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2篇“ 最小油膜厚度“的相关文章
- 塑料-金属复合轴瓦推力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与功耗分析
- 2025年
-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与金属复合轴瓦存在尺寸大、PTFE强度低和表面能低等问题,制约润滑膜的形成。为提高重载塑料瓦推力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研究PTFE层厚度、润滑油入口区形状对成膜能力的影响。在考虑润滑油密度和黏度沿着油膜厚度方向的变化、双层材料轴瓦力变形和热变形的条件下,联立膜厚方程、Reynolds方程和能量方程,建立热流固耦合的推力滑动轴承3D润滑模型;对油膜和轴瓦的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PTFE层厚度、润滑油入口楔形区的高度和长度对最小膜厚和功耗影响。结果表明:随润滑油入口区楔形间隙长度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增大,功率损耗降低,当入口楔形区长度约为瓦块宽度的64%时,最小膜厚和功耗达到最佳值;随着PTFE层厚度增大,增大入口区高度有利于提高润滑性能,高度一般控制在0.28~0.32 mm较为合适;随PTFE层厚度增加,最小膜厚增大,功耗减小,但PTFE层厚度过大时,其影响程度减小。
- 苗建伟谭庆昌孙宝瑞柴博森赵京鹤王顺
-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油膜厚度功耗
- 采煤机截割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最小油膜厚度与轴向游隙的关系
- 2025年
- 为了指导采煤机截割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选择,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得到了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最小油膜厚度随轴向游隙的变化数据,并绘制成曲线图,从曲线图可以看出轴承最小油膜厚度与轴向游隙的变化关系:当轴向游隙>0时,最小油膜厚度基本不变,保持在0.22μm之上;当轴向游隙<0时,最小油膜厚度随着轴向游隙的减小而减小,并且当轴向游隙<-0.9 mm时,其下降速率随着轴向游隙的减小显著增大。轴承最小油膜厚度随轴向游隙变化的量化分析结果为采煤机截割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阚锦彪
- 关键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油膜
- 线接触弹流润滑最小油膜厚度综合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某直齿轮节圆位置,考虑弹流润滑中的热效应,研究了速度参数(u),载荷参数(w)与材料参数(g)对等温解与热解的影响。并对目前广泛用于计算等温条件下最小油膜厚度的三种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本文研究的工况范围内采用Грубин与Dowson公式计算得到的弹流润滑等温解与热解误差较大。而Yang公式在速度参数较低或载荷参数适中的情况下等温解与热解误差较小,在部分工况中可以直接采用该公式对线接触最小油膜厚度进行预测。三种等温经验公式均将载荷参数的影响估计过高。同时以相对误差10%作为量化等温解与热解的界限给出了各无量纲参数的参考范围,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则不可忽略弹流润滑中热效应的影响,等温解不再适用:(1)u>10^-(10);(2)w<5×10^(-5)且u>5×10^(-11);(3)w>3×11^(-4)。
- 侯岩锟刘振刚刘振侠王秋菊胡敦珂邢彬
- 关键词:线接触油膜厚度弹流润滑热效应
- 具有可反应性地动态增大间隙和最小油膜厚度的粘性金属层的轴承
- 一种支撑机动车发动机的非均匀或均匀负载的旋转部件的轴承包括多个轴承部,所述多个轴承部接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外表面和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中心孔,所述大致呈圆柱形中心孔围绕并支撑所述非均匀或均匀负载的旋转部件。所述...
- F·杰尔马诺
- VH-CATT啮合过程弹流润滑最小油膜厚度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VH-CATT)的齿面方程,利用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分析,得到VH-CATT齿轮副凹、凸齿面啮合过程中各啮合点的位置分布。根据齿轮几何学原理,推导出VH-CATT齿轮副凹、凸齿面各啮合点处的主曲率、卷吸速度等弹流润滑重要参数的计算公式。采用Downson-Higginson最小油膜厚度模型进行VH-CATT啮合过程弹流润滑最小油膜厚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不同齿轮设计参数下啮合过程中弹流润滑最小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理论分析表明,VH-CATT主动轮(凹齿面)齿根处与从动轮(凸齿面)齿顶处润滑情况最差,此处最易出现齿面摩擦磨损失效;输入转速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大幅增加,润滑性能得到提升;输入载荷增加,最小油膜厚度略微减小,齿轮具有抗冲击载荷的特性;压力角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增加,润滑性能与承载能力得到提升;齿线半径增加,最小油膜厚度轻微减小,选用合理的刀盘半径加工该齿轮有利于提高润滑性能。研究结果为VH-CATT润滑设计、磨损量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罗培侯力吴阳吉阳珍刘旭槟魏永峭
