时为82.00%。经GC-MS分析,馏分2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三烷(9.59%)、亚油酸乙酯(51.14%)和油酸乙酯(34.26%)。这3种化学成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处理后第7 d,LC_(50)分别为15.06 mg/ml、5.70 mg/ml和18.42 mg/ml,亚油酸乙酯的杀虫活性最好。随亚油酸乙酯质量浓度的增加,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的趋势,羧酸酯酶(CarE)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Ca^(2+)-Mg^(2+)-ATP酶活性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综上,紫茉莉种子石油醚萃取物中杀虫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亚油酸乙酯,可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詹丽李敬丹付璇梁宗锁梁倩
- 关键词:杀虫活性亚油酸乙酯
- 蔓长春花对草地贪夜蛾杀虫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寻找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学成分,对蔓长春花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萃取物通过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其拒食、胃毒和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最好,第1、3、5和7天的LC50分别为6.11、5.43、5.27和4.62 mg/mL。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22个馏分,馏分5和馏分7的触杀活性最好。对馏分5进行GC-MS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为对二甲苯(17.56%)、壬烷(20.92%)和十三烷(28.33%)。馏分7经小孔树脂(MCI)分离后得到8个馏分,馏分Ⅵ的触杀活性最好,经GC-MS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为壬烷(19.09%)、十三烷(53.19%)和2,2,4,6,6-五甲基庚烷(5.21%)。对二甲苯的触杀活性最好,第1、3、5和7天时LC50分别为10.45、8.87、6.54和5.05 mg/mL。随着对二甲苯浓度的升高,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
- 詹丽李敬丹赵传琦梁倩
- 关键词:触杀活性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
- 黄花蒿对粘虫杀虫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黄花蒿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杀虫活性成分及初步作用机制,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气相-质谱法分析化学成分,浸虫法测定不同馏分及主要成分的触杀活性,并进一步对活性成分进行粘虫幼虫体内靶标酶和代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共得到27个馏分,其中馏分8表现出较好的触杀活性。经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十三烷、4-喹啉甲醛、石竹烯氧化物、亚油酸乙酯和亚麻酸乙酯为主要化合物,含量分别为7.9%、72.8%、3.6%、2.4%、3.1%。这5种化合物处理粘虫7 d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9、2.5、3.6、5.4和1.5 mg·mL^(-1),即亚麻酸乙酯对粘虫的触杀活性最好。扫描电镜结果显示,1.5 mg·mL^(-1)亚麻酸乙酯处理粘虫7 d,粘虫表皮蜡质层结构排列疏松,蜡质层颗粒明显消失,蜡花间隙增大;在处理过程中,粘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Na^(+)-K^(+)-ATPase表现出持续抑制作用;过氧化氢酶表现出先抑制后激活作用。综上,亚麻酸乙酯为黄花蒿对粘虫杀虫活性的主要化合物,研究结果为黄花蒿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将亚麻酸乙酯作为生物防治粘虫的潜力化合物提供参考。
- 李春燕梁倩高成香梁宗锁王芳
- 关键词:黄花蒿粘虫
- 叉枝蒿对粘虫杀虫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叉枝蒿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杀虫机制,为粘虫的高效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10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及叉枝蒿不同极性4部分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和浸虫法确定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的主要杀虫方式;通过浸虫法测定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馏分及主要成分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确定其活性成分,并测定活性成分对粘虫体内4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最好,处理第7 d时对粘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6.85 mg/mL。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从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中得到21个馏分,其中馏分8表现出最好的触杀活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馏分8的主要化合物为棕榈酸乙酯(49.57%)、十三烷(14.55%)、硬脂酸乙酯(4.86%)和壬烷(4.74%),4种化合物中以棕榈酸乙酯的触杀活性最好,处理后第7 d时对粘虫的LC_(50)为1.82 mg/mL。棕榈酸乙酯LC_(50)处理粘虫第7 d时扫描电镜显示,粘虫表皮蜡质层颗粒排列疏松,间隙增大。棕榈酸乙酯LC_(50)处理粘虫1、3、5和7 d时,粘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K^(+)-ATP酶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抑制作用,羧酸酯酶(CarE)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过氧化氢酶(CAT)表现出先抑制后激活作用。【结论】叉枝蒿对粘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中的棕榈酸乙酯对粘虫的触杀活性最好,可作为粘虫生物防治的潜力化合物进行开发利用。
