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2篇“ 机械类课程“的相关文章
1+X证书制度下机械类课程改革研究
2025年
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和教育部都提出了将职业教育与岗位结合,并通过比赛和职业证书制度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高职院校启动了1+X证书制度的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将师资队伍培养、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等人才培养工作与技能资格认证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在1+X证书制度的实际贯彻和落实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刘杨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四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25年
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四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是实现高素质工程人才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在阐述新工科和“四能力”培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四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构建“课程—知识—能力”矩阵式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突出学生“四能力”培养;推进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机械类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邓薇金向阳朱琳
机械类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
2024年
数字化社会需要数字化思维人才,培养满足数字化社会需求的数字化思维人才是赋能东北振兴的关键。机械行业在东北振兴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类课程数字化转型必须先行,通过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改革,建构行之有效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策略及行动框架。
王立萍赵宝生韩冰廖桂兵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
机械类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2024年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育部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改变机械类专业课程“重知识,轻思育”、课程思政教育薄弱的现状,文章以浙江海洋大学机械类核心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案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机制、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思政素养。同时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估机制,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使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为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切实有效的经验。
胡晓珍章海朱从容陈胜
关键词:机械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面向综合设计能力培养的机械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面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和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对机械类人才综合设计能力培养的要求,南京工业大学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托学校两个机械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重组课程模块,形成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培养的递进式课程体系;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实施包含构想创意、初始方案、设计理论、设计过程和创新结果的全链式教学方式;实施分阶段评价,采用全程式评价方法,最终建立了面向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培养的机械类课程体系,以期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研究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谭剑锋周剑锋赵建平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模块教学评价机械类课程
机械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4年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融媒体时代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工业4.0时代,“四新”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任务。但是,新工科背景下,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急需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机械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仍然不够深入。针对机械类课程的特点,深度开展机械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明确改革诉求,引导学生参与,实现内容衔接,促进知识转化,提高评价效度,建构改革策略构建知识图谱,反向设计教学,丰富教学实践,深入改革实践,厘清教学内容属性,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实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高阶机械类人才,满足国家机械工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王立萍廖桂兵韩冰董彦博宋波丁与默
关键词:教学改革机械类课程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4年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德才兼备的机械类工程技术人才是推动国家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优秀人才培养离不开课程思政的浸润与滋养。当前课程思政仍存在思政元素碎片化、教学体系不完整、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文章聚焦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并通过多个角度评价课程思政成效,以达到机械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
姜文全任建民梁平杨帆高兴军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评价
新工科建设下基于“四能力”培养的机械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将工程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机械类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基于此提出机械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总体指导思路,构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为切实推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李锋霞黄勇尹君驰王宏冯志军肖萍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的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2024年
文章介绍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了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阐述了多元评价体系的需求和设计原则,并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策略,为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吴志宏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机械类课程思政的多维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4
2024年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担负着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应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实现课程思政育人。课题组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将思政元素与实践性较强的机械类课程相融合,提出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的多维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应用,能够为其他机械类课程思政提供启发。
朱帅帅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机械设计基础

相关作者

刘申立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
研究主题:三维实体设计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工程制图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
郭华锋
作品数:197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激光 夹具 激光熔覆 激光烧结 温度场
李培丰
作品数:29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技师学院
研究主题:技工院校 机械类课程 测控系统 严重事故 缆绳
王洁
作品数:50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动态特性 仿真 液压控制 控制系统 转向泵
刘慧芳
作品数:136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磁致伸缩 拾取 超磁致伸缩 超磁致伸缩材料 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