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2篇“ 晕动病“的相关文章
晕动病被引量:3
1992年
晕动病也称运动病(Motion sickness),根据运输工具不同,可分别称为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及宇宙晕动病等。发病机理晕动病是一种生理性眩晕症,由各种不同因素综合引起,主要由运动引起的。加速运动刺激前庭器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并有视力定向的障碍。一定强度和时间的摇摆、颠簸、旋转等的加速运动可刺激前庭器,引起强烈的神经冲动,导致全身肌肉张力的反射性反应。前庭受刺激后,还可影响网状结构,引起血压下降与呕吐。前庭神经核与一定的眼外肌相联系,因而前庭迷路受刺激后也可反射性地引起眼球震颤。目前,感觉冲突论已被普遍接受。根据这个理论,
孙兴和
关键词:晕动病眩晕
用于使用晕动病模型控制车辆的设备和方法
提供了用于使用晕动病模型控制车辆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以获得车辆的用户的状态数据和与用户的运动相关的数据,以及处理器,用于基于先前获得的乘客的状态数据和与乘客的运动相关的数据来生成至少一个晕动病模型,...
朴泰雄安昌燮郑正周金津成全英帅
晕动病的个体易感性分析及物理治疗策略
2025年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是一种由前庭系统受到异常运动刺激所引发的综合征.本文通过探究MS易感性差异的标志物,以实现个体MS易感性分析,并寻找无副作用的物理治疗策略.本文将数值模型和眼震实验相结合,明确眼震慢相角速度(slow phase angular velocity,SPV)是个体MS易感性差异的标志物,并将其用于分析个体MS易感性.同时,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在低温条件下前庭半规管嵴顶力学行为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缓解MS症状的前庭系统低温治疗策略,旨在通过调整嵴顶力学性质来缓解MS症状.此外,本文还研发了一种降温设备,并进行了对36名受试者的低温缓解MS的行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眼震SPV可以作为评估个体MS易感性差异的重要标志物.在正常体温旋转椅实验中,观察到在相同角加速度刺激下,MS易感者的眼震SPV高于非易感者.由于眼震SPV与嵴顶变形之间近似正比例关系,而低温可以增加嵴顶弹性模量.本文通过数值模型验证了在相同角加速度刺激时降温可以减小嵴顶变形,从而降低MS易感者的眼震SPV,使其趋于与非易感者相近的水平.这一发现启发了本研究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缓解MS症状.在低温旋转椅实验中,本文验证了MS易感者的眼震SPV更趋于不易感者.由此,本文研制了一种前庭降温设备,并通过行车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低温治疗策略的有效性.综上,结合数值模型与眼震实验,提出了一种个体MS易感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缓解MS的低温治疗策略,该策略在减轻MS症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蒋茂松于申齐莉萍曹妍璐吴翔夏书峰刘文龙
关键词:晕动病
VR晕动病减轻系统、头戴式显示器、VR晕动病减轻方法
提供了能够进一步减轻VR晕动病的VR晕动病减轻系统、头戴式显示器、VR晕动病减轻系统和程序。VR晕动病减轻系统包括:头戴式显示器,其包括被配置为当被用户佩戴时环绕所述用户的头部的头带;显示部分,其耦接到所述头带,使得当所...
坂本顺
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这种药物,由下列重量份中草药制成:桔梗3‑30份、干姜3‑15份、霍香6‑20份、葛根6‑20份、大枣3‑15份、薄荷1‑9份、甘草1‑9份。具有补气养血,宽中理气,除...
张梅雪郭美莹刘圣梅李晓东杨子仪刘彦菊
解决晕动病的方法和装置
提供一种解决晕动病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接收乘坐者简档信息、行程信息、环境信息和车辆动态信息,基于乘坐者简档信息、行程信息、环境信息和车辆动态信息确定乘坐者在乘坐期间将患晕动病的概率,响应于概率大于与乘坐者对应的预定阈值...
O·齐穆霍尼万婧妍
一种晕动病习服用克服训练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晕动病习服用克服训练设备,属于习服训练技术领域。该晕动病习服用克服训练设备包括运动结构和托举结构,所述运动结构包括支撑架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一侧,所述托举结构包括传送件和训练件,所述传...
曹家慧阎升光
缓解移动交通工具中的晕动病
公开了用于预见交通工具的一个或更多个乘员所经历的晕动病的发生和/或减轻交通工具的一个或更多个乘员所经历的晕动病的严重程度和/或持续时间的各种系统和方法。晕动病尤其发生在交通工具在道路表面上行驶并且一个或更多个乘员正在执行...
马尔科·焦瓦纳尔迪
针刺内关穴防治晕动病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针刺上肢和传统药物治疗防治晕动病的效果。方法将30只雄性KM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速度暴露)、针刺穴位组(针刺内关穴+加速度暴露)、针刺上肢组(针刺上肢非内关穴的位置+加速度暴露)和传统药物组(眩晕宁灌胃+加速度暴露)5组,每组6只。检测各组小鼠晕反应指数、血清5-羟色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晕反应指数、血清5-羟色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穴位组与传统药物组晕反应指数、血清5-羟色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血糖水平均降低(P<0.05),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药物组肾上腺素含量较针刺穴位组更低(P<0.05);针刺上肢组晕反应指数低于模型组,胰岛素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5-羟色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与针刺内关穴均能有效缓解晕动病的严重程度。
方晶晶姜雨佳孙超越蔡孟成尤艳利
关键词:晕动病针刺内关穴小鼠
非药物疗法防治晕动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晕动病是乘坐交通工具时常见的不良感受,严重影响出行体验,随着交通载具的更新发展,晕动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非药物疗法在防治晕动病的同时,能够规避抗晕动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于特殊人群的晕动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神经调控技术可重塑神经状态,减少自主神经症状;习服训练能够提高适应性;心理干预通过改善易感者对晕动病的认知增强其对于晕动病的耐受;针刺疗法绿色高效,以缓解晕动症状为目的。但目前防治晕动病的非药物疗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存在疗效难以维持、缺乏实际环境检验等问题,需要改进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晕动病防治中的作用。
金小鄂姚乃心陈卓李伟红
关键词:晕动病非药物疗法

相关作者

包瀛春
作品数:44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湿热环境 晕动病 心理因素 热环境 器材
莫烽锋
作品数:50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
研究主题:晕动病 晕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慢性应激 中药组合物
侯建萍
作品数:81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省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晕船 晕动病 心房颤动 口服液 心电图
徐先荣
作品数:419被引量:1,406H指数:22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飞行员 飞行人员 航天医学 歼击机飞行员 体格检查
罗琳
作品数:50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晕动病 湿热环境 热环境 军体教学 发病机制