- 李春燕梁倩赵文兴梁宗锁王芳
- 关键词:粘虫
- 生姜杀虫活性成分在植物源杀虫剂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23年
- 开发和应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害虫是保障农业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相比而言,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天然、低毒、易降解等优点,已成为一类新的绿色杀虫剂,是今后杀虫剂的重要发展方向。虽然植物源杀虫剂在田间害虫防治中有着天然优势,但目前仍存在杀虫植物资源不清、植物源杀虫剂的药效评价指标欠缺和植物杀虫活性成分分离纯化较为困难等问题。为挖掘高效杀虫植物资源并了解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杀虫植物资源和杀虫活性物质研究进展、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以及生姜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杀虫特性。分析了植物源杀虫剂研发当前面临的困难,并展望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方向,讨论了生姜杀虫活性成分的杀虫功能,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朱永兴王艳红尹军良彭祥燕郭昌权曾建军刘续立刘奕清
- 关键词:植物源杀虫剂害虫防治杀虫植物杀虫机理
- 藜杀虫活性成分追踪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 以植物藜(Chenopodiumalbum Lin.)为研究对象,以萝卜蚜(Lipaphiserysimi Kaltenbach)为目标害虫,以萝卜蚜的触杀率和拒食死亡率为目标指数,研究植物藜对蚜虫的杀虫活性,拓展新的植...
- 马曼迪
-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乳油制剂杀虫活性
- 槟榔种子生物碱类杀虫活性成分鉴定及其配方研究
- 生物碱类是一类重要的杀虫活性物质,目前已开发应用的生物碱类杀虫剂有烟碱、苦参碱、藜芦碱等。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干燥种子,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是棕榈科中唯一含有生物碱的植物。槟榔碱是槟榔的主要组分,日前有关槟榔的主要研...
- 郑敏圆
- 关键词:生物碱杀虫活性
- 藜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初步分离与其对萝卜蚜的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以萝卜蚜为试虫,采用触杀法和拒食法测定了藜乙醇粗提物的几种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杀虫活性,并经柱层析分离,检测不同流分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对萝卜蚜虫表现出很强的触杀和拒食作用。在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72 h的触杀校正死亡率为97.97%,LC50为4.855 mg/mL;72 h平均拒食率为83.33%,AFC50为37.841 mg/mL。正丁醇萃取物经乙醇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流分(乙醇浓度)中,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Fr6(90%乙醇)流分,在其10 mg/mL质量浓度下,72 h后对萝卜蚜的校正死亡率为95.12%。
- 马曼迪万亚珍张文辉司爱富
- 关键词:杀虫活性萝卜蚜
- 芹叶铁线莲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 芹叶铁线莲Clematis aethusifolia Turcz.为毛茛科Ranunculacea铁线莲属多年生草质藤本。该属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中西南地区较多。该属植物大部分均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
- 田晓霖
- 关键词:小菜蛾杀虫活性生长发育
- 土壤放线菌11-9-3的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的天然产物资源,通过对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结构修饰或衍生而开发新型药物,是现今新农药研发与天然产物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放线菌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目前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发现的具有生...
- 刘倍伶
- 关键词:土壤放线菌杀虫活性代谢产物
相关作者
- 张兴

- 作品数:583被引量:5,393H指数:42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杀虫活性 杀虫剂 抑菌活性 粘虫 雷公藤
- 吴文君

- 作品数:314被引量:2,015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苦皮藤 苦皮藤素 杀虫活性 植物杀虫剂 杀虫剂
- 冯俊涛

- 作品数:352被引量:2,824H指数:28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抑菌活性 粘虫 杀虫活性 雷公藤 植物源杀菌剂
- 胡兆农

- 作品数:109被引量:577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苦皮藤素 苦皮藤 杠柳 杀虫剂 植物杀虫剂
- 梁宗锁

- 作品数:770被引量:9,662H指数:49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丹参 黄土高原 干旱胁迫 土壤干旱 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