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4篇“ 有组织犯罪“的相关文章
- 湘潭市深化有组织犯罪防范治理
- 2025年
- 湖南省湘潭市公安机关针对黑恶犯罪网络化、隐蔽化、复杂化发展趋势,树牢大数据理念,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库,建立健全有组织犯罪线索排查收集、分析研判、常态监测、源头防范长效机制,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
- 韩长春
-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防范治理隐蔽化常态化
- 有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问题研究
- 2025年
- 有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是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有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存在调查取证有瑕疵、审查流于形式、论证说理不足、处置方式不规范以及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易受损等问题。究其原因,立法上表现为全面调查规则不尽周全、部分财产追缴范围不明确、各机关相互制约条款不足;司法运行上体现为涉案财产调查取证难度大、证明涉案财产权属证据欠缺、对涉案财产缺乏相对独立的庭审环节以及利害关系人程序参与度不高;法律监督方面反映出检察机关监督不力和社会监督受限。基于此,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完善涉案财产处置现行立法;二是规范涉案财产处置司法程序;三是优化涉案财产处置的监督方式。
- 吴真文焦慧芳陈莉妤
-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涉案财产犯罪所得财产处置
- 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规范归责
- 2025年
- 网络犯罪与有组织犯罪结合后具有产业化、复杂化特征,由此带来的实务难题是,该如何确定网络有组织犯罪中帮助行为的处罚标准。无论是中立帮助行为理论的应用,还是有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性质讨论,均无法形成有效的理论方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适用规范判断的方法,实现妥当的归责。规范判断的框架依照“类型思维”“规范认同”“社会认同”三条逻辑主线进行构建:一是将判断对象依照类型思维处理,自实施伊始即专门指向违法犯罪的帮助行为在客观上只有可归责性,兼具合法、非法用途的帮助行为则需考察参与者是否具有对紧迫危险的认知。二是在法规范层面,分别考察刑法规范及其他法规范,确保归责结论与规范的价值取向及保护目的相一致。三是在刑事政策层面,排除组织中边缘参与人员的可罚性,推动贯彻“打早打小”“打财断血”的刑事政策。
- 李淼
- 关键词:类型思维
- 《反有组织犯罪法》中犯罪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 2025年
- 《反有组织犯罪法》是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法治化的里程碑,追求打击有组织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但从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相衔接的角度,尚值得进行权利保障方面的检视。该法对有组织犯罪人创新性地设置了技术侦查手段以及行刑后监管措施,但未作具体细化规定,对有组织犯罪的违法所得处置容易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等困境,导致实施中难免出现侵害权利之虞。相应地,应当着力从犯罪人维度来完善其权利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对犯罪人的侦查手段应坚持合比例性要求,在违法所得处置中尊重犯罪人的财产权利,对行刑后监管措施进行区别性适用和合理救济。
- 贺志军张宇浩
-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权利保障技术侦查
- 通过扫黑除恶的社会治理——以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为视角
- 2025年
- 在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稳定的严峻形势下,党和国家决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过三年的全面、深入、系统推进,成效显著,赢得全面胜利。扫黑除恶是国家专门力量直接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但单纯通过刑事司法或综合治理均无法达到深入且快速的良好治理效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反有组织犯罪法》以“四个结合”为治理理念,构建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体系。其具体体现了司法治理与综合治理并重,且重点突出、有机衔接的共治路径及其立法思路。其中,司法治理强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细化落实及关联治理机制的体系性完备,综合治理则突出群众路线下治本且治标的综合预防体系健全。通过不断完善的法治来推动常态化、高质效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保障扫黑除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有利于促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莫洪宪罗建武
- 关键词:社会治理司法治理
- 法律单行本注释本系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注释本
- 权威性:权威机构出版,专业人士编写,法律文本标准。实用性:重点法条注释,条文主旨提示,配套附录实用。易用性:解读立法本意,注释精准易懂,开本便于携带。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 网络有组织犯罪治理研究
- 2024年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网络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网络已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渐渐成为了居民不可替代的物品。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显性黑恶势力基本上全部消除,隐形黑恶犯罪悄然兴起,逐渐向网络蔓延,网络空间已经慢慢成为了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打击整治势在必行。
- 曹依轩
- 关键词:网络犯罪有组织犯罪
- 有组织犯罪的共犯归责被引量:1
- 2024年
- 有组织犯罪是复杂且特殊的共同犯罪类型。区分制与单一制难以合理应对有组织犯罪的归责问题,根源在于二者对有组织犯罪中构成要件实现方式的理解偏差。有组织犯罪下的构成要件由组织体作为一个整体所塑造,个人归责根据在于对组织体作为“危险源”的风险管辖义务的不履行。据此,有组织犯罪的共犯归责应以“整体-还原论”为分析框架:在整体论层面,应在“秩序说”基础上形成聚焦组织利益与组织规约的判断规则;在还原论层面,应合理界定各级组织成员的风险管辖范围,判断其在客观上是否履行了风险管辖义务,并对首要分子与其他组织成员的“故意”内涵作区别化认定。
- 敖博
-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共同犯罪整体论还原论
- 我国有组织犯罪涉案企业研究
- 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重点预防打击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为应对有组织犯罪的蔓延发展,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我国不仅持续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而且通过制定《反有组织犯罪法》形成了常态化的长效...
- 蚁继靖
-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冰山模型
- 论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
- 2024年
- 网络有组织犯罪的组织结构的链条化与节点化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客观无害的中立帮助行为处于网络有组织犯罪产业链之上,然而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的界定及其可罚性的判断依据存在争议。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应当以中立性以及职业性特征与一般网络有组织犯罪的帮助行为进行区分,其可罚性判断应当坚持折中说,要求在客观上具备与正犯结果的因果关系性并且在主观上以具有直接故意为原则,以间接故意为例外。对于纯粹线上的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的类型以及可罚的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的罪数问题有必要进行分类探讨。
- 卜元钏
- 关键词:类型化研究
相关作者
- 莫洪宪

- 作品数:269被引量:1,451H指数:1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有组织犯罪 刑法 刑事政策 犯罪 死刑
- 蔡军

- 作品数:54被引量:27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有组织犯罪 企业化 刑法解释 刑事政策 刑事立法
- 康树华

- 作品数:132被引量:6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犯罪 犯罪学研究 犯罪学 青少年犯罪 有组织犯罪
- 王燕飞

- 作品数:89被引量:164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犯罪学 有组织犯罪 犯罪现象 社区矫正 犯罪
- 张远煌

- 作品数:88被引量:67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家 犯罪 刑事政策 有组织犯罪 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