- 关键词:弹流润滑最小油膜厚度
- 热效应对径向浮环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及稳定性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以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联立求解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和温黏关系式,得到内外层油膜的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和黏度分布,对油膜压力积分得到轴承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针对轴颈、浮环建立统一的动力学方程,结合能量方程和Routh-Hurwitz准则推导出单质量刚性对称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的热失稳判据,分析了油膜热效应对内外膜最小油膜厚度与失稳转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膜油腔呈现多个的温度峰值,两端面温度高于油腔中央温度;内外膜最小油膜厚度和系统失稳转速随着进油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速工况下,油膜温升是导致浮环轴承发生油膜破裂和失稳现象的重要因素,计算时需计入油膜热效应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杨帅郭红张泽斌
- 关键词:热效应最小油膜厚度失稳转速
- 具有可反应性地动态增大间隙和最小油膜厚度的粘性金属层的轴承
- 一种支撑机动车发动机的非均匀或均匀负载的旋转部件的轴承包括多个轴承部,所述多个轴承部接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外表面和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中心孔,所述大致呈圆柱形中心孔围绕并支撑所述非均匀或均匀负载的旋转部件。所述...
- F·杰尔马诺
- 内燃机高次多项式函数凸轮最小油膜厚度变化特性分析
- 2018年
- 高次多项式函数凸轮旋转中接触点的曲率半径、速度和载荷变化会引起油膜厚度发生变化。文中采用弹流润滑理论计算高次多项式函数凸轮的最小油膜厚度、弹流润滑特性数,并用Mathematics软件分析不同幂指数的高次多项式函数凸轮最小油膜厚度、弹流润滑特性数随转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凸轮桃尖区域最小油膜厚度最小。
- 蒋晓琴
- 关键词:内燃机最小油膜厚度弹流润滑理论
- 圆柱凸轮侧向传动机构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被引量:2
- 2018年
- 圆柱凸轮侧向传动机构是一种新型的减速机构,与弧面凸轮传动机构相比承载力更大。为研究圆柱凸轮侧向传动机构啮合过程中的润滑状态,依据Hamrock-Dowson公式,推导出稳态工况下圆柱凸轮侧向传动机构线接触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该公式表明对润滑油膜厚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润滑油黏压系数、常压下润滑油动力黏度、转速、圆柱半径、滚子半径及从动盘节圆半径,因此可通过优化结机构构及调整机构工况来改善机构润滑状态。采用该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计算某圆柱凸轮侧向传动机构在稳态工况下最小油膜厚度及膜厚比,分析该机构工作时的润滑状态,并提出其润滑状态的优化方案。
- 田侃辜勇董明望
- 关键词:圆柱凸轮滚子最小油膜厚度膜厚比
- 滚动直线导轨的最小油膜厚度与润滑脂的选择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的工况,根据弹流润滑理论,计算出最小油膜厚度和膜厚比,以此可判定其所处的润滑状态。采用油膜厚度测定仪,测量了A、B 2种润滑脂的油膜厚度,并对在某公司滚动直线导轨应用3个月前后的A、B润滑脂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润滑脂实测油膜厚度值能够达到理论计算的最小油膜厚度,对滚动直线导轨的润滑效果较好;B润滑脂实测油膜厚度值未达到理论计算的最小油膜厚度,设备磨损较为明显。
- 申明主刘建龙谷红宽
- 关键词:最小油膜厚度直线导轨弹流润滑润滑状态膜厚比润滑膜
相关作者
- 秦颖

-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最小油膜厚度 光纤传感器 滑动轴承 轴颈 偏心距
- 段树林

- 作品数:133被引量:4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
- 研究主题:柴油机 船用柴油机 船舶柴油机 振动信号 故障诊断
- 张小栋

- 作品数:364被引量:7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肌电 脑电信号 机器人 叶尖间隙 光纤
- 崔利杰

- 作品数:68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航空安全 航空装备 航空 优化设计 计算机设备
- 何芝仙

- 作品数:184被引量:2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减震器 摩擦学 传递率 衰减率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