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63篇“ 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章
探究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5年
探究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对比肝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区别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促使患者疾病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杨泽昱赵清英
关键词: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功能肿瘤
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2025年
比较单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和TACE+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收集80例HCC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单用TACE术和TACE+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疗效评价ORR、DCR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升高(p<0.05)。肝功能指标及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TACE术局部治疗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晚期HCC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显著,为晚期HCC治疗提供新路径。
鲁振
关键词:索拉非尼肝动脉灌注化疗晚期肝癌肝功能肿瘤标志物
信迪利单抗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均以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均随访1年。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RR、DCR为57.14%、75.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9%、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FP、CA199、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FP、CA199、CEA水平分别为(410.23±73.52)μg/L、(176.40±23.62)U/mL、(21.48±2.73)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9.54±98.47)μg/L、(202.51±32.47)U/mL、(26.99±3.6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为(53.03±4.47)%、(39.69±3.28)%、0.97±0.14,均高于对照组的(48.96±5.28)%、(36.14±2.87)%、0.85±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失访、对照组有2例失访,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生存率为(8.33±1.21)个月、(10.17±1.04)个月、69.57%,均明显长于/高于对照组的(7.12±1.08)个月、(8.76±1.23)个月、48.94%,差异均有
张龙岳爱民段花玲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晚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淋巴细胞亚群疗效
姑息性放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25年
探讨姑息性放疗联合PD-1抑制剂与单纯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8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各44例。联合组接受肝脏姑息性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单药组仅接受PD-1抑制剂。比较两组ORR、DCR、PFS和irAE。结果 联合组ORR和DCR分别为43.2%和81.8%,显著高于单药组的22.7%和61.4%(P<0.05);联合组中位PFS为12.6个月,高于单药组的8.2个月(P<0.05);两组3-4级irAE发生率分别为18.2%和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姑息性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可获得更好的近期疗效和PFS,且未增加严重irAE风险。
许春本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姑息性放疗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2025年
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102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研究组(51例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与FOLFOX4方案的联合化疗,对照组(51例患者)仅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在完成四个治疗周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并且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结果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多项生化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示,研究组在KPS、QOL和PS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相较于单一化疗方案,展现出更佳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
郑云霞魏中华
关键词:FOLFOX4方案原发性肝癌
PD-1抑制剂+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
2025年
探讨针对安原发性肝癌予以诊断年龄处于中晚期的患者运用PD-1抑制剂、仑伐替尼联合获取的作用。方法 在 2023年1月-2024年1月,对我院共计50例病发PLC的病例抽取,随机有效分组,每组各有25例涉入。对照组在加以治疗时,取仑伐替尼制剂运用,观察组取PD-1抑制剂加用。结果 经开展系统治疗工作后,经对观察组所呈现出的总有效率数据评测,其值相较对照组呈更高显示(P<0.05)免疫功能呈更优显示(P<0.05)。结论 运用PD-1抑制剂与仑伐替尼制剂联合,对处于老年中晚期阶段的原发性肝癌加以治疗,可使疗效得以明显提升,免疫功能得以改善,为老年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刘娥
关键词:免疫功能
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分析
2025年
研究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对照组15例采用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实验组15例应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与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不良反应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相比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细胞指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更低,而且免疫细胞指标更高(低)P<0.05。结论 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发生率颇高,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与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联合治疗具有较高优势,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优化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药物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蒋颖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
PD-1抗体联合mFOLFOX6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观察PD-1抗体联合mFOLFOX6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索PD-1抗体联合mFOLFOX6方案用于中晚期PHC治疗的价值。方法 纳入中晚期PHC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50(CA50)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及治疗前AFP、CA199、CA50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试验组AFP、CA199、CA50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月试验组AFP、CA199、CA50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D-1抗体联合mFOLFOX6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采用mFOLFOX6方案治疗。
朱大艳刘延浩朱桂丽
关键词:MFOLFOX6
阿帕替尼靶向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靶向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索拉非尼、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ce-8)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低,Caspace-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甲胎蛋白异质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异质体、ALP、LDH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晚期PLC患者的治疗中,相比索拉非尼,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疗效更佳,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姜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靶向治疗索拉非尼
免疫联合靶向药物一线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或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6例,均分为单纯靶向治疗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组2组,每组38例,比较观察2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6.8%,高于单纯靶向治疗组的65.78%( χ^( 2)=4.659,P=0.031)。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7.0(95%CI:4.584~9.416)个月,单纯靶向治疗组为4.0(95%CI:2.188~5.812)个月,前者较后者延长了3.0个月(P=0.005)。2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疲劳、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关节肌肉痛、高血压、蛋白尿、腹泻,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呕吐、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且主要为Ⅰ、Ⅱ度,可耐受,不需要药物剂量调整。免疫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可以提高近远期疗效,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何魏韦马会芳刘平张柯
关键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

相关作者

黄智芬
作品数:220被引量:917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生活质量 健脾消积汤 患者生活质量 化疗 活质量
黎汉忠
作品数:131被引量:68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生活质量 健脾消积汤 患者生活质量 晚期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陈强松
作品数:54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生活质量 晚期原发性肝癌 活质量 中医药疗法 结合西药治疗
陈闯
作品数:133被引量:699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健脾消积汤 生活质量 晚期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
张作军
作品数:84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健脾消积汤 生活质量 晚期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