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86篇“ 曲妥珠单抗“的相关文章
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生存预后情况
2025年
目的 观察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生存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9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9例予以多西他赛+卡铂治疗,观察组100例予以单抗+多西他赛+卡铂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6.00%、83.00%,均高于对照组的25.25%、65.66%(χ^(2)=9.332,P=0.002;χ^(2)=7.851,P=0.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周期后,2组CEA、CA15-3、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1);2组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前,CD8^(+)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PFS为1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5个月(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9.00%,高于对照组的76.77%(P<0.05)。结论 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生存期较长,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患者耐受性较好,有利于预后。
叶帝忠权广前陈笔燕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
CA153、Hcy及FA在乳腺癌患者接受单抗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153(CA153)、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FA)在乳腺癌患者接受单抗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150名同期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CA153、Hcy及FA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采用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CA153、Hcy及FA水平,评估上述三种物质对乳腺癌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CA153、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A153、Hcy水平低于治疗前,FA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55.33%。无效组治疗前后的CA153、Hcy、FA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的CA153、Hcy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和治疗前,FA水平高于无效组和治疗前(P<0.05);三者联合检测乳腺癌治疗效果的灵敏度均高于CA153、Hcy、FA单独检测(P<0.05),而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接受单抗治疗通过检测CA153、Hcy及FA水平可预测治疗效果,且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蔡华霞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
单抗联合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帕单抗联合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药联合组和单药治疗组,每组43例。2组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双药联合组给予帕单抗联合单抗治疗,单药治疗组给予单抗治疗,2组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不良反应。结果双药联合组客观缓解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周期后,2组血清CA12-5、CA15-3、CEA、IL-6、IL-8及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双药联合组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或P<0.01)。双药联合组与单药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1.63%vs.20.93%,χ^(2)=1.365,P=0.243)。结论帕单抗联合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孟彦红
关键词:乳腺癌曲妥珠单抗炎性反应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单抗与帕单抗联合化疗的应用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帕单抗+单抗)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单抗联合化疗,观察组实施单抗与帕单抗联合化疗,分析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RR)、癌胚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ORR为70.00%(28/40),对照组ORR为45.00%(18/40),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χ^(2)=5.115,P=0.024);观察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CA15-3、CEA、CA125)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C30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疹、白细胞减少、腹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化疗(单抗+帕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传统治疗相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缓解率,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林银凤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曲妥珠单抗
单抗和帕单抗联合TEC新辅助治疗中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对保乳成功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单抗和帕单抗联合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治疗中晚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对保乳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就诊的92例中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TE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单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帕单抗治疗。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血清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临床疗效、保乳成功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TPS、CEA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保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Ⅰ、Ⅱ级和Ⅲ、Ⅳ级减少率、血小板Ⅰ、Ⅱ级和Ⅲ、Ⅳ级减少率、胃肠道Ⅰ、Ⅱ级和Ⅲ、Ⅳ级反应发生率、肾功能损伤Ⅰ、Ⅱ级和Ⅲ、Ⅳ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抗和帕单抗联合TEC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效果显著,降低TPS、CEA,有利于提高保乳成功率,较为安全,但随访1年PFS差异较小。
朱媛媛葛琴钱生勇施海芹
关键词:乳腺癌
单抗与帕单抗双靶向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双靶向治疗(单抗与帕单抗)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准物抑制情况。方法 选取60例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乳腺科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分作两组,30例接受单抗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0例行双靶向治疗(单抗与帕单抗)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抑制情况[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P <0.05)。治疗后,两组CEA、CA15-3水平均降低,且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低(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双靶向治疗(单抗与帕单抗)可促进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使血清肿瘤标志物得到有效抑制,且安全性理想。
刘剑峰王显臣代广全
关键词: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肿瘤标志物
一种单抗修饰的AIE荧光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抗修饰的AIE荧光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单抗修饰的AIE荧光纳米颗粒由AIE荧光纳米颗粒和单抗偶联得到,所述AIE荧光纳米颗粒表面含有羧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IE荧...
唐本忠林建慧刘晓征王志明刘勇龚晚君
探讨单抗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
2025年
研究分析单抗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均实施单抗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发生情况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结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有23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比19.17%,出现不良反应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0岁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0.5~1 h,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出现于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群体中。结论 单抗的不良反应种类繁多,涵盖了全身多个系统,一般来说,首次输注反应较为常见,而且随着治疗的进行,某些不良反应可能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而新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出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欣月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
单抗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德单抗相关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PubMed、Embase数据库,筛选该药致不良反应的案例报道,对病人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筛选出有效文献12篇,涉及病例23例,病人年龄54.2岁(38~80岁),原患疾病主要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腺癌伴各种部位转移。德单抗所致ADR发生时间为38 d(7 d至4个月),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血液系统(24.44%)、全身整体疾病(22.22%)及呼吸系统(15.56%)。发生ADR后,23例均及时给予停药,21例(91.30%)在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2例死亡。结论使用德单抗治疗前应做好病人的用药评估,重视ADR监测,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病人肺功能、心功能指标,一旦发生ADR,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谢婷婷郭代红高奥赵鹏芝
关键词:乳腺癌药品不良反应
单抗致重度肝损伤1例
2025年
报道1例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偶联药物德单抗治疗后出现重度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过程。患者,女性,53岁,因乳腺癌二线治疗第3周期入院。结合患者病史、病理和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考虑为德单抗所致的重度混合细胞型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较大,暂停第3周期的德单抗治疗,给予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经治疗,1周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并恢复正常。
王少军黄丛秀刘彩霞苏乌云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相关作者

徐兵河
作品数:417被引量:2,88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马飞
作品数:262被引量:1,18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曲妥珠单抗
江泽飞
作品数:358被引量:2,74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 药物疗法
王晓稼
作品数:307被引量:1,090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肿瘤
宋三泰
作品数:358被引量:2,616H指数:2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